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这个「校长信箱」,既不希望它静悄悄,又不想它太热闹

2024-07-05教育

「暑假要到了,希望同学们假期安全第一,快乐第一,尤其要和家人、身边的朋友和睦友好相处,不吵嘴、不打闹,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开学后通过‘校长信箱’告诉老师。」

在本学期最后一期「晨间播报」广播里,江山市城南小学副校长冯沁照例「叮嘱」学生们有关假期安全的方方面面,还特地「强调」了一旦「心里」不舒服了,仍然可以找「校长信箱」帮忙。

「校长信箱」校校都有,城南小学的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带着好奇,之之和阿江前往学校一探究竟。

刚进校门,往右看一眼,就能发现一个铁皮制成的箱子静静地挂在墙上。箱身上是「校长信箱」四个红字,信箱上方则贴着一行醒目的提示——「遇到校园霸凌,请你告诉我」。

该校校长姜雄伟告诉我们,这行提示语是今年3月22日加上去的。那段时间,老师们普遍发现孩子们常把「校园欺凌」几个字挂在嘴边,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和班主任进行沟通时,也总喜欢用「我孩子被欺凌了」作为开场白。

「那段时间,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了几起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学生和家长间谈论较多。」在每周例行的教师学习会上,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谈起这一现象,大家认为,对于「校园欺凌」概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混淆了同伴间的小打小闹和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着重在于预防,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和了解‘校园欺凌’。」该校党支部副书记姜金海说。

就这样,城南小学的「校长信箱」多了一项新使命。

为了让每名学生了解校长信箱的新功能,学校德育处拍摄了校长信箱的图片,并通过班主任在班里展示,明确告知学生信箱新增了反馈校园欺凌的功能及投递方法。

学校校长、副校长每天都会轮流去开信箱。「说实话,刚开始我们也有点忐忑,看着这个信箱,既不希望它静悄悄,也不想它太热闹。」姜金海说。

那,有学生来信箱前「投递」吗?

有,还不少。

信箱里的纸条大多都是残缺、皱巴巴的,多是从草稿纸上撕下来,看得出大多数都是孩子们即兴写的。几位校长认真读了每一张纸条,都有点啼笑皆非,「同学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类,一类是取绰号,认为不被尊重,自己被欺凌了;另一类是课间的肢体碰撞,认为对方是故意的,是想要欺凌自己。」

怎么处理?又是在例行的教师学习会上,校长带着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有关防欺凌的概念、涉及的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防欺凌案例等常识,然后针对学生们的「纸条问题」,设计了一堂大德育课,主题就是关于「取绰号」。

执教老师姜小敏,有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她选择了五年级作为这堂德育课的主角,切入的角度则借助了五年级语文课外读物【水浒传】。

「【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有一个外号,但有的外号好听,有的却听着好似在贬低人。同学们,如果让你排个序,你最喜欢哪一个外号,又最不喜欢哪一个外号呢?」一开课,同学们就被姜小敏的话吸引,课堂氛围一下子被点燃了。

「我最喜欢智多星!」

「行者、大刀、玉麒麟,听起来都特别酷!」

「母夜叉、母大虫、矮脚虎,我最不喜欢。」

……

同学们议论纷纷,姜小敏耐心地听着,等议论声渐低,她说:「看来外号也分雅号和绰号,雅号好听,能让人开心愉悦,而绰号就不受欢迎了。那么请大家互相来‘夸夸’身边的同学,你们会用什么雅号来称呼你的好朋友呢?」

「行走的百科全书!」「小旋风!」……这堂课后,上课的同学几乎人手一个雅号,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开心的笑容。而经过这堂课,他们也明白了取绰号原来并不是同学对自己的轻视,更不是校园欺凌,「换一种方式处理问题,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班长祝晨恺总结。

「学校一直很重视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对于校园欺凌大多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因此一直觉得离我们很远,甚至不会在身边发生。」几位班主任说,这堂德育课也让他们明白,无论发生与否,都应该让学生真正去了解校园欺凌,「防患于未然,才是杜绝校园欺凌最有效的做法。」

之后,学校又相继组织了「防欺凌画报,我们一起画」等活动,让同学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校园欺凌的信息;也在晨间播报中增加了关于防治校园欺凌、同伴之间如何友好相处等内容;还请来当地检察院的检察官进校开设专题讲座,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的不同角度,告诉学生们什么样的事件是校园欺凌,一旦遇到这样的事件应该怎样处理。

「防治校园欺凌,预防为先」成了学校每位教师的共识。在六年级的一堂科学课上,科学老师给学生们做实验时也不忘加上一句提醒:「大家看,用橘子撞软豆腐,豆腐碎了;用橘子撞冻豆腐,橘子碎了,橘子尚且‘欺软怕硬’,那么当我们一旦遇上校园欺凌,也不该软弱,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将来离开校园、走进社会,则要及时寻求警察或者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小打小闹只是同伴之间相处不好,如果高年级或同年级的同学多次连续地欺压、殴打一个人,或用言语辱骂,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了校园欺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当问及什么是校园欺凌时,三(2)班学生柴锐已能迅速给出相对清晰的解答。他说,自己回家也常把学校发生的事告诉爸爸妈妈,也会和他们探讨关于校园欺凌的话题,并把在学校学到的常识讲给他们听。

而这学期的家长会前,学校也请来专家先给家长们普及校园欺凌相关知识,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一些家长表示,之前确实担心自家孩子遇到争吵等问题不敢告诉老师,「自从校长信箱‘接纳’孩子们的心事,我们也会告诉孩子,有问题就写下来大胆投进去。」

这也是学校的「小心思」。「我们把校长信箱设置在学校门口的等候区,学生进出校门就能看到信箱,方便他们投递。同时,在教学时间内,老师们也不会特意前往该区域,这样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

而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校也摸索出了一套处理心得。冯沁说:「每天负责开信箱的老师会把纸条按内容分门别类,对于预估班主任能够处理的轻微问题,如同学间正常的人际交往冲突等,会转交给班主任核实后进行再教育;对于普遍的共性问题,则会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方案,通过大德育课等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

「有时候我也会写点心事投递到校长信箱,有个能让自己说心里话的方式挺好的。」在校门口,记者碰到了几名来投纸条的学生,只见他们大大方方地把纸条塞进去,还说很期待收到老师给自己的回信。

「只要学生喜欢,我们的校长信箱会一直保持这项功能。」姜雄伟说,一学期下来,看到学生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懂得了越来越多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令全体老师都觉得很欣慰。「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处理机制、加强家校协作,持续组织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对潜在问题保持警觉,定期借助晨会、班队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更阳光、更聪慧、更明礼,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媒中心记者 吴锦珑

责任编辑 | 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