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穿透式学习】:如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24-02-06教育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241天

前言

你好,我是陈立翰。欢迎你来跟我一起,探索那些「脑科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学习,是一个旅程。这个旅程的起点是外部的客观世界,它的终点是实践输出的实干世界,由起点通达终点的桥梁,是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的过程,往往不是直线的、线性的,而是圆环形状的往复上升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勇敢者的游戏。正如朱莉·德克森在【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这本书中提到的,我们可以用「英雄之旅」这个圆环来理解和优化学习过程,在「知识、技能、动机、习惯、环境和沟通」这六个维度持续精进,弥补或消除学习者从客观世界到实干世界的、以上六个维度的差距,以收获学习的成功。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穿透式学习】,2020年3月出版,作者方军。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领域,我们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认知穿透力」。它指的是一个人看清事物的本质和透彻洞察的能力。这种认知穿透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穿透式学习的结果。穿透式学习的方法,看似是一个直线的操作,事实上,它的内在过程是循环往复的,类似一个圆环接替一个圆环,甚至环环相扣。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是一段旅程,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穿透式学习】教我们如何跨越知识与实干的鸿沟。它完整介绍了3个「穿透式」的学习思维、6个方法以及16种实用的指南型工具。它告诉我们如何快速地、高效地学习,迅速成为学习的达人或者职场的精英。今天我们的讲书会首先介绍如何快速破冰并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点、线、面」三个层次展开学习;其次,我会介绍如何顺应知识的螺旋开展学习的「英雄之旅」,高效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小循环,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会重点介绍「冲刺学习法」和「为求知而读书」学习策略与深度阅读的方法。

第一部分

好,万事开头难。在开启学习的英雄之旅之前,我们可能需要破除「假装学习」的这个迷咒。

这个假装学习体现在两个常见的情形中。第一种是表演(performance goal)导向的,即学生的学习动作或努力很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同时,学习或工作的外显动作能让别人看得见,这样会有一种自欺欺人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是我们内在的固有的惰性驱动的。比如说,我们在开始学习某些专业知识的时候,一个很常见的举动就是到处去买书。买了之后呢,就堆砌在墙角了,迟迟不去翻看。在实验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视错觉现象叫「时钟停摆」。想象一下:在你的书房里面,墙面上挂着一面时钟。

当你伏案久了,猛一抬头看,感觉那个时钟的秒针突然停滞了、停摆了。我们在开启学习旅程的时候,也经常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比如说,虽然感觉自己花了不少时间,一回头才发现停滞不前,比如就像秒针停在时钟面板的12点到3点之间,徘徊不前。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尽快地走完一个学习的循环,并且要破除自己原有的「舒适圈」。

那么,如何去破除这个开始阶段的阻力和徘徊不前的困境呢?作者推荐用「最小可行产品」跟「最小阻力之路」相结合的方法。举一个例子。在写作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只抠细节,在一个词语的构思上花很多时间——「走两步,退三步」,那么这种近乎原地踏步的情形就成为必然的了。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把自己买来的同主题的书快速浏览一遍,了解书本的大概内容和重点之后,筛选出一本适合当前的书籍来好好地阅读。或者在写作时撇开需要马上输入参考文献信息这个执念,用自己的白话尽快地书写、快速地写。直到文章的框架,一气呵成地完成——就像我现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一样,那么你的眼界就自然变得清晰起来,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也有了信心。

其次,还需要找一位合作者或者导师。所谓导师,就是在某些方面比你厉害的,或者有成功经验的人。刚开始学习,比如编程或者进行复杂的数据运算分析的时候,我们可能查了很多资料,做了不少的尝试,却不清楚到底方法用对了没有?或者说哪个步骤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能快速地定位、找到本领域的专家取得联系,让他们帮助我们去跨过学习的障碍,就能大大加快学习的进度。在寻求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积累了经验,那么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就能够从容地应对,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去指导别人。

