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清风说秦印(二)

2024-10-26收藏

印玺最早是作为官方的身份体征。传世的作品也多为出土的铜印与玉印。战国时期、乃至秦汉时期的我们一般称为玺印或者鉨印,与明清的流派篆刻的载体是不同的,所以印玺最大的印风是雕琢感,亦金石味道。

我们提到秦印的断代是有些困难的,从整体的印风上来看是一脉相承的,战国时期会有逐渐的变化,秦代由于时间较短所以与战国秦国的玺印是相似的,西汉承继了大多的秦制,所以很多汉印,特别是西汉印与秦印是类似的。

我们之前介绍战国古玺的时候,有专门的秦国玺印,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这是我们讲战国秦印时用到的玺印。特点是白文印占主要,带边框为多,字形上偏长方,特别是字形偏长方是秦篆字统一后的特点,与其余诸侯国的字形外扩是有不同的。

这是西安半坡村战国墓葬出土的铜质吉语,边框、偏粗厚的文字、印法可推是战国秦国鉨印。篆法,即印文的写法上来讲偏金文。

两方玉质的玺印都是秋江陵凤凰山墓出土的秦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古玺。从形制上讲已经是很秦代的印章,特别是字法都是接近标准的秦小篆,与战国的金文是一眼可辨的。

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斑驳,即印文笔画的线条都不是光洁的,而是有斑驳的点、块的,这就是雕琢感,是玉印,凿刻与后世在印石上篆刻是不同的,玉的质地更加坚硬。

昨天我们用了清代两位篆刻家的印章,他们都认为是得秦印之风,如今我们比较一下,其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学习过小篆的朋友一眼会发现,战国秦玺的用篆是更加接近小篆,特别是在弯转处,字形外扩更加的长方。并不是两位篆刻家名不副实,而是其时的考古断代不如今日,遂有不足亦可接受。但是从整体的印面所呈现的韵味,两位篆刻家是深得战国古玺神韵的。

古玺与青铜器不同,其上的文字不会记录与时代相关的文字,所以古玺断代是有很大难度的。只能以大量的出土文物来归纳总结。

玺印的文字与青铜器的铭文有联系,但是由于载体形制的不同,其发展方向从西周到战国起发展的方向是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印玺由于其形制,慢慢向更加的规整,字形外扩更加长方的方向发展,虽然铭文与玺文最终都向秦小篆发展,但是其过程是不同的。印化的文字,特别是字形变化更多的是匠人的巧思与机心。

存世的先秦古玺朱文印占了一多半,这些印大多是铸造而成的,我们在看这些玺印时,其中的点块的斑驳是铸造形成的。白文印亦多为铸造,唯独秦国是以凿刻居多。凿刻与铸造是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