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两小儿辩日或将被小学课本删除,专家说,现在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

2024-02-09教育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受教育问题,一直都是被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关于学校教育,单单是教材问题就已经掀起了几波大风浪。

毒教材插画的问题刚刚平息,中小学生的教材内容也在讨论中进行了修改,这让90后、00后和10后之间有了代沟,曾经熟悉的内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放讨论」的筛选。

其中,【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广受争议的一篇课文,有专家建议删除,理由是现在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

一、【两小儿辩日】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很简单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大致意思是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什么时候最远什么时候最近。

其中一个孩子认为清晨太阳看起来很大所以更近,而中午太阳比较小,所以中午太阳距离我们更远。另一个孩子则认为,早上太阳很冷所以推测太阳距离我们比较远,中午很热,所以中午太阳距离较近。

两人争执不休间,孔子走过来了,两个小孩就请教孔子,然而孔子也不能评判谁的说法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

这在教学中,常被用来解读为,辩证的论证方法、看待事物的方面、如何正确看待一个问题,以及尊重科学尊重真实不能妄下定义等等。

这些粗浅的解读对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已经足够了,他们能从这篇小故事中知道一些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以及推测科学问题的方法和下结论的方法。

同时,一篇小小的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是具有策略意义的。

语文教材的结构往往不只是阅读理解那么简单,还有古诗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现代诗歌等的划分,不同的内容占据不同的比重,在不同的时期有对应的解读深度和难度。

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长句,从简单的词汇到生僻的词汇,积累一步步加深,才能一点点吸收进步。

【两小儿辩日】只有短短两行,句读也比较简单,很适合入门级的孩子学习,了解简单的文言词汇的用法,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为以后学习更难更长的文言文打下基础。

可见,哪怕抛却最简单的故事内容,这样一篇文言文落在小学教材里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列子】

这一篇文言文翻译过来很长一段话,但原文只有短短几句,全文选自【列子•汤问】。

且不说内容简单与否,很多人对【两小儿辩日】的解读都会从原文本身,从【列子】的记录着眼看,似乎是对孔子的嘲笑: 你看你这个大圣人,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亦或是对真理无界、科学高深的赞叹:稚子无心提问的这个问题太高深了,连孔子都不能回答,可见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不见得多么容易回答。

列子的名气其实不如孔子、老子、庄子这些人,他比较低调,早些年不动声色,学识上不显山不露水,直到某次要远游跟弟子交待事情,才表露出他的思考和见识。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余音绕梁、高山流水、歧路亡羊等等,都是出自【列子】,他总是擅长用简单易懂的故事讲述道理,道理未必见得人人都赞同,但一定都会引起读者的思考。

也许,寓言故事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列子的意图,也正在于此。通过一些有争议的故事和人物,让人们不拘泥于一种标准答案,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这些寓言故事,成年人虽然都知道,但一个小学生未必了解,尤其是教育资源较差的农村地区,他们在校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城市孩子手边的故事书、童话等,在学校学习最原始的寓言,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必要的。

仅仅以一个成人的观点,误判「大家都知道」,所以不必要存在,似乎不太严谨。

【两小儿辩日】的辩证同样如此,没有标准答案的辩论过程,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各有各的辩证,虽然辩证过程并不严谨但也有大体的框架,对小学生来说足够了。

三、科学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不仅是古文言文中的对辩,哪怕如今的科学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两小儿辩日】的问题,放在今天,也要从地球和太阳的运转规律、地球自转规律,以及地表大气层厚度的变化,才能解释。

其实从地球和太阳系的距离来看,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太阳对地球某个位置的直射距离也许有变化。

但对同一天而言,早晚太阳地球距离变化并不大,因为大小或者冷热所感受到的远近,更多的是穿过大气层到达人体所经历的这段路程的能量损耗。

当大气层厚度变化,人眼所观测到的太阳大小和感受到的冷热自然不一样,但都不能准确的作为评判远近的标准。

这个问题放在今天,可能还需要几个研究人员坐在一块讨论一下,可放在古代,很明显已经超出了当时科技水平的认知。

从「两小儿」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的观念里远了就小就热,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可是还要考虑到我们所感受的事物变化的成因。

往太深了解读,对小学生来说可能太过深奥,也太过枯燥,就把它当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寓言故事,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小文言文来学习,其实刚刚好。

当今教材编写其实是很艰巨的工作,因为要考量到更多因素,考虑与时俱进,考虑孩子们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考虑一篇课文的难度和深度,不能只安居一隅指点世界,那样就太狭隘了。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教的过程是这样,对编写教材的研究人员和相关专家来说,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