开启学习之旅的破冰,可以采用最小可行产品的「画小圈」或者「学习的小循环」的思路。在【穿透式学习】这本书里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现在要用Excel完成一个特定的小任务,那就只学跟这个小任务相关的这一点知识即可。这样,在学习的开始,不必拘泥于构筑完整的知识大厦,而是在实干世界和知识世界之间快进快出,即先把当前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让我想到我读研究生时碰到的解决统计问题的经历。当时我只需要对论文中的数据做确定类型的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如果我从头开始把统计学软件的细节琢磨透,那么时间可能就来不及了。于是,我采用了画小圈即小循环的策略。就是我直接去找同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在对应的软件中选择哪种具体的菜单选项,并且寻找有经验的学长确认。这在当时互联网条件还不发达普及的年代,显得更为有效和宝贵。

还是以这个统计学习为例,当我们把一个又一个类似的问题通过小循环的方法解决了,数据统计的学习之道也就掌握了。记住:第一次的循环,获得主观成功的经验非常重要。事实上,这也非常符合人的认知特性。就像朱莉·德克森在【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中写道:「 可以立刻被应用的知识是最容易吸引学习者的。而短期内不能被应用的知识,即使非常重要,也很难引起关注。 」

再来说开启学习之旅的第二个工具,就是用知识与实干对撞,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展开。

成年人的学习目标和过程,往往都是以事物和问题为导向的。如果长时间脱岗学习,既不现实,效果也不佳。这里的点是指「提问」,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线是「模板」,指系统地学习一种知识。面,即为提升全面地对照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外部的知识体系。同样的,还是以Excel应用为例。当你遇到需要给出一个简单的财务模型时,这个问题比较具体、直接,是「点」的问题。那么还需要往前拓展到具体采用什么公式,这就变成「线」的问题。再往前拓展,是「面」的对撞,事实上是一种与外部连接的、扩大知识和能力范围的学习行为策略的问题。比方说,在运用具体公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就近的导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来碰撞讨论。

把当前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放置于一个更大的知识技能背景之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更新的或创新之处,以及与外部知识体系的延伸等等。比如,在不同场景和任务的要求下,不同财务模型的变通性和迁移的可能性。

第二类思维,就是把所学转化成能力。这里涉及的知识和内容的输出,和我上一讲的【费曼学习法】有相通之处。一般在各种学术报告的末尾,主讲人会在总结时提到take home message。这里的总结一般是对当前报告或者演讲内容的概括,并将你的所见所得返回到实干世界,这就需要你将所学的转化为输出的学习产品,包括入门教程、培训课程和高阶的操作标准。下面我来一个一个展开说说。

如果需要你制作一个入门的教程tutorial,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么这些步骤和流程应当如何展开?这种入门教程可以使得学习者更快地、有效地传递知识。如果说你能够具象化地转换角色,编写好这个入门教程,那么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会进一步地深入。

在开设入门课程之后,进一步将所学的变成培训课程。这些输出的过程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去深入钻研一些原本可能忽略的细节。所以,编写入门教材和培训课程,主观上为他人,客观上为自己。

将所学转化为能力的较高境界,是把所学的变成操作标准。我们知道很多操作过程都有一定的流程和相应的标准。比方说电工安全操作的标准、医院手术室消毒和避免院内感染的操作流程与检查清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航天员上天和出舱门的操作手册上的流程步骤等等。当这些标准操作流程得到严格地遵照执行之后,事故率就大幅度下降了。我们有更多成功的商业应用的例子,在于将操作标准封装起来,成为一种团体的或业务的标准,甚至是考核的标准。我们可以从个人的技能经验的清单package,包括从团体、行业,比如说5G的通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看到标准实行的重要性。

所以,当你写出一份操作过程标准,需要有同理心,以及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去写。就像作者提到的,我们需要「重拾战战兢兢的感觉,重新想象新手的忐忑」。比如,你去制作一个教人如何用手机拍摄短视频的教程。一开始,你可能要抓住用户的自然需求以及痛点需求。即他们最需要什么,最难的或者最容易忽略的误区是什么,先快速地写出或者制作出第一版。然后,你还需要摒弃完美主义的执念,即要一股脑儿地想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东西都纳入进来的想法。当你发布了第一版,用户使用之后,得到了反馈。再进行迭代修改,使得每一道工序是积极而开放的。然后再进行第二版,或者第三版的发布。把自己所学转化成能力,知识就有了生产力。知识通过包装和产出,变成了入门教程、培训课程和操作标准,这里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得回到知识的本源和概念上的划分上来。

