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火石红与釉下气泡特征已成为鉴定青花瓷器其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

2024-07-17收藏

澳门媒体继续刊载笔者撰写的【火石红与釉下气泡特征已成为鉴定中国古代青花瓷器其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

元青花器的器底露胎处常呈浅浅的桔红色,俗称「火石红」,又称「窑红」。火石红是由于胎中的Fe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处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出现这种色调。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Fe原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特征: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

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明青花器,是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浆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也会出现火石红。

火石红主要反映在古瓷的以下部位:1、底足的胎釉结合部;2、无釉的砂底;3、胎釉上较大的磁铁矿晶体周围;4、缩釉和薄釉处;5、釉面的片纹中;6、个别气泡和空洞周围。

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P3云:「元、明以来胎体足部所呈现的火石红痕,时代越早便越浓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

张福康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的科学】P122云:「元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处常呈现出浅浅的橘红色,俗称「火石红」,俗称「窑红」。火石红是由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处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现的这种色调。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酱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也会出现火石红。」

火石红及其成因在矿物实验中,将火石红作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褐铁矿(nFe2o3.mpo)的色泽由浅黄至黑褐。火石红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而烧成的。瓷石和高岭土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Fe,瓷石中的Fe元素多数以Fe的氧化物晶体的形式存在,而高岭土中的Fe元素则是以胶体FeO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Fe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过程中就会形成铁矿晶体,出窑后磁铁矿(Fe3o4)晶体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就会形成nFe2o3.mpo,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火石红,实验矿物学的理论和我们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瓷器在出窑时是不会有火石红的,因为出窑时是Fe3o4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氧化成火石红,我们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红痕时,是由于Fe3o4长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矿物,不是烧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所见到的火石红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氧化而成的。这与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是烧窑时降温阶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原因影响火石红的主要因素有:1、出窑后氧化的时间长短对火石红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火石红就越浓重;2、与胎土中的含Fe量有关,含Fe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红就越浓重;3、瓷器烧造的温度和环境对火石红有影响;4、与胎釉的细密、粗松程度也有关系,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红就越浓重。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石出窑之前在降温阶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这种观点首先与实验矿物学的现有理论有冲突,在高温条件下铁元素是不可能生成nFe2o3.mpo,只能生成(Fe3o4),而Fe3o4是黑色的,这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Fe3o4在出窑前降温阶段是不会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红的,原因是时间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见的火石红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成。而事实也证明景德镇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涂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红能够烧出来,景德镇的仿古高手就不必为仿不出火石红而苦恼了。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也可能比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有关元青花火石红的探讨关于元青花火石红的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元青花的火石红比较浓重,没有明显红色火石红痕的元青花就不是真品。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很简单,任何朝代的古瓷的火石红都有浓淡之分,绝非千篇一律。另一种观点认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处没有火石红,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的部分元青花为依据。其实这些元青花只是火石红浅淡而已,没有火石红的元青花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胎中含有Fe元素,经过长期氧化就一定会有火石红。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推论:胎内火石红是胎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机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烧成过程中要发生脱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还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转变、液相分离、最后烧结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矿物经过高温作用,最后形成玻璃、气泡、结晶及物料残骸(参阅张福康著【中国古陶瓷的科学】)。如果瓷器胎土较粗松,烧成温度较低,在胎质玻璃化程度较低且结晶不充分的情况下,胎内空洞和孔隙及与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气消失,就会在胎内FeO 聚集于空洞、孔隙与鬃眼周围,在未能完全逸出时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内火石红。与呈「散场效应」的胎红不同的是,胎内火石红可以出现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见的「散场效应」式胎红只见于器物胎釉结合线之露胎一侧。假火石红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碗的圈足底露胎处有明显的「火石红」痕迹。这种「火石红」痕比起作假的刷红更自然,更容易使人当真。其实这并不是真火石红,也不是制瓷者有意所为的假火石红,而是现代仿古瓷垫烧工艺造成的现象。在景德镇已普遍使用气窑烧瓷,不用匣钵,也不用过去传统的支具。每当「满窑」(即装窑)时,使用大小不同的垫板来放坯体,调整窑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并保证受热均衡。在使用垫板时,要用纯瓷土(高岭土)泥浆均匀刷涂板面,待泥浆很快变干后放置坯体入窑烧瓷。这样做是为防止烧成后的瓷器同垫板粘结。器成出窑后取下瓷器,其底部就会留下浓淡不等的柠檬色痕迹,深者黑褐,浅者淡黄,与真正火石红色似是而非,姑且称之为「瓷土遗痕」。虽然经过高温,这种「瓷土遗痕」也成结晶状与瓷胎熔为一体,但它同成「散场效应」的胎红的最大区别是:1、「散场效应」的胎红是从胎内逸出的,因此它的根基在胎釉结合线;而「瓷土遗痕」是外附于器底露胎处的,它的边界同胎釉结合线并不相连。2、胎红是纯Feo的二次氧化物,呈美丽的橘红色或橙黄色;而「瓷土遗痕」是瓷土内所有复杂组成矿物质烧结而成,并且往往因直接夹在器物与垫板中间,造成局部温度偏低而未完成化学变化,使其呈色与胎红有本质区别。3、这种区别还表现在胎红一经烧成,虽经数百年而美色不变,而「瓷土遗痕」出窑后可能继续进行化学变化,往往还会颜色加深。元代早期青花瓷由单元瓷石土制作,至元代中期(至正期),采用了二元胎土配方,能够在器型胎体上用钴料描绘多种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并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较成熟地烧制各类器型的青花瓷。元青花瓷砂底火石红的出现,成为多数专家及学者认定元青花瓷真赝的重要依据。元青花瓷的砂底、足圈以及器身上的釉面砂眼、釉面缩釉露胎点,会从胎骨里面泛出橘红色、赭红色,俗称火石红,又称窑红。在当前的鉴定界、研究界对火石红的产生和鉴别的大多数观点是一致的。火石红与胎土的配方以及烧制的温度有关系,并有长期氧化和分解的因素。配方元代早期延祜期是采用瓷石土的单元配方,烧成后的青花瓷器内壁砂胎的小颗粒明显可见,原因是淘洗不干净。长期观察和研究分析其胎土,延沾期的单元配方胎土即使淘洗掉多数瓷石,部分未淘洗掉的晶体形成的小颗粒石仍然保留在胎体中。加上烧制瓷器的温度也会有不同,柴窑烧成之后,胎体露胎处及砂底的胎色也显得不一样,经长期埋于土中氧化后,火石红的颜色就会从胎骨中泛出,局部会有赭红色及金属光泽的窑红出现。到了元代中期(至正期),胎土的配方有了新的突破,采用了瓷石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严格了淘洗方法。因而,胎体上的小颗粒石逐渐消失。经胎体观察与研究,元代至正期青花瓷烧制出窑后的砂底呈乳白色,少量的青花瓷会有较淡的火石红。由于瓷器没有被埋于土坑中,烧出后的青花瓷砂足底不会显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属光泽。只有埋于土中经长期氧化后,才会从胎骨中泛出火石红,显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属光泽。光线与金属光泽的显出有一定关系,上下斜看与左右侧看,闪出的金属光泽不同。而长期埋于土中或湮于「水坑」中的,因水的长期浸泡,可完全风化砂胎上的沉积土,砂足底就不泛出火石红,也没有半金属光泽,于是砂底呈青灰色。

