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我,22岁意大利女孩,为了在中国上学 不惜花3万买「天价」飞机票

2024-07-12教育

一、李雯,一个22岁的意大利女孩,来自西西里岛的小城市ispica。在这个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她的地方,父母经营着一家精品店。作为独生女,李雯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要好好学习,为未来的机会做准备。这与意大利普遍轻松的学习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17岁那年,机会来了。AFS国际交流组织来到李雯的学校,选拔学生参加为期10个月的国际交流项目。经过激烈的竞争,李雯脱颖而出,赢得了全额奖学金。在多个目的地选项中,中国最初并不是她的首选。然而,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改变了她的想法。通过照片,李雯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瞬间就被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吸引。

2017年6月18日,李雯背上行囊,怀着忐忑与兴奋的心情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在机场,父母红着眼圈送别他们的小公主,而李雯的心中却充满了对中国的向往。

抵达北京后,雾霾遮蔽了阳光,但繁华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却让李雯大开眼界。第二天的长城之行更是让她惊叹不已。绵延的城墙如巨龙般蜿蜒于群山之间,两千多年的历史厚重感深深震撼了这个意大利少女。

之后,李雯和其他两名意大利学生一起,乘坐了24小时的火车来到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市,开始了在黑龙江林业卫生学校的学习生活。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温暖了李雯的心:当她的手机没电时,陌生的中国乘客主动借给她充电宝。这个善意的举动,让内向的李雯感受到了分享的美好,也让她对即将开始的中国生活充满期待。

初到黑龙江林业卫生学校,李雯很快就感受到了中国教育与意大利的巨大差异。在意大利,学生们每天只需上课到中午一点,下午就可以在家悠闲地完成作业。而在中国,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的漫长学习时间让她感到不知所措。严厉的老师和繁重的课业压力更是让她措手不及。

然而,李雯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她开始努力适应新环境,每天坚持学习40个汉字,不断练习听说读写。起初,她还能依靠英语交流,但仅仅一周后,老师就全面转向中文授课。这对李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激发了她学习汉语的决心。

渐渐地,李雯摸索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发现相比英语,汉语的语法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掌握词语。通过不懈努力,她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仅用8个月就通过了汉语5级考试,能够流畅地用中文日常交流。

二、学校为李雯安排了接待家庭,让她能够近距离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其中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待李雯如同亲妹妹,经常带她参加年轻人的聚会和活动,让她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

校园里,李雯也成了焦点。同学们时常偷偷拍她的照片,这种好奇和关注虽然有些令人害羞,但李雯觉得很有趣。学校门口早餐店的阿姨对她格外照顾,总是笑眯眯地和她聊天,还喜欢和她合影,这份亲切让李雯倍感温暖。

唯一让李雯感到失落的是圣诞节时不能放假。原本计划的云南之旅因为即将到来的汉语4级考试而取消,这让她和其他留学生都很沮丧。然而,学校的校长得知后,特意邀请他们去他家吃饺子,还带他们去滑雪。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圣诞节虽然与传统不同,却让李雯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就这样,在学习和生活的双重适应中,李雯逐渐爱上了这个陌生又亲切的国度。她每天都会给父母发消息或打电话,分享自己丰富多彩的中国生活,让远在意大利的父母放心。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语言能力,更让她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2018年5月,李雯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旅行机会。AFS志愿者带领她和其他11位交流生一同前往云南大理。大理的壮丽景色让李雯惊叹不已,这里的美丽风光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在大理的街头,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发生了。当李雯和朋友们在观看古筝表演时,一个中国男孩注意到了这群与众不同的外国学生。他鼓起勇气上前搭讪,用蹩脚的英语和翻译软件努力与李雯交流。当李雯用流利的中文回应时,男孩惊喜万分。他红着脸夸李雯漂亮,这份纯真的善意让李雯深受感动,也让她更加喜爱这个充满温情的国度。

之后的旅程中,李雯还去了上海、南京、福州和西安等地。其中,上海给她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南京路旁酒店里,霓虹闪烁的夜景让她陶醉。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各国面孔,李雯心生向往,暗自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到上海读大学、工作。

十个月的交流生活转眼即逝。离别时,李雯和接待家庭依依不舍,泪水中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在返回意大利的飞机上,李雯突然感到一阵恍惚。她意识到,在中国的这段时光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她,让她对这个国家的语言、人民和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三、回到意大利后,李雯发现自己已经习惯用汉语思考,一时间甚至有些不适应母语。她告诉妈妈,自己现在有了两个故乡:一个是生她养她的意大利,另一个是让她重新认识世界的中国。