第二部分

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面对已知,我们需要更好地将自己的所学与外部进行连接,让自己更好地掌握外在的能力。然而,面对未知,对学习的过程和策略要求似乎更高。我们需要锤炼自己内在的思维模式。

未知的知识维度包括 暗默知识 形式知识 。可能大家有这样的经历,好像知识就存在我们的大脑和行动之中,「不言而喻」,但我们就是说不出来。这时的知识可能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经验。当这些头脑中的知识外化即被书写出来,清晰化、结构化之后,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包括文本、音频或者视频等等存在的知识,都叫做形式知识。

个人知识的构建和一个企业组织内知识创造的螺旋过程,包括四步。这四步不断地重复,越循环,我们的水平就越高。我们用知识创造的螺旋去看待学习,按顺时针四个象限的方式把知识分成 共同化共感知识、表出化概念知识、连接化系统知识以及内在化操作知识 。关于这四个象限,还有知识创造的螺旋过程,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

知识的螺旋,图片来自【穿透式学习】

共感化的知识是我们将师父的暗默知识变成自己的暗默知识,这一步共同化形成的知识叫共感知识。第二步,我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写出来。此时,把暗默知识变成形式知识,就是概念化知识。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以及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说明书,都是概念化的、外显的知识。第三步是个人知识汇聚和串联的过程,变成团队共有的系统知识,这里面有多个流程、资源和要素的组合。比如,丰田公司将其生产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员管理等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了丰田生产方式或精益生产方式。这一步过程叫连接化,形成的知识叫系统知识。

最后一步,我们从第三步的系统知识体系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获得的实干知识经验又进一步变为存在于我们大脑中和行动上的暗默知识。这个内在化过程所形成的知识叫操作知识。由此可见,走完了这四步,第四步,我们又回到了第一步。每一次走完这个知识的循环,我们的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

关于怎么把所学转换成能力,作者还介绍了一个工具,就是用形象化比喻来展现思维模式,让学习过程「可见」。

可视化的好方法是用比喻与类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侯世达的【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资源和思维之火】一书认为,范畴化和做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我们从小开始就对事物和各式各样的人,不自觉地做类比和区分。类比,一方面减少事物对象的陌生感、抽象感,减少所需记忆的概念、类别的种类;另一方面,形象化地告诉自己和他人学习的过程和策略。比如,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人们对工作中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底是短跑型的冲刺,还是长跑型的马拉松呢?如果把它看成是短跑冲刺,那么它要求对一个知识点需要快速并且精准地掌握。如果是马拉松的战术,那么需要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从小的方面说,学科学习方面,我们经常要使用到朴素的类比,就是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的科学概念的类比,比如数学、物理、计算科学或生物学的概念。在高中生物学中,我们学过一个概念叫「顶端优势」,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它是指树枝顶端具有很强的对地表水的吸收能力,从而弥补它表面上因为在物理距离上比较远造成的生存的劣势。因此,园艺工作者或者园艺的维护人员,会在特定的时候把树枝的顶端剪除,这也是为了保证整个植株的生长。又比如,除法运算就根植于「均分」这个朴素的类比概念。「微分」的原理可以把尺子无限对折的形象化类比对应起来。形象化比喻,帮助我们想象世界、理解世界。总结而言,以上的四个步骤和四个象限的循环,最终将让我们达到学习的终极目标——实践智慧,兼具实践和理性的平衡。

我们进一步来看下一部分内容,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是不断充实和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有两个形象的比喻或方法途径。第一个是「把珍珠穿成线」。我们所学过的零碎知识和多种科目,在知识点上看似是零散的、散乱的,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当你某一天进入职场工作,为了实现特定的业务目标时,回首一望,这些散乱的知识技能,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突然能够穿在一起了,成为清晰的、连贯的链条。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都有这样的所谓的「注意晕轮效应」的体验。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周围的所有的人、事物、信息好像都成为你关注的焦点,无形中都变得有意义了,显得那么有启发意义,并且凸显出来。比如有一次,我准备给一个中学做讲座,主题是中学生的学习力培养。那几天,我也正好在晨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给这个报告做结尾。在跑步的过程中,我猛然发现,经常路过的中关村一小的校门边上的宣传标语为,「爱心是根,教育为本」。突然我来了灵感,这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结束语呢?

