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靳海霞:为教师「撑伞」,让学生「发声」

2024-03-25教育

教育是科学,懂教育的人应是严谨、有序、宽容的人;教育是事业,懂教育的人应是广博、大度、心志高远的人;教育是艺术,懂教育的人应是智慧、灵动、激情的人。 」这是靳海霞多年来衡量自己是否是一个纯粹教育人的标准。在东北教育界,大家都喜欢称她为「靳大姐」,这不仅源于她的人格魅力,更源于她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她几十年扎根铁岭开原这片黑土地,以充满人性关怀的理念,探寻着幸福教育的符码。

靳海霞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民主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辽宁省首批正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首批中小学领航校长、教育部国培项目培训专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资格认证专家等荣誉。

做好人心管理,为教师「撑伞」

1986年6月,年仅19岁的靳海霞来到开原市民主小学。工作伊始,她有幸遇到了一位有智慧、有担当、敢于创新、富有教育领导能力的老校长,言传身教多年,让她受益匪浅。从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2004年4月30日她正式任校长,2011年民主教育集团成立,又成为集团总校长。靳海霞说:「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对一个人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样的经历,她希望自己也能够为教师「撑伞」,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良师。

故事一: 2005年4月,民主小学拟招聘的教师中,有一名毕业于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她家处偏僻农村,父亲常年患病,大学毕业前还欠两万余元助学贷款。按规定,毕业时大学生必须还清助学贷款,学校方可发放毕业证书,否则就不能顺利就业。靳海霞了解情况后,马上用自己的工资帮她还清了助学贷款。这个姑娘的父母得知后,双双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嘱咐女儿:「能遇到这样热心肠的好校长,能到这样有人情味的学校上班,是你的福气,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故事二: 「校长,我和丈夫长期分居两地,两个孩子,大宝跟我在铁岭,二宝、丈夫和婆婆在外地。大宝想爸爸,二宝想妈妈。我很心疼,却只能默默承受着思念的痛。尤其二宝生病时,我都不敢打视频电话,看见他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我总觉得亏欠了两个孩子,但又很无奈,力不从心的绝望时常让我感到崩溃。现在,丈夫所在地区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我,但我自己也感到非常为难,您对我们这么好,我都不知该怎样说出辞职的话。校长,这种情况,您说我该怎么办?」2022年春节期间,靳海霞收到学校初中部一位老师发来的消息。

读完消息,靳海霞的内心翻江倒海。「于情,我想让她走,因为我也是妈妈,非常理解她的心情。于理,我又不能让她走,因为她当时带的是九年级,距离中考只有四五个月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离开,班上不少学生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于是,她回复道:「我们既是老师,也是有着深深母爱的妈妈。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感同身受地纠结。但你也知道,中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事关重大,所以这次只能先委屈你。在我心里一直都很看重你,这一点相信你是深有体会的……」

读完,这位老师又发来一段长长的文字:「您发来的消息,读到后面我已经看不清了,泪水不断滴在手机屏幕上。与难过不同的是,这是有人理解的委屈,就像一个孩子在家长那里得到了安慰。谢谢您,校长。您的器重,我当然能感受得到。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虽非‘千里马’,但在您这位‘伯乐’的带领下,也有了让自己成为‘千里马’的愿望。让一个原本不自信的人成长为颇有一番‘得意’的老师,是您的栽培、您的提携,更是您提供的平台锻造了我。您和这个平台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我一旦离开以后再难遇到的,如果不是真的遇到了困难,我大概永远也不会有离开您的想法。抱抱您,校长。谢谢您,让我心里纵然有委屈也充满了动力。」

圆满送走初三毕业生后,当这位老师再次提出要去丈夫所在的地区工作时,靳海霞内心虽有不舍,但更多是替她高兴,并亲自到教育局帮她盖了章。

可没想到,教师节前一天,这位老师突然发来消息说:「校长,我想回去,您还要我不?」

「想你很久了,赶快回来吧。一直觉得你是个有教育理想的人。」靳海霞用「真心」和「信任」为这位老师编织了一张「托底的网」,当她带着这份感激之情再次回到学校,动力比之前更足,很快成为学校中层骨干。

