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国宝级文物兮甲盘:刻有133个字,元朝曾被人敲掉圈底拿来煎饼!

2024-08-15收藏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7年的杭州一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个相貌平平的 「平底锅」, 最终却以2.1275亿元成交,创造了古董艺术品在中国拍卖的最高纪录。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价值两亿多的平底锅,在一千年前,竟然被人敲掉了底足,拿来摊煎饼,当果盘。

这件曾记录周宣王赫赫战功的西周重器,竟在后世沦为烹饪工具,让人难免产生一种明珠蒙尘、名剑生锈的痛惜之心。

那么这个「平底锅」到底是啥?为何能价值2亿多?又是如何从西周重器成为一个饼炉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史上最贵「平底锅」的传奇历史。

创意图片,非真实拍摄

兮甲盘的初现与南宋宫廷珍藏

溯源而上,这件西周重器第一次出现在南宋绍兴年间。 彼时,兮甲盘作为一件珍稀异宝,被悉心收藏在皇家内府之中,当时,这件青铜重器以"周伯吉父盘"的名号闻名于世。

南宋著名文人张抡在其著作【绍兴内府古器评】中,对这件青铜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他的笔触勾勒出兮甲盘的铭文内容,字里行间透露出这件文物在周王朝时期的非凡地位。

【绍兴内府古器评】:「伯吉父虽不见于传记,然考其铭识,颇有周书誓诰之风,岂周家有功之人,赐作此器以昭其功耶?」

那么,这个铜盘子究竟起源于哪呢?

根据铭文,我们知道兮甲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是那个青铜器文化极为繁荣的年代。

当时,周朝统治者为了彰显自身权威和礼制文化,大量铸造各式各样的青铜礼器,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北方游牧民族猃狁入侵中原,威胁周朝统治。周宣王亲自率军北伐,在昜鱼(今山西省境内)与猃狁交战。兮甲作为周宣王的重要将领参与了这场战役,他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战后,周宣王论功行赏,特别嘉奖了兮甲的卓越表现。宣王不仅赐予兮甲四匹良马和一辆精美的马车,更任命他担任重要职务,负责管理成周(今洛阳)至南淮夷地区的货物往来。

这一任命体现了周宣王对兮甲的高度信任,也反映出当时周朝对南方地区经济贸易的重视。

为了纪念这次荣耀,兮甲命工匠铸造了这件青铜盘,工匠们采用精湛的失蜡法,先用泥土制作模具,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蜡,雕刻出精美的纹饰。

然后在蜡层外再覆盖一层泥土,形成外模。 将模具烘干后,匠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熔化的青铜液浇注其中,随着蜡层融化流出,青铜液填满了原来蜡的位置 。待金属冷却后,打开模具,一件栩栩如生的青铜盘便诞生了。

这件青铜盘不仅造型优美,更难得的是其上铭刻了133字的铭文,铭文详细记载了兮甲随周宣王征战的经历,以及受赏、任职的过程,这些文字为后人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意思是:兮甲自称"兮伯吉父"。"兮"是他的氏族,""甲"是名,"伯吉父"则是他的字。有学者认为,【诗经】中提到的著名功臣"吉甫"就是指兮甲,剩余部分便是上文对吉甫的奖赏。

有意思的事, 兮甲还在铭文最后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希望自己能够"眉寿万年无疆",子孙后代能够"永宝用"这件青铜盘,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意外。

随着岁月流逝,这件承载着荣耀记忆的青铜重器,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南宋时期,兮甲盘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以"周伯吉父盘"的名号,成为皇家内府珍藏的稀世珍宝。然而,南宋灭亡后,这件青铜器再次隐匿,开始了漫长的流落之旅。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数珍贵文物随风四散,兮甲盘也未能幸免于难,悄然流落民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

元代奇遇:名士鲜于枢的慧眼识宝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元代。 此时的兮甲盘,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沦为一件普通的家居用品,它辗转流落到了杭州一位名叫李顺甫的官员家中。

在李家,这件曾经的国宝竟被当作烙煎饼的平底锅使用,不知道是岁月的蹉跎,还是为了方便使用。

总之盘底的圈足被敲断,只剩一个光秃秃的盘子和把手,曾经精美的纹饰也被油烟熏黑。谁能想到这个平凡无奇的铜盘,竟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命运的转机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悄然而至。 1284年的一天,李顺甫邀请了他的同僚鲜于枢来家中做客。鲜于枢不仅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更是一位眼光独到的青铜器收藏家。

当李家的仆童端着果盘走过时,鲜于枢的目光被那个看似普通的铜盘吸引。他敏锐地注意到,盘面上似乎有些古老的铭文。这一发现立刻点燃了鲜于枢的好奇心,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古物。

同时期的其他铜盘,下有圈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鲜于枢向李顺甫提出了一个看似奇怪的请求:能否将这个铜盘借给他带回家仔细研究?李顺甫虽然感到诧异,但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还是答应了这个请求。

回到家中,鲜于枢如获至宝,立即展开了深入研究。 他翻阅典籍,比对资料,终于确认了这个铜盘的真实身份——它正是失传已久的兮甲盘(周伯吉父盘)!