乔布斯在做苹果电脑的时候,他需要设计电脑的字体。他不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刻意学习字体设计的,而是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旁听了字体设计课程,在彼时碰到具体的业务时就用上了。因此,他所经历的那些过去的点,其实已经画出那条(延长)线了。 知识学习是把散落的珍珠穿成完整的项链 。

除了把珍珠穿成线,收获成功的学习或创业,还需要进一步创建个人知识的支柱或者知识小屋。正如房屋的设计样式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习者本人的知识小屋各不相同。前面谈到了乔布斯,事实上,他的知识支柱是由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商业以及艺术与设计上的品位三个部分组成的。比尔·盖茨的知识支柱是由软件技术、战略和慈善三者组成的。当然,我们大多数普通学习者很难达到以上多个学术领域轻松游走、信手拈来的地步,但你我的目标仍然是积极主动学习,创建并让自己拥有几个足够高并且相互配合的知识支柱。以我个人为例,我着力在认知神经科学、工程心理学和教育脑科学三个支柱上建设自己的知识小屋,以期达到一定的高度,并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与上面的知识支柱方法对应,我们可以采用个人知识支柱画布的方法,勾画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自己的知识建构以及需要补足的知识支柱,做到查漏补缺。根据学习、一些工作业务的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支柱。我们需要考虑在职业、教育、兴趣三个支柱之间,是否能形成一个不错的知识小屋,以及在三者间的平衡。出了问题或者彼此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及时做出调整或纳入新的支柱——就是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部分

关于怎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作者着重介绍了六个方法。这里我把它们总结为三类。计划、执行和反馈。

首先,我们来看看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总是有目标导向的,并且具有指向一定的时间周期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经常需要快速学习一个陌生的领域。作者推荐了五天的「冲刺学习法」,这种方法是借鉴了产品迭代中的设计冲刺法。他充分利用了实践中的求知方法,把实践和学习融合起来。这种冲刺学习法背后有一定的底层逻辑,就是快速高效地利用时间,聚焦学习的知识领域范围,同时特别看重理论方法与实践结果的融合。如果我们把这个快速的冲刺学习法分成五天的工作日去规划,那么我们这里构想的周一到周五的计划大致如下。

周一,按照前面介绍的知识支柱图,绘制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知识支柱,快速形成一个地图或路线图,标明从已知到未知的可能的知识上的空白,清点已有的知识技能资源储备,确认团队小组达成共识的、普遍的入门知识、技能和规范,并且按照各自的专长对小组人员进行任务的分工。

周二,画出行动路径。评估并找出效率和效能较优的、几条可能的行动路径。这时候需要多管齐下。比如,我们要去建一个数学模型,需要了解潜在的几门编程的语言,包括MATLAB、Python和R语言,了解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查找以往简单实现的程序模板,并且自己动手写出简单的建模的步骤和程序段。找出建模已有的通用代码段,以及需要特地开发的工具包或者程序段。

周三,钻研要点。此时,地图上的重点标识需要逐步地减小。任务为钻研要点与难点,选出最优路径。还是以上面的数学建模为例,我们需要初步确立其中的一种方法。

周四,制作原型。把所有相关的参数和条件用给定的软件语言编制好。能够保证代码的运行不出错,背景的需求说明文档还有程序功能都要相对清楚。

周五,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习过程,拿出成果,该交卷了。不管当天的完成效果如何,我们都必须交付给用户或者给评审方。在交付前,需要计划最后的两步。第一是多角度进行原型测试,比如变换问题的参数条件,多观察和测试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输出的效果。第二是复盘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冲刺学习法看似是很强迫性的、有压力的方法,但往往也能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Facebook现在Meta公司的CEO扎克伯格,曾经花了100个小时的时间,就是两周的高强度的工作时间,学习了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强化学习等新技术,快速地创设了智能音箱系统。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他先马上做出了一个勉强可用的东西,并且及时地加以改进。这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在科研项目实践中,曾经给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设置迷你研究计划。当导师给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题目后,学生小组需要在给定的一周内(不包含周末),去细分定义问题,查找资料和所需要的研究资源,开展必要的阅读调研和实验活动,并在五天之内做出解决问题的科研报告。

