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5岁孩子被60万网友关注!到底是为啥?

2024-07-12教育

喜欢玩滑板,篮球一口气可以拍十几下!每天都坚持去操场踢足球、滚圈圈……热衷于钻研磁吸玩具,自己拼出了200多种造型!

—— 这么活泼爱玩的孩子,你能想到他是孤独症儿童吗?

他叫旺仔,是一位5岁孤独症儿童,2023年5月进入融爱星诸暨市融爱学园康复中心,参加了海亮新未来心智系列课程的学习。一年多的学习,让旺仔发生了很多改变。

妈妈夏晴喜欢用短视频记录旺仔的成长。就在不久前,一条旺仔玩磁吸玩具的视频刷新了网友们对孤独症的认知,播放量竟然超过了60万,网友们纷纷留言赞叹和鼓励「动手能力太强了!」「我以为孤独症的孩子都很呆板,只会刻板重复一些动作!这个孩子有自己的思维,确实厉害!」

其实,旺仔除了活泼、爱玩,还是一个黏人的小宝宝。每天晚上都要跟爸爸妈妈亲亲、抱抱才愿意上床睡觉。这样的表现,时常让夏晴觉得「旺仔好像又回到了一岁时」,感到欣喜,又觉得心酸。

2年的困惑:

孩子能力退化,不愿与人接触……

旺仔1岁生日宴,充满了欢声笑语。在亲戚长辈们看来,他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且很有礼貌。想要什么都会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吃蛋糕,想出去玩。」

但是,生日过后,夏晴发现旺仔各方面能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逐渐退化。最明显的就是语言表达不再那么完整。一岁半时,旺仔语言退化到只会喊「爸爸妈妈」。家里从事特殊教育的长辈提醒夏晴「旺仔有可能是孤独症」。

旺仔2岁多时,夏晴和丈夫就带他在本地寻求康复干预,辗转尝试不同的康复方式,得到的支持却很有限。

「孤独症群体的信息都很闭塞,很多家长都会把孩子藏起来,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孤独症。而且本地康复资源除了妇幼保健医院,就只有一家由孤独症家长开办的康复中心。」在实际的接触和交流中,夏晴发现「很多孩子能力有成长,但是依然比较呆板,不与人亲近」。她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康复方法,或许能给孩子更正确的选择。

到医院做评估时,医生反馈,低龄儿童能力出现退化,也可能是带养方式出了问题「父母参与少,缺少陪伴和教导」。但是在夏晴和丈夫亲自带养大半年后,旺仔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依然沉迷玩具,眼中无人,身边的亲戚朋友也觉察到「旺仔好像有点不对劲」。

旺仔3周岁刚过,就做了第二次评估,最终确认为「孤独症,同时伴随智力低下」。

作为一对年轻的父母,收到这个消息后的迷茫、无助,以及内心久久难以释放的压力和悲伤自不必说。最难受的还是「最初有那么多怀疑,但是什么办法也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办」。

找到答案:

心智课堂,解锁孩子成长难题!

2023年初,夏晴见到带孩子从外地康复回来的徐妈妈。「两个小孩之前情况差不多,时隔半年,却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徐妈妈的孩子很有灵气,很生动,他会主动看人,会跟随对方的想法,会有疑问。「孩子能康复成这个样子,真让人惊讶!」随即,夏晴听从徐妈妈的建议带旺仔奔赴诸暨参加了海亮新未来心智系列课程。

(旺仔一家初到融爱学园的合影)

观摩心智课程教学时,夏晴说:「看到老师通过暗示和提示而非指令的方式,就可以引导小朋友做任务,真的很意外。原来还可以这样教孩子!」

聊到旺仔的成长和改变,心智课冯老师非常高兴,也非常健谈。

她说:「旺仔入园评估时最核心的问题是沉迷于物品,对人的趋向性很弱,和人是断联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旺仔自己玩玩具时,如果父母参与进来跟他一起互动,旺仔不会回应,他会更喜欢自己玩。上课时,老师只有拿着他感兴趣的物品,才有可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基于孩子的特性,冯老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带领旺仔与人互动。

