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探讨隋唐五代宋印章的不同特征,分析古代文人印出现的原因

2024-06-29收藏

文|峰哥

引言

玺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实物证明早在先秦就已出现 ,主要作为象征权力和社交的凭信。隋以前,印章的规制基本都属于秦汉印章之序列。从隋朝开始,印章相较秦汉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随着印章自身的用途和与印章相关联的介质而产生的 ,首先是纸张的普及,它彻底改变了传统书写的习惯,从简牍到纸张。随着纸张的普及,印章的使用方式也逐渐转变。作为封缄使用时,印章钤盖在封泥上,固白文居多,也不需要蘸取印泥。

所以隋朝以前的印章,印面都没有印泥的痕迹,纸上书写日渐增多,印章由封缄作用逐步演化成在诏书后落印。

朱砂印泥也随之应运而生,早期印泥主要以朱砂蜂蜜为原料。印章蘸朱红色印泥后钤押于宣纸之上的做法彻底改变了印章的应用范围。

不过由于这种初级阶段的印泥跑油现象严重,容易造成盖的印文模糊不清,这也导致了印章的尺寸开始逐渐变大,且由白文逐渐变成了朱文,因白文印章一旦出现印泥跑油现象就会洇掉字迹,而朱文印钤盖后即使跑油,只会使字的笔画变粗,不至于洇掉印文。 随着朝代更迭,印章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

一、隋唐时期印章的发展

隋朝的印章比秦汉印大了两倍有余,起因在于从钤盖的原始材料如竹简绳索上的封泥、印匋或软泥封缄等其他材质转变为纸质,包括皇帝的诏书也不再使用竹简,而是使用绢、绫以及宣纸的方式。

这几种方式的出现,使原有的封泥上钤盖以作印信的方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印泥」的出现不仅代替了封泥,更加速了印章形制的变化 。隋朝早期出现的印泥,其制作工艺尚未成熟。

我们现在的「印泥」是用「艾草、冰片、朱砂、蓖麻油」等材料搅拌而成,而早期的「印泥」只用「蜂蜜和朱砂」这两种材料混合制成。

这样的印泥因为蜂蜜中的水分与朱砂融合不够,搅拌不均匀,导致在较短的时间里朱砂就会沉底,与蜂蜜分离。

因而在宣纸上钤盖印章后,印兑出现跑油和浸油的情况, 业内称之为「洇油」

秦汉印最大不超过2.2厘米,这种白文小印使用「印泥」钤盖在纸张上,不用多久时间就模糊成一团,难以辨识印文内容,使得印章失去效力。

通过放大印章尺寸和印面文字能改善这一情况;而朱文的线条比白文的「留红」更细,不容易被洇油影响辨识,常用的白文官印变朱文成为这一时期印章的标志。

唐代印章自其伊始就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官印的发展与完善属历史惯性,由于唐代官员的增多,为了及时颁授官印,以蟠条焊接官印这种特殊的制印之法便在唐初出现。

这一种方式是用一个3至4厘米底部凹陷的印坯,再用事先准备的铜条蟠铸在凹陷的框内,使其蟠成所需要的字形, 再加以焊接,形成的铜条蟠印。

但这一状况并没有贯穿整个唐代,唐代中期因政局稳定,礼部铸印官就不再沿用铜条盘铸这种方式,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官印,固官印仍然延续隋以前的铸造法, 但形制上已经基本固定。

二、唐代印章机制对五代印章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国家陷于分裂之中,印制也比较混乱,对于五代的印章法度情况来看,

【宋史】曾用「篆刻非工」来概括它。

在前蜀永陵地宫中出土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兔首龙身谥宝,系前蜀皇帝王建随葬的印章。

印文以白文刻制在11.7厘米×107厘米的汉白玉上,其内容为「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是参照当时所用的玺印形制而来的。 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印由于政局动荡,发展时间偏短,未形成一定的艺术风格及官印制度。

从前蜀永陵出土的谥宝来看,五代的官印基本继承了唐代官印的制度,印章大小基本以3厘米以上的大印以及多字印为标准,又因为唐代实行的铜条蟠铸为基础,大部分还是因为蟠铸的原因,印文字体无法再进一步缩小,印章随之也大起来。

谥宝却又不同于平时使用的印章,属于明器,因而又使用了玉石刻凿的方式。

又如五代宽边朱文隶书印,其印文是「右策宁州留后朱记」,印章尺寸长80毫米,宽35毫米,高34毫米,重186克。铁质,鼻钮,朱文隶书。

印文结构宽博,横平竖直,伸头舒足,笔画粗细对比明显,朱白对比强烈而中间又有过度,富有韵律感。可见五代时期还是以大尺寸多字印为主, 同时融入了隶书、楷书的朱文印章进入官印制度。

