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罕见的「大明康熙年制」,看似离谱,专家却说:不是赝品...

2024-03-08收藏

都知道有错版邮票,那你知道还有错版瓷器吗?

图上的这只瓷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馆中,是一只清代的青花贯套纹酒盅,口径8.8厘米,高5厘米,而落款却写的是:「大明康熙年制」!

是的,你没看错!这可不是什么「错版瓷器」,而是南京博物馆的无价之宝!

或许你会觉得这东西简直太假了!但人家可是南京博物馆做了十足功课的。延请各路瓷器专家和藏家「组团鉴定」 从青花的纹饰、胎体的情况、器型、釉色等等方面入手,结论都是同一个:康熙年的。

那么,为什么明明是康熙年的瓷器,却会有这样的款识呢?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出错?

大明康熙年制

其实,出现「大明康熙年制」款识的瓷器,并不是只有这一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斗彩云龙纹盘,同样落了「大明康熙年制」的款,而且是标准官窑,同时被列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清「大明康熙年製」款斗彩云龙纹瓷盘 国家一级文物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不仅博物馆有,拍卖场上也曾出现过,在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大明康熙年制】款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碗,以5,780,000元港币的价格成交。

清康熙【大明康熙年制】款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碗

可见,虽然传世品极少,但还是存在过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目前学术界和古董收藏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甚至依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后世的仿品。

既然没有定论,那关于这件款识具体是怎么来的,也就有了很多的看法。 我们收集了目前网上所出现过的各种观点,其中有三种是比较有趣的:

颁布「年款禁令」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但是,主少臣疑、内忧外患,连掌权者自己都不确定帝国是否能维持下去。在「三藩之乱」刚刚爆发的时候,一些大臣甚至建言说放弃北京,退回关外。

清圣祖康熙像

因此,在康熙十六年,出于维护帝王权威的考虑,浮梁知县发布了「年款禁令」。

清乾隆【浮梁县志】记载 :「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

清康熙 辛巳年制款

清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碗 蓝料双方框「康熙御制」宋体款

这里的意思也很明了,康熙十六年,景德镇民窑在烧造瓷器时,禁止窑工书写皇帝年号。目的也很简单——以免破残。瓷器容易碎,写上康熙年款的瓷器如果碎了,显然是不吉利的,所以干脆禁止书写本朝年号。

这样既避免了「大清康熙」的碎裂,又能提示出皇帝的年号,可谓是两全其美!

工匠无意写错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读书识字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而许多陶瓷工匠更是从小当学徒,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上面让写什么就写什么,照着画就行了。

并且,这些工匠中有很多人都经历过明、清两朝的更替。那些曾经在明代景德镇窑场内制作的工匠,在清初康熙年间再次被征召制瓷,由于并不认字,又是曾经的熟练工,极有可能在书写时不经意间写成了「大明」。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疑问,难道烧制成的瓷器在出窑的时候,不会经过查看吗?就算不看款识,也要看看瓷器成品是否符合标准吧?

工匠对前朝的缅怀

明朝灭亡后,许多前朝百姓痛心雨国破家亡,因此非常怀念明朝江山。于是乎,许多抱有「反清复明」想法的工匠,不惜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在瓷器底部落上「大明康熙年制」的款识,以表达自己对前朝的怀念。

康熙 底足民窑款式

当然,这个说法在一众观点中就显得有些「离谱」,更像是小说故事中才会有的情节,但是,至于是不是真的会这样,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或许也不好说啊。

清 康熙 朗廷极制 青白釉模印饕餮纹出戟三足鼎式炉残器 【御赐纯一堂】双圈青花楷书款

最后,不管怎么说,「大明康熙年制」的瓷器确确实实的展示在博物馆中,至于它出现的真正原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依据。能从不同的的角度去探究历史,不也正是收藏古董、研究古董的一种乐趣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