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被称为学书者重宝的终极法帖、收藏圣品!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4

2024-03-18收藏

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续上)

到了乾隆三十四年,乾隆皇帝以此本为底本重刻了【淳化阁帖】,并在卷首题词中说:「内府旧藏淳化阁帖极多,而此毕士安所得赐本,拓最精好,爰特敕选工钩摹上石,冀复旧观。」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帖石镌刻完成后,乾隆皇帝担心其散失,便将毕士安赐本【淳化阁帖】与重刻的原石一同存放于圆明园的淳化轩内。不幸的是,这些珍贵的文物可能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时被毁,成为千古憾事。幸运的是,故宫博物院藏有该帖的拓本,使我们得以一窥其原貌。这些拓本为清刻初拓,采用经折装,共十册,每册尺寸为纵30.6厘米、横35厘米。每册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的朱文椭圆印和「避暑山庄」的朱文方印,装潢考究,拓工精良。尽管已保存了两百多年,但这些拓本字迹锋利、纸墨如新,堪称珍品。

这个本子在嘉庆年间,成亲王永瑆曾在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绍兴国子监本第十册末题跋:「余昔在上书房得见内府所藏宋太宗赐毕士安本,此本楮墨正与相似,嘉庆庚午四月七日商丘陈伯恭先生携此本与贾似道重摹初拓本相见……」这说明,这个乾隆刻本的底本在1810年前不久仍然存在,但在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所谓的毕士安底本也遭到了毁灭。

乾隆重刻本在改变原刻整体程序的同时,也对个别字体修正了原刻的失误,例如第八卷【此郡帖】的「非常」之「非」字,原刻失刻一笔,乾隆重摹据【大观帖】补刻完整。尽管有的字体也有摹失,但这个本子从整套北宋拓本翻刻,在我们对比各【阁帖】本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部帖中书家和书帖与【阁帖】相同。然而,这部帖有所不同:(一)除了帝王帖放在首卷外,其他帖完全按照时代顺序排列;(二)随文添刻了楷书的释文;(三)卷末附有释文考异和乾隆皇帝的御制题跋。重刻过程中,编次之纠正,草书之释文,卷后之考证,无一不显其匠心独运。

乾隆皇帝在帖首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

朕几余不自暇逸,典学之优,时及临池。曩曾辑内府所藏前人墨迹,刻为【三希堂】【墨妙轩】二帖,广示艺林。复念古帖流传可补墨迹所未备者,惟宋【淳化阁帖】,镌集尤为美富,远出【大观】【太清楼】诸本之上。但惜初拓与赐者绝勘,或云版寻残损,当时已为难得。后来翻刻愈繁,真意寝失。有志追摹者,末由津逮。内府旧藏【淳化阁帖】极多,而此毕士安所得赐本拓最精好。爰特敕选工钩摹上石,冀复旧观。

第王著昧于辨别,其所排类标题,舛陋滋甚,不当听其沿讹,以误后学。因命于敏中等详加考正,以次呈阅,候朕参定,分识各卷。并命搜采诸家释文,依字旁注。其互异者折衷附记于后,以资省览。是于考文稽古之中,兼寓举坠订讹之益,用嘉惠海内操觎之士焉。

特谕。

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六日,御笔。

清代书学,盛极一时,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皆以法帖为尊。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淳化阁帖】,乃二百载遗珍,见证了书艺传承之不息。乾隆帝弘历,不仅醉心于书道,更致力于文化之传承,其重刻【淳化阁帖】之举,便是明证。

【淳化阁帖】原石,虽已毁于历史长河,但其精神,如佛光万丈,化作万千化身。乾隆三十四年起,至三十六年四月,历时两年有余,仿宋拓法,得四百部。并构廊列石,因帖名轩,御制【淳化轩记】。此举之认真,之周全,可见一斑。

