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明青花几何绶带扁壶清爽秀丽的感觉

2024-06-22收藏

青花瓷自唐代创烧后,历经400余年的缓慢发展,在元代晚期达到成熟,随后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青花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釉、青幽靓丽的蓝彩和雅俗共赏的装饰图案得到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特别是明永乐、宣德青花瓷,更是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重点,也是拍场上藏家们追捧的对象。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我国瓷器生产和外销的主流产品,一直延续至清代。明朝时期是中国瓷业走向全盛的辉煌时期,这与明初解除禁海令、「帝王居中、抚驾万国」的积极对外政策有关。值得一提的是郑和远航带回的优质瓷绘原料「苏泥勃青」直接用于青花瓷的烧制,提高了青花瓷的品质,直接推动了瓷业的发展。

「苏麻离青」这种钴料出产于波斯伊朗一带,是当时阿拉伯商人与郑和进行贸易的物品。这种优质瓷绘原料在郑和7次下西洋之后便销声匿迹,如今已成为鉴定这一时期瓷器特征的标准。对许多中国瓷器鉴藏家而言,十五世纪初瓷器的釉下青花纹饰堪称历代之最。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烧出了大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青花作品。

尺寸:宽31cm 高45cm 口径5cm 底径11cm

本品全器釉质温润肥厚,青花鲜艳翠亮,发色沉稳,画工一气呵成,风格华美典雅,装饰性极强,布局得当,给人以繁而不乱、清爽秀丽的感觉,青花呈色亦非常纯正,融入瓷器中,赋予装饰性,更好地凸显宫廷艺术的富贵荣华。揉合中西传统,别具新意、巧妙夺目,不仅赏心悦目,更彰显帝国面朝四方、兼容并蓄之泱泱气度。其釉白皙,其胎厚实,青花淡雅妍美,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无不彰显出御窑画师的非凡造诣。

众所周知,从两汉到唐宋中国瓷器的器型变化不大,体现着中国人生活审美习惯,自元朝开始由于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在明初这种变化更为多元化,仅各种扁壶就达十多种器型,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雄浑、饱满、挺拔,这种器物具有明显的波斯风韵,在西亚地区至今还能看到这类铜质的器物。充满了西域风情的青花瓷器,不仅得到外国王室的喜爱,同时也受到明朝宫廷的认可。独特的造型和新颖的纹样,超尘脱俗,不同凡响,有将相之风,为一代青花瓷器之冠。它如此灿烂,不仅得助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明,而且得助于伊斯兰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融汇外来文化的光辉典范。

尺寸:宽31cm 高45cm 口径5cm 底径11cm

现代社会中,明代青花瓷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题材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设计中,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符号。在收藏界,明代青花瓷更是备受追捧,其价值不断攀升,成为收藏家们的心头好。明代青花瓷在继承元代青花瓷优点的基础之上,明代的匠人们还开拓创新了制作青花瓷的配方,并延续发展了以瑞兽、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要样式的纹饰。青花瓷中的纹饰往往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其更重要的是寓意和人文精神的附加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瓷器之所以会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是因为它们无尽的创意和积极向上的情怀。

白地青花的瓷器在得到因为丰富的变化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明代作为鼎盛时期,开始追求器形和纹饰的创新总的来说,明朝时期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迹。它既承载了明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欣赏、收藏和研究明朝青花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精神追求和技艺传承,更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一切,都让明朝青花瓷在景泰蓝之外,同样具有了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