作为以上计划的有益辅助,我着重介绍和提炼书中提到的「如何为求知读书」。很显然,五天的冲刺学习,我们需要快速精准地查找资料,变未知为已知。这个时候,对书本知识的渴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了身心愉悦的休闲阅读上。虽然休闲阅读能够无意之中扩展我们的思维模式,并大幅度提升我们思维模式的广度。在阅读和查找资料过程中,需要克服社交性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诱惑和弊端。现在我们基本上都用智能手机,难免会被动地接受到各种文章的推送。特别是当你刻意关注一个学科主题的时候,智能推荐就推送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到我们的智能终端和社交软件平台上。相反,我们需要去锤炼求知阅读。这里我着重推荐书中提到的「多本书的主题阅读」和「深度阅读」。

多本书主题阅读,要求我们破除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的这种惯性,需要我们策略性地进行同主题的、同作者的多个作品的横向阅读比较,以形成并掌握主要的人物画像,形成特定的系统的知识架构。比如有一次,我在阅读【普鲁斯特是神经科学家】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普鲁斯特作为法国的大文豪,对于我们大脑的结构有很多直觉,于是我就主题阅读了他所著作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七卷本的书。在七卷本的书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普鲁斯特描绘了在1911年玛德莲蛋糕诞生的那一年。

在当时,生理学家还不知道头骨内部的感官是如何连接的。普鲁斯特却已通过他细腻的文笔,揭示了我们的嗅觉和味觉是怎么样承担着独特的记忆负担的。我也找到了后面其他作者写的【普鲁斯特传】,以及布朗大学的心理学家雷切尔·赫兹写的题为【检验布鲁斯特假设】的科学论文。这样,从不同的资料来源,我收集了材料,并且践行了主题阅读,横跨文学、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对于普鲁斯特本人的特质的人物画像就非常具有立体感了。

其次,深度阅读是反复读,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它包括了三个步骤:整体泛读、逐字精读和重点深读。

整体泛读是语言阅读,就是我们拿到一本书后,不着急去看里面的内容细节。而是先翻翻书的封面设计,看看推荐语,知道出版时间,了解序言和目录等内容。这里的目标是快速掌握书的整体内容、逻辑结构和主要观点等。在这一步,如果觉得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兴趣关联不大,就可以马上省去时间,不去细读。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就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书的框架梳理出来。与此同时,哪些章节是重点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

接下来是逐字精读。注意,逐字精读,并不只是看,还需要做笔记。在书的字里行间的间隙,做一些必要的笔记。特别是要留意书中的流程图、进度图或者模型图等,这些图表往往起到概括中心思想和提升记忆的作用,可以多在它们上面停留一些时间。

深度阅读的第三步是重点读。「只取一点,不顾其它」,在一个点上重点深挖。这时候,我们需要从珍珠串中找出宝贝,找出更好的宝贝。比如有一次,我出差从北京去多伦多。在飞机上,我阅读了唐纳德·赫布的著名的【行为的组织】这本书。其中有一张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关于感官学习模型的图表。它对我启发很大。我在那张图上停留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在出差回来之后,专门向实验室的课题组做了我的思考的汇报。

下面我们再来说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另一个方法——反馈。学习不仅需要有清晰的目标设定和严苛的执行力,也需要有及时的、清晰的反馈。反馈,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主动的,包括「一放一收」「有张有弛」的学习和工作节奏。比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他在喧嚣的大都市,采用工作狂的模式;而在乡村小屋,就采用了收的模式去写作和思考。心由境生,有的时候,环境会调整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丰田公司曾经开发了一页纸报告的方法做方案,埃隆·马斯克采用了第一性的原理,挖掘找到问题的最基本的元素,即找到本质,这些都指明了反馈要精准,并且要扼要。

当以上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成为产品,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着手写一份个人知识指南。如果我们慎重对待,就会从中受益,既可以自我提升,也可以帮助你的同事和朋友。把你知道的写下来,也把你学习过程中所踩过的坑记录下来。

结语

学习是一场英雄之旅,既需要对的方法,也需要下笨功夫。当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学习、练习检验、初阶实践、深入学习,到高阶实践的阶梯式的螺旋式上升,并且以「知识创造的螺旋」重新看待学习,用知识与实干对撞,我们必将最终收获学习和事业的成功。

从知识到实践的五个台阶,图片来自【穿透式学习】

【陈立翰·脑科学中的高效学习法】;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