导语
开学快一个月了,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是怎么陪孩子写作业的呀!
前段时间一位粉丝妈妈给开心爸爸留言,说她快被自己的孩子气死了。
这位妈妈想让孩子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比如写作业前要先回顾一下白天所学知识,写作业的时候要直起腰保持良好的坐姿,有错误要及时改正等等,于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在一旁的她也是「忙个不停」。
一会提醒孩子直起腰来,要不头就快掉进作业本里面了;一会是指出孩子的错误,责令他马上改正;一会则是开始抱怨,怎么刚写了几道题目之后就又拄着笔不动了;再要不就是吐槽孩子,一点条理都没有,写过的笔随便乱扔再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按理说,在这位妈妈的努力下,孩子应该会变得更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至少会有一些好习惯的影子。实际上却是事与愿违。孩子开始对写作业有了抵触情绪,对妈妈也有了抵触情绪,不是不想动笔写作业,就是写作业的时候要求妈妈别在自己身边。而且老师也反映说孩子在学校虽然不捣乱,但经常是神游天外,整节课就没多少时间认真听课的。
最后这位妈妈说,这到底是怎么了?自己陪伴孩子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难道做错了吗?
父母的「好意」,正在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别的开心爸爸不好说,但频繁纠正孩子写作业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想进入到专注的状态中,是需要一定的铺垫以及时间过渡的。
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这样,看上去是在一点点的写作业,实际上却是在不断让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过程,而爸爸妈妈频繁地纠正,看上去是提醒了孩子,让他们能够做的更好一些,但更多的是一次次的把孩子从快要专注了的状态中拉回来,次数一多时间一长,对孩子专注力的形成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频繁的纠正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对孩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未知到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挺难的,需要不断得到正向的反馈,才能支撑他们继续学习下去。
而爸爸妈妈的不断纠正,无异于拿一个喇叭,在孩子耳边大声地喊「你看,你就是不行」「怎么就又错了」「怎么这么笨呢」,看上去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一些,实际上却是让孩子的信心一次次的受挫,让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一点点的减少。
频繁的纠正孩子,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对于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应该有过领导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的经历吧?大家都是什么感受呢?是从领导的指点中知道了工作更快完成的方法,还是内心愤怒不断诅咒领导怎么还不离开?
想必大家都会选择后者,是的,孩子也会这样选择。
没有人愿意被不断地批评和纠正,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也许在别人眼中就是慢,就是错的太多,但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做,最后还是可以发现的,就算是发现不了,通过错误的教训,也能够让自己以后变得更好。
父母的纠正对孩子来说,只是机械的完成,而自己的发现,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好习惯的形成,就是不要拿小事消耗孩子
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其实应该「抓大放小」。
抓大呢,就是主要抓一些重要的方面。
比如环境的影响。
孩子写作业的书桌上,应该放尽可能少的东西,尽量减少与作业无关物品对他们的影响。孩子写作业的环境,应该尽量的安静,尽量减少外界噪音对他们的影响;
比如计划的影响。
孩子写作业前,应该尽量把每个作业的时间安排的清楚一些,像语文就可以第一段话用5分钟写完,第二段话用7分钟抄完之类。数学可以是5分钟完成一道应用题,10分钟完成10道口算题之类;英语可以是边读边抄,口脑手并用之类。
比如及时检查。
检查,其实也是专注力形成中比较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孩子自己写完作业后的检查更是这样。一方面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这时候再检查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自然就更好了;另外一方面,检查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有着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放小呢,就是不要老拿一些小事来消耗孩子。
像上面哪位粉丝妈妈说的,孩子有错误啊,写的不工整啊,中间串行了啊,这其实都是小问题,只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给定的检查时间内处理了,就完全可以了,孩子反而会因为是自己检查出来的问题,会记忆更加深刻。
最后
其实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说纠正孩子的小错误,更多的是要激发孩子对于学习对于认知的兴趣,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不光专注力的培养是这样,很多孩子身上的好习惯都是这样,只有爸爸妈妈克制了自己纠正的冲动,才能给孩子更大的自由,才能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