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高古玉:小小器身,大大智慧。你读懂了吗?

2024-09-02收藏

近几年,我承认自己懒惰了,很久很久没有更新原创文章了,高古玉是一个冷门中的冷门研究对象,也可以说是曲高和寡。毫不夸张地说中国99.9%的人接触不到真品高古玉,少部分人也只能透过玻璃在博物馆里瞧一瞧,但绝大部分参观博物馆的人也仅是看个热闹。说自己懒惰其实也是个矛盾,虽文章不写,但是无时无刻不在与高古玉打交道,这近20年来甚至比沉迷游戏的人更加痴迷,可以说高古玉已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融入到血液中的每一个分子之中。但是写吧也挺矛盾,在这个如此浮躁的社会之中,又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探索古人的智慧呢?绝大部分人成天都忙于搞钱,执念太深、顽固不化,哪来多少闲心去读或者读懂甚至是研究这些先民的智慧呢?想到这些有时候又消极于写了,但思想斗争一番,还是想为真正热爱研究高古玉的有缘人尽一丝绵薄之力。

天津市博物馆 商代蜷身夔龙

但凡稍微接触过一些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人死肉身死而灵魂不死,近年来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也都相继研究出人是存在灵魂的,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在人类面前都是匆匆过客。物活千年,人算老几?我们这些痴迷的爱好者明知这些道理,又为何自掏腰包花重金去守候这些先民的艺术品呢?说到底就是执念于古人倾注在这些石头上至真的精神与灵魂。

高古玉,当之无愧中国古代八千年玉文化的领导者地位,充满了神秘感与凝聚了智慧和创造力,慨叹古人倾注于此的刚正不阿之「真善美」的精气神。

广东省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西汉双区内出廓龙纹璧

矫情了会,那就上图吧,登场的是拍卖会上拍下来的一件春秋时期的龙纹玉璜。华丽低调而不失贵族之气,高古玉本身就是当时王公贵族专享的宝物。贫民百姓用玉要杀头灭族的,当然也是用不起。

春秋龙纹玉璜

春秋龙纹玉璜尺寸

拿起一块古玉,首先将她托于手心,不必太靠近,整体琢磨其型、纹。简单看一下这种纹饰是什么时期的时代风格。整体观之是云龙纹布满整个器身且繁缛复杂,这个时候就想到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玉器的时代风格就是各种云龙纹布满器身并繁缛(包括隐形龙纹,即变形龙纹)。

上手图一

上手图二

对于我们这样痴迷研究近20年的高古玉玩家来说,这种纹饰毫不夸张三五米远就能知道是春秋隐形龙纹,在这里我花点时间用photoshop工具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解,其实玉器正反面各饰有6条龙,其余未画出来的云纹都为填充之用。

分解龙头图一

以上图片描出了6个抽象的春秋时期当时王公贵族认知内公认的龙头纹饰,如果还是觉得太过抽象看不出来的话就找眼睛吧,人或动物的精气神就在于眼睛,就像素描一样,任何部位都画完唯独眼睛没画即是没神,当你点睛之笔跃然纸上之时,人物就活了。

分解龙头图二

继续给大家进一步分解,以中间左灰色圈内龙头示意来分解。当然春秋时期变形龙纹会随着玉器的边界以及纹饰的排列而会稍有变化,并不是固定一个模式不变的,可以观察其他几个龙头都是有所变化的。就跟读书一样,死读书你就输了。

突然想起马云一句有哲理的话:「没必要看那么多书,读书就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的太多的油就跟油罐车一样了,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种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另一种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太会成功」。其实这里指的成功并不是指赚到多少钱,而是你在某一领域能不能有所超越一大部分人的成就,这里说的不要读太多的书,其实就是指死读书,以及另外一点就是书读的太多,各种条条框框的思想围城会把你的思维给禁锢住,也就逐渐丧失了创造力,何况现在很多书都是东抄西凑、不负责任的书,没有分辨真伪标准的人多读这类书籍反而会误入歧途。扯远了,言归正传仔细看如下示意图。

箭头所指之处,古人明显精工修磨过

今天写文章的重点不在于分解春秋隐形龙纹,而是想提个问题给大家简单思考一下:为什么图中箭头所指处缺了一个角?而且看这个角的横截面也是精工打磨和修磨过的。

这春秋龙纹玉璜的一个小问题,我连续试着问过玩高古玉5-15年不等的10个藏友,但挺心酸的,竟然10个人都得出一样的结论就是那个位置是缺料随型而作的。他们的意思就是这块玉料古人在未雕琢纹饰之前,这个箭头所指的地方就缺了一点,所以古人就只好这样随型而给那边打磨平整了。

