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院士「官僚化」引发质疑,「学而优则仕」合乎大学组织管理逻辑

2024-02-09教育

2023年,新增院士中,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校长、书记当选,引发对院士「官僚化」的质疑。这也是社会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外界的质疑多少是对大学组织属性不了解而造成的。

网上出现了一个30多位大学校长书记的名单,很多人还以此分析,院士中大学领导占比过高,似乎有不公正的嫌疑。这其实是一个院士候选人的名单,在这个候选人名单中,大学领导身份人士占比只有2.75%。

11月22日,正式结果出来后,新增院士中校长书记身份的人员比例为6.02%,这个比例并不高。

其实,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非常合乎「学而优则仕」的逻辑。大学里校长书记晋升院士,再正常不过。

一般来说,大学校长岗位,几乎100%是由专业人士担任。他们成长的学术经历,完全跟院士的要求同步。往往是从基层教学单位做起,由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上升为二级院系领导,再一步一步晋级到校领导岗位。在他们当选为校一级领导的时候,一般已经是国内某一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了。

有人质疑说,校长整天忙于事务,天天各种会议都开不完,哪有时间做研究。这样的判断不符合事实。真正的专业人士,是不会放弃他的学术研究的。大学校长的确忙,但不是忙于一般事务。

大学书记当选院士的比例就更小了。主要是书记岗位,非专家出身的人员比例要大一些。但,也有相当多的大学,书记也由专业人士擢任。

比如,有报道说,「深圳大学迎书记校长双院士配置」,是国内第五所。意味着,还有四所「书记、校长双院士」大学,经查,她们是: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院士校长书记,有利于大学管理。

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她必须由「内行」来领导。大学起源于「学者行会」,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机构,放大一点,她是一个文化组织。

在这样一个组织系统中,学术权威的影响力,远胜于行政权力。所以,中世纪大学,「教授治校」是大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主管「校务」的「校务委员会」、「评议会」等,其主体人员都是专业教师,大学校长往往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从教授中推选,竞争也非常激烈。

所以,由院士担任大学领导,或大学领导当选为院士,都是由大学组织管理特征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