此时多数使用朱记而非某某印的形式来进行刊刻,实际唐宋官印中也有末尾不用「印」,而用「记」或「朱记」替代,此「朱记」乃「印」的含义。而后人谓之的「朱记」,泛指唐宋以后印章蘸红色印泥钤于纸帛上的印记。

唐宋朱记是中下级官印的专用,其文字朴实、稚拙,无一般官印排叠装饰、基本布满的特征。具体特征是:不全用篆书入印,而出现以隶书或楷书入印;

印文较少盘曲折叠,章法结构拙朴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长方形状的;最显著的一条就是印文最末均有「记」或「朱记」的字样。

这类官印它既不同于官印的整肃,又与文人印的典雅相去甚远,而与下层百姓的质朴之风一脉相承, 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印章上的反映。

「朱记」的独特趣味和意境,为丰富印章艺术形式做出了贡献,其与众不同的形制,在篆书印林中,开了隶、楷书入印的先河。

三、宋代印章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印能够作为佐证的不多,但是从文献和近期被确认的五代时期的一枚后蜀官印来分析,北宋的官印铸造源于后蜀,风格上沿袭唐代。

在汉印印文中见过笔画稀少为盘曲多道填满的写法,这种写法称之为 「鸟虫篆」。

这种书体常以错金银形式出现,高贵而华丽,富有装饰效果,变化莫测、辨识颇难。鸟书虫书不仅见于容器、兵器,亦见于战国古玺及两汉铜器、印章、瓦当,

其名在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还被列为「秦书八体」之一,当今统称为鸟虫书。

鸟书与虫书都是以篆书为基础演变而成的一种美术字体,郭沫若认为鸟虫书是「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

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 这种篆体到了宋代以后的官印应用逐渐增多 ,并且频繁的使用此方法。

这就是我们后来称为「九叠篆」,这种格式多见于宋代的官印款识,九叠篆是这个时期印章的主要风格,虽不一定真的把每个字都屈曲九叠,但实际上也存在六、七、八、十或更多更少的状态,这个是根据印面排布而专门设计,没有固定格式。

宋金时期的叠篆制度记载很有限,特别是具体的 叠篆之法 , 更是语焉不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叠篆字形的处理办法,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直线变曲线,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使得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

其二,单线变复线;其三,改变结构,为了便于处理叠笔,改变结构是常见的现象。

其四,采用减笔字,某些笔画繁多的字,没有空间可以加叠。就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俗体或者古体,可叠即可。

宋时期印章背面开始刻有年款,其字体或凿或蟠得七扭八歪的,有的款识明显带有落刀、起刀、侧锋的特征,粗细变化多端。

这些刻款明显是由工匠手工凿刻而成, 这种凿款方式开印章刻款之先河, 并一直沿用到元和明。这一形式在出现后迅速崛起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一直流行,是篆刻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自用印的开始及文人用印的兴起

整个唐代,都尚未发现一位书画家用自用印来落款,这就是说唐代还没有使用款印的习惯,甚至包括文人往来的尺牍等创作行为方面也无任何踪迹。

这只能证明唐代的书画家并没有将自己的印章钤盖在书画作品上, 并不能直接证明唐代书画家没有自己的印章。

这一历史进程的开启并非在宋代,而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茂州刺史许承杰,

【十国春秋卷三九·前蜀五】载:「每修书题印,微有浸渍,辄命改换,书佐苦之」。

这里所谓的「题印」既是盖印、钤印,与题款意义一样。从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在前蜀时期就已有人在书信的来往中开始使用自用印了。

另在后周广顺二年,李毅因臂伤不能执笔签署公文,太祖乃特许其「刻名印署事」,即令李毅刻私印钤押以代替自写奏文。

这是继前蜀许承杰之后又一款印之例。标志着自用印正式介入公文和信函,使书画款印的出现有了契机。

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印章使用方式启宋的代表,更值得一提的许承杰是首位使用款印作为信印的文人,之后文人使用印章落款的情况逐步增多,使得文人用印开始成为风气,进一步促使印章在自用印以及书画款印、藏书印中的发展。

在后期考古发掘及书画鉴定中,宋代已经出现了很多书画款印和鉴藏印,也都是在受到五代十国时期印章风格影响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变革而来。

宋代的自用印伴随着宋代文人画的兴起,便有了文人自己治印的苗头。

其早在唐宋时期确实就已经有了,这可以说是印学史上的一大转折, 标志着印章从早先的实用性向艺术性迈进。

目前能够看到最早的自刻石质印章是藏于新昌博物馆的南宋时期「庐渊」印,印面似汉玉印。这说明用石头刊刻文人自用印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隋唐时期书写媒介的改变促使印章规制的改变和发展,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承启演变,随着宋代文人画的兴起,让原本只属于官方封缄用途和代表官职权威的印章 进入到文化生活层面 ,开启了文人治印和自用印普及推广的新篇章,篆刻艺术也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