当然平时接触高古玉数量多的人也都知道,随型而作的玉器的确不在少数,博物馆中以及考古发掘的甚至一些王级的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也常有随型而作的玉器,高古玉当时是王公贵族专享的身份、地位象征之物,加上古人开采玉料极其艰巨,所以古人特别惜玉,纵观全国各地博物馆,也不难发现有很多玉器是缺料随型而作的。

还有一些玉器,是古人使用时不小心损坏后也是绝不会丢弃的,从而根据损坏后的型来做与之最匹配的玉器,以此尽量减少玉料的损耗,可见在汉代及以前玉料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先观察几个馆藏缺料随型而作的高古玉:

北京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展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独脚玉夔龙

箭头所指这一块就是所谓的料子随型而作,古人找的这块料子这边本身就缺了一点,所以就随料而作了

如果古人找的这块玉料画圈部位不缺料,那么古人是不会故意把这个地方做成好像缺角的样子再进行打磨的,因为古人本身就想在这条夔龙身下做个玉环,让夔龙抱环的形态,所以此件就是缺料随型而作。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战国玉龙

上图不难看出,此件战国玉龙红色画圈内箭头所指位置依然是缺料随型而作。

江苏省南京博物院

从此件南博的呈鸡骨白状态的春秋晚期战国早双龙头出廓龙纹璧(左下角一龙头残断)可以看出,整个器型不在一个平面,那么为什么古人没有去打磨平了再继续雕琢呢?按道理这明明是要雕琢一件片状的出廓玉璧,应该正反面都精工打磨平整后再雕琢纹饰才对,但古人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就是这块料子有些地方太薄了,而且好几个地方不平整,如果继续整体打磨平整后再雕琢纹饰的话,有些地方光因被打磨平整还没来得及雕琢纹饰就已穿透了,故依然属于随型而作。

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楚墓

此件玉璧与上面所讲的出廓龙纹玉璧在随型而作这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左上方呈坡度状,就是因为这块玉料雕琢纹饰之前这儿就是这个样,斜坡缺料,如果强制给整体的玉环打磨平整的话,那么这个玉环最后被加工出来可能两毫米的厚度都没有,所以古人宁肯随型而作也不愿意去浪费玉料。

接下来再讲一下古人使用中损坏的玉器是如何进行「随破损之型而作」的,这可是王公贵族所用之物尚且都能如此,可见古人是多么珍惜玉料以及玉料的来之不易。

北京国家博物馆春秋玉片

整体看两片玉片中间处都是纹饰到边就不全了(纹饰断层了),证明此处古人是使用破损过,再仔细观察左右两片上下宽度和厚度以及所用玉料基本都一致,不难猜测在古代没破损之前应是完整的一整片,但是由于使用破损导致中间断裂,然后把断裂的两端磨平,并且每片在这磨平的那端都加工上了原来未断之前左右两端的斜坡圆孔,箭头所指即断后重新加工添上的斜坡圆孔,于是古人就把这一整片玉片破碎之后改制成了可以使用的两个小玉片,看孔的形制应是镶嵌之用。

山西省博物院战国玉龙

这条玉龙的改法,才真正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先来看一条完整的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战国玉龙。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完整的战国玉龙

湖北荆州博物馆 上图完整战国玉龙的左端部分近照

高古玉的纹饰是很抽象的,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逻辑思维才能玩转高古玉,而且还要有很好的耐心。

图上方为山西省博物馆那个残改的战国玉龙,下方为湖北省荆州博物院战国大龙左端局部细图

上图中,我就把山西省博物院那个残改战国玉龙和这个玉龙放在一起,加上我用红色线一勾勒,能看出点样子了没?试想上图中的湖北荆州博物馆战国玉龙如果古人使用中沿着青蓝色线所断裂,再按照红色的勾勒线进行修磨加工,是不是就和山西博物院那个残改战国玉龙一样了?其实古人就是这样要改一个抽象的龙头(如下图2中的类似的战国龙头),而山西省博物院里那个战国龙本来也是一个战国大玉龙,肯定被哪个败家子不小心弄断了,也只能这样随破损型而作改成这样一个更抽象的龙了,画龙点睛,被我这么点一个眼睛就像多了。

图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馆藏同类型龙头战国玉龙

再回到手中的那个春秋龙纹玉璜的问题上,先给大家看一下这件玉璜的侧面照片。

图3:可见带颜色受沁的那个地方是比较薄的,整体玉璜厚薄不一,不受沁的一端比较厚实

图4:由图3可以看出如图文字所示

我们再回到本真,玉璜在春秋时期是如何使用的?大家都清楚是组配上的一块玉器,也就是和其它古玉连接在一起的一块玉器。再想问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说玉器是佩戴之用,那是不是要注意系上绳子之后的左右平衡?此件三孔肯定是偏玉璜中间的那个孔是系绳佩戴之用的,然后两端俩孔分别连绳子与其他玉器相连。