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李雯的视野,也改变了她的性格。她变得更加开朗、热情,乐于分享。虽然之后她去过其他国家旅行,但始终觉得最喜欢中国,最爱汉语。高中毕业后,李雯坚定地表示要去上海读大学,继续她的中国梦。为了说服父亲,2019年4月,李雯决定带着父亲一同前往上海,亲身感受这座她梦想中的城市。

2019年4月,李雯和父亲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原本从罗马直飞上海的航班因延误而错过,他们不得不改道经巴黎转机。这个小小的波折却为李雯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

在巴黎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李雯注意到父亲旁边坐着一位中国乘客。自从在中国留学后,每当在国外遇到中国人,李雯都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她忍不住用中文搭讪道:"在飞机上可以看电影,但这里的电影非常少。"这句简单的开场白引发了一场令人惊喜的对话。

这位中国乘客惊讶于李雯流利的中文,好奇地询问她此行的目的。当李雯说出自己想在上海读大学时,他建议她考虑上海外国语大学。起初,李雯以为这所大学只教授语言课程,但这位乘客解释说,学校还提供其他专业。接着,他递给李雯一张名片,原来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院长。

在接下来的航程中,李雯和院长进行了深入交谈。院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这让李雯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感到,这次偶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抵达上海后,李雯和父亲前往位于松江路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参观。校园的美丽环境和丰富的专业设置让李雯一见倾心,当即决定要在这里学习。

回到意大利后,李雯立即递交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申请,很快就收到了录取通知。2019年8月,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告别家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航班。这一次,她不再是短期交流的学生,而是即将开始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在罗马机场送别时,想到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李雯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李雯选择了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很快就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她喜欢利用课余时间探索这座城市,逛公园、看展览,尤其钟爱中国的饺子。上海便捷的公共交通、先进的移动支付等现代化设施,都让她赞叹不已。这里的一切都与她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如此契合。

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李雯的学习计划。她不得不回到意大利,开始了漫长的网课生活。虽然身在家乡,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中国的校园。在线上课程中,李雯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努力,但她深深地怀念在中国的实地学习体验。

2022年10月,当李雯听说中国即将重新开放国门时,她毫不犹豫地开始准备回国。然而,疫情影响下的机票价格令人咋舌,高达3万多元人民币,是平时的四倍多。这个"天价"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李雯没有退缩。为了能在2023年7月如期毕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她咬牙买下了这张昂贵的机票。

李雯的回国之路并不轻松。她先从罗马飞到重庆,然后经历了14天的隔离。尽管过程艰辛,但能够重返阔别已久的上海,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喜悦。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她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重返校园后,李雯愈发珍惜在中国的每一天。她敏锐地观察着身边的变化,感受着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春节期间同学们纷纷躲避家人安排的相亲,这在崇尚自由恋爱的意大利是难以想象的。李雯觉得这些文化差异既有趣又值得深入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李雯不断感受到中国人的善意。有一次在地铁里,一个陌生男孩给乘客发广告传单时,对戴着口罩的李雯报以微笑。下车时,他还隔着车窗向李雯挥手道别。这样的小细节让李雯感到温暖,也让她更加确信自己没有选错地方。

就这样,李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重新融入了她深爱的中国生活。这段经历不仅体现了她对学业的执着,更展现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真挚热爱。

五、即将毕业之际,李雯对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充满感激,也对未来充满期待。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不仅提升了她的语言能力,更让她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敏锐度。

在课堂内外,李雯都在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她的导师,也就是当初在飞机上偶遇的院长,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她指导,还承诺等她毕业时要请她的父母吃饭。这种师生之间的温暖情谊,让李雯倍感珍惜。

李雯敏锐地观察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试图理解其中的缘由。比如,她注意到中国年轻人对相亲文化的态度,这与意大利的恋爱观念大不相同。这些文化碰撞不仅没有让她感到困扰,反而激发了她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李雯不断感受到中国人的善意。无论是老师的关心指导,还是陌生人的微笑和友好,都让她感到温暖。这些点滴之间的人情味,让她更加确信自己与中国的深厚缘分。

李雯的经历,不仅是一个留学生的成长故事,更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惜重金,只为追梦"的决心,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丰富收获。李雯坚信,通过不断努力和交流,她一定能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为中意友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