关于釉下气泡,笔者仅介绍永乐、宣德青花瓷器。

都采用苏麻离青,色调浓艳,有黑斑,部分黑斑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线条上常有许多点点黑斑、色调较深的线条更为明显。釉色白中略带青,釉中气泡多、青花处气泡更多,黑斑处气泡大而多,很多已破裂,未能填平,呈下凹状。底足转角处无积釉。青花瓷气泡的形成涉及到多个因素和过程,包括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以及材料本身的特性。青花瓷的气泡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形成的,另一种则是由于气泡的衰变导致的。

烧制过程中形成的气泡:在青花瓷的烧制过程中,釉面上的气泡形成与烧制温度、时间以及瓷器原料的成分密切相关。例如,元青花瓷的气泡特点是由于龙窑无法长时间保持1250度以上温度,导致气泡未能完全熔融,从而形成了釉里小气泡密集同时大气泡突出的特点。此外,苏麻离青料在1250度左右发色为宝石蓝,温度再高之后发色会偏黑,随着烧制温度的提高,釉面熔融程度(即玻化程度)变得更高,这也影响了气泡的形成。

气泡衰变导致的变形气泡:青花瓷的气泡在烧制出来时是规整的,但经过几百年的衰变才形成了现在的变形气泡。这种变化是由于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衰变造成的。

综上所述,青花瓷火石红与气泡的形成既包括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釉料和青料特性导致形成,也包括随时间的自然衰变过程。这两种过程共同作用,使得青花瓷的火石红与气泡特征,已成为鉴定其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插图未作注明的均由黔艺苑提供)

作者:中国贵州肖连宇 MAB&RP博士名衔 【香港文艺】签约摄影家 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获2024国家「金丝路」卓越艺术家(民俗非遗)称号 2021年全球(华人)金牌摄影师 法国2019戛纳国际摄影节金像奖得主 古玩鉴别专家 中医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