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火照,火种器,坩埚,竖炉,鼓风嘴,水火金木土,创造人间烟火!

2024-04-04收藏

说明:文章内容来自天涯@yletpkki(阿招)的系列帖子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该系列每篇帖子都篇幅巨长,图片巨多,信息量巨大。虽然足够震撼,但阅读颇为不便。现将其摘抄成短文,方便阅读。

本文摘自【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13·一组古代高科技)】(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035249),有改编。

---------正文---------

火照,烧瓷器时的测温工具,不怎么起眼但却是高科技产品,这是高超用火技术的证据。

火照又称"试片",是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宋窑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大体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钵放于窑膛中,在观火孔里可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圆孔,当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长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匣钵里钩出。每烧一窑要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

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烧制瓷器时,火照插座放置在窑床前端靠近窑门处,以便在烧制过程中窑工可以用长钩深入观火孔,穿过火照中间的小孔,将试片勾出查看,判断窑内温度和釉的成色。

5600年前火种器: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火炉

「陶罐」为纯手工制作,呈亚腰筒状,小口圆唇,斜肩,束腰,口径4.5厘米;高11.8厘米,底径9厘米,底不平;腹中部偏上处有2个对称圆孔,底部中心有1个圆孔,3个圆孔的孔径均为2厘米;外表装饰竖绳纹。

后经有关专家推测,「陶罐」应是古人贮存火种的火种器。

专家说,该火种器是我国最早的火炉。使用时,人们把火炭投置于器内并在其上覆盖黑炭,适度封闭口部并将其置于空气流通处。采用火种时,人们把口部打开并借助吹火具吹火,火便燃烧起来。使用后,晃动火种器,排除炭灰并续加黑炭。这样,便可以达到长期贮存火种的功能。

「火种器的发明,不仅较之前的火种保存方法有利于减少火灾,而且还有助于火种的携带、移动。」高西省说,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火种器可谓是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夏商周时期的坩埚、竖炉

早期的铜冶炼中,使用坩埚炉来进行反应。在郑州二里头文化(夏)和安阳殷墟(商)都有发现类似的坩埚,称为「大口尊」或「将军盔」,这种坩埚最初由红陶或黑陶烧制,后演变成由铜质的容器为胎,外部敷上草拌泥,将铜矿石和木炭放入其中,点燃并鼓风,就可以进行冶炼。这种坩埚或大或小,高30厘米左右,直径30厘米至80厘米不等,一次约能熔铜10公斤左右。它的出现降低了熔铜的难度,但由于不能连续操作,必须「一锅一锅「冶炼,在当时已经是领先世界的了,当然相对来说生产效率十分有限。

三千年前的「高科技」:河南安阳发现商周时期鼓风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2015年在中商时期都城遗址洹北商城考古发掘时,发现商周时期铸铜生产的专用熔铜工具——鼓风嘴等遗物,为寻找洹北商城的铸造青铜礼器作坊、进一步确定洹北商城的都城遗迹性质提供了新证据。

「我们在这次发掘中发现了六件考古学中称作鼓风嘴的器物,这些器物表明这儿应该是铸铜遗址。」据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这6件陶质鼓风嘴长约5厘米,鼓风嘴一端与皮囊连接,用于往窑炉里鼓风输氧,以使燃料加速燃烧增加炉温。」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先人们的智慧:

五行说「土生金」,【天工开物】,讲铸造的时候,说「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看到这里的时候,真是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以及老祖宗的智慧。

金属矿石深埋土中,古代冶炼铸造需要陶模,需要坩埚,这些不就是土生金最好的例证吗?

那些说五行说不科学的,不妨」科学「地解释一下冶炼金属用土制坩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