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山岩茶话会,一场颠覆紫砂壶与建盏的认知交流

2024-05-23收藏

晚上忙迟了,头条原计划的内容又没能及时更新。这会也没什么思绪写啥文字了,刚好发生在身边的事,写来记录一下。

因为自己是做茶的,喝茶聊天的时候茶器的使用与交流自然是避不开的。偶尔会帮认识的朋友推荐推荐他们的茶器。买卖是没有做,毕竟这方面自己并不算专业,但是偶尔会帮忙熟悉的朋友代买一下。

关于茶器我就认识的人就俩,一个紫砂壶,一个建盏。

紫砂是多年前一次交流会时认识的,打那以后就是电话、微信联系。建盏则是家门口的,非常熟悉。

前些天一位茶店的客户让我帮忙找一把壶,只大致描述了价格,没有具体的要求。

于是今天又跟这位做紫砂壶的朋友深聊了一会,收获挺多的。

题外话: 学习这玩意真讲感觉的,类似的交流也不少。或许他的用词不一样,亦‬或许我的状态不一样。

开门见山吧!就想记录俩点:

一、泥料VS工艺

之前我和我的朋友总会说「壶咋样都行,只要是原矿的」显而易见,重视的是泥料、原矿。

今天聊下来才发现,其实「不然」。当然,这个「不然」是带引号的。简单来说,作为一个行外人,分辨泥料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并且即便有所谓难求的好泥料,但是泥料与价格并没有太明显的关联,一把壶的价值还是在工艺。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工艺并非是指机车(灌浆)、半手和全手的区别。指的是壶型的比例,呈现的状态,壶身的流线,表现等等。

与其去学习如何在一件件高温烧制成型后的壶身上辨别当初的泥巴是否原矿,这种类似肌肉记忆的专业。不如从型体、细节、痕迹等肉眼可见的实物去分辨。

二、壶VS盏

申明一下,纯属个人观点。一直以来,我个人都以为紫砂壶的工艺是比建盏的工艺难的。同样鉴别好坏也更难。毕竟直观上,紫砂壶的型体明显复杂许多,这是肉眼可见的。

但是,今天的交流让我有了另一种看法。紫砂壶从古至今可以说是传承有序,有完整的古壶,有较完整的古法烧制技艺。父子、师徒没有出现断代。一位专业的制壶师可以很熟练指出各种壶型应有的形态,不论是壶身比例,壶嘴弯曲,壶钮型状等等。

建盏则不同,它的烧制技艺断代了数百年。只有个别花纹的器型有完整件保留下来,烧制技艺,釉水调配等关键环节都是靠现代的工匠们通过对比残片,以及相关记载关于建盏的只言片语,反复试验实践得出的。虽然从外观上已经恢复了许多花纹的烧制,但是还有许多花纹的建盏至今没能烧制成功。并且究竟怎样是好的,怎样的一般的,也众说风云。标准也只是现代瓷器的工艺标准。

一个有章可循,一个未知。

当然,就像开头说的。仅仅只是记录一下个人的想法,没有比较孰轻孰重的意思。不对之处请指教。

文/山岩

编辑/山岩

再次着重申明,仅个人认知记录,不带任何指向性。欢迎大家讨论、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