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7月图书馆人终于多起来了,大家今年考研真的开始得更晚了吗?

2024-07-07教育

随着时间进入七月,距离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也只剩下五个月的时间了。

不知道计划考研的同学准备的怎么样了呢?

在备考的过程中,细心的同学有可能会发现,今年,各大高校考研复习的「战场」图书馆似乎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在很多高校,往年从三四月份就开始人满为患的图书馆,今年到六七月份人才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甚至有不少经营线下自习室的老板也反馈,今年生意明显不如去年好了,显得有点冷清,每天也就零零散散的几个人来。甚至就连这些人中准备考研的也不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准备考公考编。

那么问题来了,高校图书馆使用的人数减少,这是不是表明今年计划考研同学的人数也减少了?倘若如此,这又是否意味着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上岸」的难度会降低呢?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考研进化史:从「盲性」到「理性」

客观的来说,今年计划考研同学的人数确实是少了,而且少的不是一星半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 438万 ,相较于2023年的474万 减少了36万 ,直接降低了足足7.59%,而这是自2016年以来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 首次下降 ,也是自2010年以来研究生考试人数 最大的一次降幅。

初看起来,在历年考研热度如坐火箭般蹭蹭上涨的大趋势下,今年考研人数的下降似乎有点不同寻常。但换个角度来思考,和今年考研人数的下降比起来,一个选拔性考试,人数连年攀升,似乎才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所以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今年考研人数的下降并不是什么意外事件,而 恰恰意味着大部分人对于研究生考试正在从「盲从」回归「理性」 呢?

2022年,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关于「你为什么选择考研」进行的相关调研中,接近60%的考生选择了 「就业压力太大,考研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而在这之后的原因才依次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留恋校园生活」,「在学术上深造」等。

很明显,在计划考研的同学中,相当部分都是因为希望借助研究生身份找到更好的工作才做出这一决定的。而推动着他们做出这一决定的,则是 「学历贬值」

学历贬值,顾名思义,描述的就是一份学历的认可度因为持有同等学历的人数增多而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的现象。

打个比方,在一场招聘会有十家公司各招募十名员工,假如恰好今年的本科毕业生是一百名,那么这一百名本科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但假如今年的毕业生超过了一百名,那么就难免有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时,有的毕业生就会选择继续读研。短期来看,这对于毕业生和企业其实都是一个有利的选择,一方面,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舒缓了就业压力,让毕业生暂时不用考虑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能招收到水平更高的人才。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当大家发现,第一批当初选择读研的研究生获得相较于之前更好的工作后,必然也会产生同样通过读研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的想法,如此一来,就必然会导致 学历的「内卷」 ,长期以往,就算读了研,单纯凭借着研究生身份就获得一份好工作的想法也会开始变得不切实际。

除此之外,再加之不少学校在扩招后因为规模限制减少或取消了奖学金,各城市对研究生的人才补贴力度也在下降。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成本上升,收益下降 ,当不少希望借助研究生这一身份找到更好工作同学意识到 读研或许并不能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时,2024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大幅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考研「降温」背后:人数虽减,难度没降

热度降低,理性回归,2024年研究生考试确实「降温」了。 但考研「降温」,却也并不意味着「上岸」变得更容易了

一方面,就如前文所提到的,202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主要是因为部分希望借助研究生这一身份找到更好工作的同学减少了,而 真正对自己从事的研究抱有学术热情,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的同学却并没有减少,研究生考试的竞争依旧激烈

而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缺考率上。

例如在2023年,上海地区也表示部分院校的实际应考率仅仅在70%左右,上海交大的弃考率更是达到了31%。而到了24年,按照研招网掌握的部分省市反映的情况, 部分省市的缺考率已经开始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读研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考生选择学校和导师的同时,学校和导师也同样在对学生进行着筛选。近年来,很多学校也在逐步改进研究生考试中的录取和选拔机制,开始通过将 AI,生成式人工智能,国际传播等 题目添加到面试题目中,并通过这种方式 招收那些基础好,有创新能力,有科研能力,有科研能力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元化的科研经历,就算因为报考人数少侥幸「上岸」,也 很难避免在复试阶段因为基础不牢,不会灵活变通而被淘汰的悲剧

未来不可知,谁也无法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会不会继续下降,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考研从「盲从」回归「理性」,高校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当下,研究生考试的难度在很大概率上依然会是有增无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所剩不多的时间,努力为自己的知识添砖加瓦,在未来的考试中赢得更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