最初的教学中,冯老师会用物品来吸引旺仔跟自己互动,比如爬到老师怀里玩玩具,跟随物品移动和老师击掌。在这个过程中,让旺仔感受到人比物更好玩很重要。

当冯老师在旺仔眼中的存在感不断增加之后,再逐渐抛开物品,让旺仔坐在老师腿上玩摇摇车,和老师一起拉手、唱歌,做一些纯肢体的互动游戏。

(冯老师带旺仔玩「摇摇车」,练习与人互动)

随着和人互动越来越流畅,再逐步增加难度,引导他眼神跟随,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将一个黏黏球粘在比较高的地方,让旺仔想办法取下来,最开始踮脚就可以拿到,增加高度以后,老师会引导旺仔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把旁边的凳子搬过来踩着去够。慢慢地,旺仔有了思考,不仅会利用凳子,也知道可以把小凳子叠放起来帮助自己增加高度。

现在,随着旺仔跟随能力的提升,冯老师对旺仔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他们玩拼图游戏时,冯老师会鼓励旺仔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比如,每个小动物都需要用好几块拼图来完成,旺仔通过观察,说出具体需要的部位,老师再给他对应的板块。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孩子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好。

(冯老师带旺仔玩拼图,练习表达)

家校接力:

那个有灵气的旺仔回来了!

回顾一年多的教学,冯老师觉得,心智课程带给旺仔最大的改变「是对人的趋向性越来越好」。在改变的背后,除了课堂教学,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也同样重要。

在课堂以外,夏晴和丈夫几乎全天陪伴在旺仔身边,带他学习各种运动,包括前面提到的篮球、滑板、足球、滚圈圈……妈妈夏晴觉得,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对家长来说同样可以舒展身心,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来陪孩子探索世界,同时也能帮助孤独症孩子走出「舒适圈」。

(融爱星诸暨市融爱学园康复中心)

夏晴说:「孩子康复的过程就好像一场接力赛,我们沿着老师的方法,在生活中带孩子练习眼神跟随,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和表达,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最初,旺仔想要一件东西时,会自己上手拿,夏晴问他时,才能说出需求性的几个词,比如「妈妈,那个,打开……」,没有连贯的语句。随着心智提升,孩子会思考了,他会主动说「妈妈我想吃这个,帮我打开」。旺仔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越来越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好。这些点让夏晴和家人们都觉得看到了希望。

但是,康复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旺仔一度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能力退化的情况。这对于夏晴一家来说「无比焦虑和失落」。但是「经过又一段时间培养,旺仔的能力和心智水平又上来了」。这样的起伏也让夏晴觉得「孤独症孩子的家长要有好的心态,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目标压力,也不要把自己过分带入到焦虑的情绪中。」

她说,当家长只聚焦在当下的一小段时间时,孩子的变化往往不大,可能还会有退步。可是如果拿去年和今年比较,孩子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今年,夏晴带旺仔学习了非洲鼓、绘画,尝试各种户外活动,还规划了一场暑假游学,在不断学习、认识、体验、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旺仔的主动性变得越来越好,广泛的兴趣拓展,不仅让孩子更加从容自信,也让他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夏晴说:「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的持续陪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旺仔非常有安全感。可以自己去校园里玩。玩耍时身边有人,他也不会抗拒,如果给他提供帮助,一起游戏,旺仔也可以接受。」

每当旺仔在入睡时寻求父母的怀抱,夏晴都觉得「孩子心里是有我们的,他是爱我们的!」她希望,未来,旺仔能够生活自理,长大后能有一份工作,可以自力更生。「太高的要求和目标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无形的压力,包容和陪伴,是我们给与旺仔最好的支持。」

(以上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