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西安顶尖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辈子看透两件事

2024-10-12教育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16年2月23日,距离高考还有105天 ,西安一所学校却出了命案。

出事的孩子叫林嘉文,是全校顶尖的学霸,早在高考前,他就 被重点大学保送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么优秀的孩子竟然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整理遗物时,更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林嘉文竟然提前留下了一封遗书。他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 一生看透两件事

那么,他到底看透了哪两件事?又为什么放着大好前途去选择跳楼?

「一生看透两件事」

2016年2月23日晚,林嘉文像往常一样和父母共进晚餐。饭桌上,林嘉文看起来 心事重重 ,但父母并未察觉异常。

用餐结束后,林嘉文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此时,这个被称为「史学奇才」的高三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距离高考只有100天。

然而,就在当晚11点左右,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惊醒了林家父母。

他们赶紧冲出卧室,想看清楚发生了什么,却发现儿子的卧室紧闭着门,对于巨响没有丝毫的反应。

于是,他们一边敲门一边拧动把手,结果房间里竟没有儿子的身影,只有阳台的窗户还在开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们急忙冲下楼去。

在楼下,他们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林嘉文倒在地上,生命迹象微弱。

林父颤抖着双手拨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赶到现场。然而,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未能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

林嘉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疑问。

事后,警方在林嘉文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些线索。他的房间被整理得井井有条,书桌上放着一封信,是写给父母的。

除此之外,林嘉文在自杀前还给一位老师发去了邮件。 这封邮件的内容虽然未对外公开,但据说引起了老师的高度警觉。可惜当老师意识到不对劲时,悲剧已经发生。

林嘉文的突然离世让他的父母无法接受。就连同学们也难以相信,那个在他们眼中光芒四射的 「天才少年」 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那么,林嘉文究竟为什么要自杀呢?

林嘉文的生平

回溯林嘉文的人生轨迹,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天资聪颖、与众不同的少年。

因为出生 教育世家 ,与其他孩子不同,年幼的林嘉文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

他能安静地坐上一整天来阅读,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喜欢玩耍。还尤其对 历史类书籍 感兴趣,常常反复阅读同一本书,直到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

林嘉文还没有几年级的时候,就主动要求父母购买 【资治通鉴】 这样的史学巨著。当时,他的父母有些犹豫,担心这些书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太过艰深。

但林嘉文坚持说: 「我会认真读完的,请相信我。」 果然,他不仅读完了这些书,还能与父母讨论书中的内容,让父母惊讶不已。

林嘉文对历史的热爱和天赋在迈入十几岁的时候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开始深入研究历史政治,常常一个人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他的历史老师曾回忆说: 「嘉文不仅对历史事件了如指掌,更难得的是他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候,他的观点甚至让我这个老师都感到惊讶。」

16岁那年,林嘉文完成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

这本书以新颖的视角解读汉朝政治,给历史学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有学者评价说: 「这样的洞察力和思维深度,即便是在成年学者中也不多见。」

升入高中后,林嘉文又开始研究范仲淹和庆历新政,并着手准备第二本著作【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他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 「天才史学少年」 的美誉,也让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林嘉文不仅在历史研究方面表现出色,在学业上也有不俗的成绩。 虽然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历史研究中,但他的综合成绩仍然名列前茅,有望考入名牌大学。

在为人处世方面,林嘉文表现得 十分成熟 。他能与历史老师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受到老师们的尊重。同学们也将他视为偶像,对他的学识和才华十分敬佩。

有同学回忆说:「嘉文虽然很优秀,但从不骄傲自满。他总是很谦虚,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自杀的原因

尽管林嘉文表面上光芒四射,但他的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选择自杀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源于社会的带给他的期望和关注。

作为年少成名的「史学奇才」,林嘉文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关注和期待。 媒体的报道、老师的赞扬、同学的仰慕,这些本应是褒奖,却可能成为了他的负担 。

另外,从他的遗言中可以看出,林嘉文对父亲的一些行为持批评态度。这反映出他与父亲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矛盾和不理解。

作为一个思想成熟的少年,他可能对家庭关系有着超出年龄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带来了困扰。

由于思想过于成熟,再加上各方面都与普通高中生有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林嘉文在精神世界中感到孤独,难以找到知心朋友。

林嘉文在遗言中提到,他已经看透了自己的未来,对此感到厌倦和无趣。

这种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可能源于他对人生的过度思考,也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被社会期望所定义,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据报道,林嘉文在高中期间被诊断出患有 抑郁症 ,一直在服用药物。这种心理疾病无疑加重了他的负面情绪,可能是导致他最终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

林嘉文的内心世界

通过林嘉文留下的遗言和平日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窥见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从宏观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和规律。这种洞察力使他对人生和社会也产生了超出年龄的思考。

在他的遗书中,林嘉文写道:

「我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轨迹。这种预知让我感到厌倦和无趣。」

这段话反映出他 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和热情 ,可能陷入了某种虚无主义的思想中。

林嘉文的好友回忆说:

「有一次,我们聊到未来的理想。其他同学都说想当医生、律师之类的,但嘉文却说他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他说他想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事,但又觉得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林嘉文内心挣扎的写照。

然而,这种深刻的思考也成为了他的负担。他感到自己难以与他人产生共鸣,也对未来失去了期待。 面对「天才」的标签,他可能感到困扰和压力,难以承受社会的过高期望。

结语

林嘉文的故事提醒我们,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面对挫折的能力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资料

钱江晚报2016年2月26日发布:是什么「杀」了史学奇才林嘉文 专家:悲剧须防重演

西部网2015年12月23日发布:17岁高三男生40万字宋史出版 曾出版30万字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