图5:

图5中可以明显看出古人打孔位置与箭头所指中间位置要偏左一点,古人很聪明,因为通过观察图4就能发现图5所示的左端比较厚实,而右端逐渐变薄。所以打孔得往中间偏左打才能有可能保持系绳佩戴后的左右平衡。但是古人虽然有智慧,也没有特别精确的仪器能量准孔打在哪里,所以古人打完孔后肯定系上绳子去测试平衡度,如果说如图5所示打完孔、系上绳子后右端往下坠,那么就对图5黄色画圈位置进行逐步打磨测试来减少右端的重量,以致打到系绳佩戴左右平衡为止。所以图5中黄色画圈的地方并不是随型而作。不要一看到边沿塌下或带个坡度就是随型而作,不同情况应不同分析,观察全国各大博物馆中那些单孔佩戴的春秋战国S形玉龙,龙嘴边几乎都有绝大多数人认为的「随型而作」的坡度或打磨凹陷,实则这是古人调节平衡而在这些地方打磨减轻一端重量所用。

我们痴迷研究高古玉那么多年,千万不要把古人的智慧给理解错了。

题外引申:最近热门的考古是安徽淮南武王墩考古发掘,这个大冢大概率就是战国晚期楚国的考烈王墓,目前也公布了出土的两件楚式玉龙。

这一件无疑是个全品玉龙

那么这一件呢?

我们再来看看某些头衔一堆的理论专家是如何去描述这第二件玉龙的。

请仔细观察红色方框里的那段文字,你们觉得这个一堆头衔的理论专家读懂这件楚式玉龙了吗?答案肯定是非也,说白了那些文字都是一堆没用的P话,一个字都没说到点子上,全是类似的赞美「官腔话」。可以说基本这段字除了龙的外形特征外任何一件玉器都能套用,也就是万能赞美语言。

明明是个残龙古人使用损坏了,因对玉料的珍惜而不得已把断后尾巴部位改成了一个凤头,也就是巧妙的应了「龙头凤尾」这四个字,但实际上整体「S流畅型」的艺术美感已遭破坏,因为整体艺术美感已经呈现了头重脚轻,再看龙头和前身多宽大,尾巴却那么小一点。这是古人不得已而为之,这个理论家口口声声说什么富有艺术美感这些词,足矣证明是个不懂行的理论专家,其实这类甚至整个文博界不专业的理论专家大有人在,一般都是理论考试考上的文凭,没有多少实践实战经验,也不会拿真金白银去对器物的喜爱和执着研究,所以对器物一般是读不太懂的。

现在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残龙。

重点观察这个残龙的1、2、3、4、5这5个位置,1和2的地方与3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出1和2位置已经没有了3这种边齿力挺的部位了,这种部位我们管它叫封边,一件完整的玉龙可以观察下周围一圈都是有完整的封边的,而1和2的位置已经没有,2的部位仔细观察身上的谷纹也是纹饰不全了,明显可以推断出这个地方再古代就有断残,但是这个2的地方又是被古人改成了凤头。

另外再说一下系绳孔的问题,本来整个龙如果没有断的话是把孔打在了大致的中间位置,也就是4这个位置的孔,然后通过穿系绳子整个龙身会在佩戴的时候达到左右平衡,那5的位置为什么又出现了一个孔呢?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龙已经不完整了,古人玩坏了后从现在所看到的凤头那个地方断裂了,断裂后因为玉料珍贵就把断的地方改成了个凤头,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用4这个孔佩戴的话必然使整个龙左右失去平衡,古人也知道右侧断后左端重量相对较重,如果要让这个龙依然佩戴时达到左右平衡的话,必然要把孔往左边移,所以就打了5这个孔,但是5这个孔估摸着打到这个位置也不能说正好能让整个玉器佩戴时达到平衡,这个时候就要不断打磨1所在的位置的边侧,因为稍稍打磨1这个位置对整个龙的艺术美影响是最小的,所以进行多次打磨测试来使得绳子穿过5的孔后达到平衡,这个也是1的位置为啥封边被磨掉的原因,以上逻辑才是解读这条2000多年前残龙的精髓。

再解释下这条龙残断后改的凤头,因为比较抽象,不是那么容易看得出来,直接上图,先通过欣赏几个西汉时期凤鸟佩的凤头来深化脑海里战汉时期凤头的模样。

我再用photoshop软件把断龙的抽象凤头来个点睛之笔就OK了。

这次就写到这里吧,有缘有闲的时候会再更新原创文章,最后祝真正热爱高古玉的人都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宝贝,不是真爱好者就远离吧,高古玉不是一般人能玩得明白的,时间花在其他上面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