乾隆帝在重刻【淳化阁帖】时,还特别强调了其教学参考的价值。他在帖首的题词中明确表示,重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恢复旧观,更是为了提供一部带有释文和注解的教学参考书,以适应实际需要。这一举措,无疑对后世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千古巨迹、临帖重宝

【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相较良莠不齐的形形色色【淳化阁帖】诸多翻刻本,优势非常明显:

1、【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选本精严,来源清晰。

中华文物在历朝历代都有进入宫廷统一管理的惯例,尤其在唐宋开始,皇家越来越重视文学、艺术文物的搜集整理,清宫继承了前朝所有存宝,并且在康熙雍正两朝一直不断从民间征集优秀法帖和古版书籍书籍。在清宫几大系统的【淳化阁帖】多达上百种版本中,乾隆皇帝亲自主持选本工作,确保了所选拓本的质量和历史价值。毕士安本体例完整、收帖最多、原刻捶拓,历史源流清晰可变,乾隆集合满朝饱学之士进行整理考据工作,终于确定该本为存世最优本,以此为摹勒上石原本主体,保证了其与宋代【淳化阁帖】初始原貌的最大程度接近。在当时,这种对原石的直接拓印是最为可靠的保存和传承方式,使得重刻本在众多淳化阁帖版本中脱颖而出,成为品质最为优异的代表。

2、【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倾国精制,制作卓越。

无论摹勒、上石、镌刻还是捶拓各个环节,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确保以倾国之力完成新一代阁帖的复刻工作。乾隆时期的刻工技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刻工们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原石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和复刻,力求在形式和神韵上都与原石保持一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重刻本不仅在视觉上与原石无异,更在艺术价值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使在捶拓一个环节,自古「官拓」和「民拓」的品质和价值都是判若云泥。现存台北故宫的【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原官方初拓本自然不是其他任何版本所能够比拟。

3、【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盛世留存,宋拓复现。

乾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宋拓毕士安所得赐本在战火中不幸湮灭,乾隆御制复刻本成为了现存最为接近宋代拓本真貌的【淳化阁帖】。字口清晰度和字迹神采方面,即使与另一国之重宝【宋拓南宋国子监淳化阁帖】相比,非但不落下风,且存帖更多、体例更完整且毫无损毁和湮灭处,更不存在古帖修复产生的「银锭」对书帖章法有破坏的问题。

4、【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考据精严,小楷释文

【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在每字边角,都增添了小楷释文,消除了历朝历代临写【淳化阁帖】内的行草书时因无释文而「抹黑练字」的情况,真是书法修习者的福音。此一理念,领先时代,百五十年后,国外影印【阁帖】,亦多附释文。

且该释文虽然没有史册明确书写者,但爬梳整个编辑过程和对比每卷卷后跋文,应该出自于于敏中、王际华、裘日修、钱陈群 四人中至少一人之手笔,本身就具备极高书法价值。就此,相当于在【淳化阁帖】又增添了十大卷小楷作品。

5、【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综合当时清宫所藏数百卷【淳化阁帖】,对文字和法帖数量做了精审的比对、增补、修订工作,并且改正了【阁帖】早在宋代就存在的编辑问题,使得【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趋于完美。

6、清宫继承的历朝收藏中,还存在大量在近千年时间里从民间收拢的魏晋唐宋真迹法帖,大量至宝并不在【阁帖】之内。乾隆皇帝将这些珍品真迹尤其是二王法帖也刻入【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使得【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已经超出了【阁帖】范畴,具备了一定「法帖总集」的性质,这是对「阁帖」这一丛帖系统的重大提升。

7、【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捶拓数量极少,使得现存台北故宫的完好拓本弥足珍贵,品质极其卓越,有「下真迹一等」的目视感,使得这套阁帖成为最有利于学书者临摹、研究的珍品和样板工程,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成为个人从事书法艺术和历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我们将【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台北故宫藏】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印刷形态!

欲购专业级【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台北故宫藏】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