这一惊人发现让鲜于枢兴奋不已,他深知这件文物的重要性,立即带着重礼再次拜访李顺甫,在详细解释了这件青铜器的价值后,鲜于枢成功将兮甲盘收入囊中。

为了让这个重大发现流传后世,鲜于枢在自己的著作【困学斋杂录】中详细记录了这次奇遇。 他的慧眼识珠,不仅挽救了一件国宝,更为后世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困学斋杂录】记载——周伯吉父,铭一百三十字(行台李顺甫鬻于市,家人折其足,用为饼炉,余见之,乃以归予)。其中的第四件器物,「周伯吉父」,即是如今声名赫赫的兮甲盘了。

兮甲盘的多次流转与清末失踪

兮甲盘在鲜于枢的收藏中度过了一段平静的岁月,但它的命运远未就此安定,随着时光流逝,这件青铜重器再次踏上了漂泊之路。

清代中期,兮甲盘的身影出现在了保定的官库中。不久之后,它又被一位眼光独到的收藏家陈介祺收入囊中。 陈介祺对这件珍贵文物爱不释手,也在他的著作【簠斋金文题识】中,对兮甲盘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研究。

然而,历史的动荡再次改变了兮甲盘的命运。清朝末年,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化中,兮甲盘连同陈介祺的其他藏品一同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这一时期,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或下落不明。 兮甲盘的命运也成为了一个难解之谜。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对这件国宝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文献记载中。

1950年代,一则消息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日本书道博物馆声称他们收藏了一件「兮甲盘」。这个消息让许多研究者心生期待,然而当中国专家赶赴日本鉴定后,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原来日本的所谓「兮甲盘」只是一件拙劣的赝品。

类似的情况在1980年代再次上演。这一次是香港中文大学宣称发现了兮甲盘。然而,经过专家们的仔细鉴定,结果再次令人大失所望——这依然是一件赝品。

这一连串的假警报,让追寻兮甲盘的学者们倍感沮丧。它就像是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幻影,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 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这件珍贵的青铜器是否已经永远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兮甲盘的重见天日

2010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如平地惊雷,在考古界引起轩然大波。 失踪多年的国宝重器——兮甲盘,竟然在美国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重现天日!

一位旅美华人以高价拍得了这件珍宝,当时这位买家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所购得之物的真正价值,就这样,兮甲盘即将重新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2014年,武汉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在这场盛会上,兮甲盘首次公开亮相,立即引发轰动。考古专家们欣喜若狂,纷纷赶来一睹真容。

经过多轮严格的鉴定,专家们终于确认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事实——这正是失传已久的兮甲盘!这个发现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多年来笼罩在这件国宝身上的迷雾。

兮甲盘的重现,不仅是文物界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回归,犹如一座桥梁,将现代人与三千年前的先祖紧密相连。

2017年,兮甲盘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的拍卖会上,它以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成交——1.85亿元!加上佣金,总价高达2.1275亿元,一举刷新了中国青铜器拍卖的历史纪录。

这个天文数字不仅体现了兮甲盘的稀有价值,更彰显了它在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拍卖现场气氛热烈,竞价一浪高过一浪。

兮甲盘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专家们经过对比,确认它的铭文内容与陈介祺留下的原始拓本分毫不差, 这不仅印证了它的真实性,更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兮甲盘的重现,不仅是一件国宝的回归,更是一个重新审视西周历史的契机。

它的铭文中记录的周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冲突历史,为历史学家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研究窗口。

尾声:

这个看着毫不起眼的铜盘子,可谓是经历了数千年的跌宕起伏,从南宋皇宫的珍藏,到元代厨房的烹饪工具;从清代收藏家的宝物,到战乱中的失踪;再到21世纪拍卖会上的重现,每一个阶段都令人唏嘘不已。

数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用心呵护,细心研究。

参考资料:

兮甲盘在杭州以2.1275亿元成交 史上最贵「平底锅」有何来头 2017-07-17 12:40

[1]唐颖.一口2.13亿的锅:从兮甲盘和鲜于枢说起[J].法人,2017,(08):86-88.

[1]刘又萌.兮甲盘的价值[J].文物天地,2017,(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