倾听学生心声,让他们快乐起来

在靳海霞看来, 办学的底层逻辑,是以儿童的成长逻辑和学校的发展逻辑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在坚守教育的民主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将对儿童学习与成长规律的研究作为起点,进而探究教育的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在谈及「校长应有什么品质」时提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靳海霞也常常强调,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必须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比如在处理学校发生的突发问题或者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我们眼睛看到的也可能有错误,我们耳朵听到的也可能与事实有出入,所以要允许学生发声。当学生把内心的声音倾诉出来,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果一所学校的校长、干部和教师,不研究儿童的心理,不研究成长中的儿童,那么教育教学一定是盲目、低效甚至无效的。」

每逢教师节、春节等节假日,靳海霞常常收到毕业生的信件和信息。除了问候与祝福,还有不少学生向她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与怀念。一位毕业于民主小学的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就曾在寄给靳海霞的新年贺卡上这样写道: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刚跟同学回忆起自己的小学,从书法练习、形体训练课、电子琴课到有意思的外教,这些都让我的大学同学羡慕不已,我感觉真骄傲。在民主小学所接受的教育让我受益终生,很感谢您和老师们开风气之先的素质教育,希望母校有更大进步!靳海霞表示:「我非常愿意倾听来自毕业生的反馈,追踪他们的发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以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更符合教育发展对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学生的需求也在变。当被问及「作为20年的老校长,您的教育理念经历了怎样的升级」时,靳海霞坦言:「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擅长当校长,我也一样,是一批一批学生和老师在陪着我成长、成熟。」回顾教育生涯,她表示自己也有一些遗憾。「刚开始做校长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要从追问教育本质的角度来审视和规划学校的发展。从教38年来,我的教育理念中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是把学生当作学生,现在是把学生当作人。二者是不一样的概念,后者强调学生是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优长、短板,也有个人喜好、追求,他们需要被承认、被肯定、被赏识。当前,教育‘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很多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自由,教育者应该思考如何让孩子快乐起来,要鼓励学生好奇、好思、好问,并不断为其发展补充能量。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并使其在通往‘伟大’的路上行动起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现在还要美起来。教育要培养真善美的人,我们要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新时代校长必不可少的「家底」

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的办学理念起着标杆性的引领作用,有什么样的校长(尤其是在同一所学校任职多年的校长),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学校风貌和教师群体。靳海霞表示:「做新时代的校长,既有挑战,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日,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人才的标准不同以往。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一方面,新时代校长要以专业化引领教师发展。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例,校长必须追问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南辕北辙’的道理我们都懂,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当校长能够给教师讲明白新课改的逻辑与关键指向,他们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新时代校长在治校过程中要强调民主性与现代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民主和谐的教育生态,无论学校干部、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要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撑。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民主的国家就要有民主的公民,而民主的公民一定来自民主的教育。同时,新时代校长应该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将现代科技手段植入教育发展当中,使教育更具科学性与现代性。」

靳海霞还强调,教育要坚守,校长要清醒,知道自己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担任校长的20年来,她一直带领学校教师队伍寻找通往理想教育的路。「开原虽然很小,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轻过自己。如果我们能把一个小地方的学校办好,那么对于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地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靳海霞是土生土长的铁岭开原人,她家乡情结浓厚,面对北上广深多次高薪诚聘都不为所动。对此,她表达了自己心底最朴素的想法:「其一,我是这块黑土地所生所养。当年在农村上学时我就想,如果将来能过上挣工资的生活,就很知足了。后来,我不但挣工资,还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一位名校长。我自身的成长充分证明,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我们学校有60%左右的学生是农村孩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农村孩子的人生,从而改变他们的家庭面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通过教育来阻断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二,在我个人的价值观当中,一直都认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重要得多。去发达地区从教,我的个人生活条件会变得更好,但并不一定能让我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为发达地区也不差我一个,但是在开原,我却可以引领和改变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其三,我离不开生命当中那些最重要的追随我的人。从当校长开始,我就设想着理想教育的模样,并不断去改变原有的老师,同化后来的老师。这个过程很艰难,但这批老员工始终追随着我、支持着我,坚守在这里。为了好的教育,他们同样付出了半生的心血,他们是我荣辱与共的战友,我舍不下他们。当然,也舍不下这所学校,它就像我十月怀胎孕育出来的孩子一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体小学变成幼小初一体化的教育集团,带给我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靳海霞憧憬着营造一种「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教育生态,让学校充满善意、包容、理解和支持,让教师幸福从教,让学生快乐成长。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4年3月刊第2期,原文标题【靳海霞:以心交心,探寻幸福教育的符码】

作者|李香玉 刘燕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