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是技艺与创新的结合:汪寅仙款「竹篓纹黄矿紫砂壶」

2024-05-14收藏

汪寅仙款竹篓纹黄矿紫砂壶

汪寅仙(1943年6月16日-2018年2月28日),女,汉族,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11月考入紫砂工场学习紫砂工艺,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蒋蓉等人。1973年,进入紫砂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汪寅仙先后当选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大会理事;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会长;江苏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2007年,汪寅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入选项目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2012年2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部委举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活动。

汪寅仙在创作时注重用抽象概括的手法,表达紫砂器丰富的层次和浑朴的质感,增强其作品的魅力。融会贯通,娴熟运用。汪寅仙熟知紫砂泥性,擅长调配泥色,并将抽象与自然相结合,突出作品造型特色及优雅的气韵,制作了大量的作品。汪寅仙先后创作设计了300多件(套)作品。她的作品门类齐全,品种多,有茶壶、茶具、咖啡具、花瓶、餐具、酒具、文房四宝、陈设品等等。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再到佛门紫砂艺术家延芫制作的—法乳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足功夫。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紫砂壶才弥足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气息,这就增加了紫砂壶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汪寅仙在构思紫砂花货时,首先要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去追求艺术效果。如设计以竹为题材的作品,在效果上必须有清秀挺拔感或有秀竹潇洒飘逸等特征。她所创作的花货作品,围绕壶的形体,取其形、表其神、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光货作品,线条简洁明快,以简练到无法再简练的线条成就完美的造型,表现作品的神韵。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把「梅兰竹菊」视为四君子,在此四君子中,因竹有节,人们常以竹喻君子之品德,有「高风亮节」之赞。正所谓「竹节竹品映风骨」。青青翠竹,清香宜人,是风雅之物。文人爱竹、爱壶,清雅竹风也得到了制壶艺人的认同,以竹入壶,亦是紫砂艺人追求清高脱俗的艺术实践。竹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书画装饰、还是在器形表现上,都与紫砂交相辉映,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清香之竹,与茶香相合,以竹为题创意设计成紫砂壶,五百年紫砂艺苑多有经典之作。

艺术点评:

该壶底部落款「寅仙」,壶盖呈镂空状,壶艺继承了早些时期古拙高雅的造型特点,同时又发展了自然写实风格,壶的一面是竹篓纹,「竹篓纹紫砂壶」以技术精湛和富有创新著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深受后人称颂。另一面则刻绘竹纹,竹子错落有致,疏密结合,无论是竹枝还是竹叶,边缘都是干净利落,可以看出这几支竹子刚劲有力,竹叶确又随风飘荡。一刚一柔,搭配得极好。实现壶嘴、壶钮、壶把三点一线的几何美感,又将壶把设计为竹段模样,进而达到整体协调、前后呼应的效果。有关竹的诗画装饰、泥料的创新调配、形态的表现都变得更加精进完美。此壶更能看出结构设计巧妙,做工精细,选形机智,分割合理,生动逼真,实属珍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请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