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翼兽提梁盉hé——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

2023-12-27收藏

翼兽提梁盉hé

战国早期(或春秋) 甘肃泾川县出土

现藏:甘肃博物馆

1、翼兽提梁盉hé的形态

这件盉hé器型十分独特,在「大河流金」展厅里放在独立展柜,方便人们多角度观察。

高30.2厘米,纵20.8厘米,横22.5厘米。

其总体造型像一只提梁水壶,又像是一只四足站立的有翼神兽。

头部下部有缺失,但上部正中有一短横轴,通过与同类器物的对比,此轴为鸟嘴上喙连接的地方,完整时应是一可开合的鸟嘴,是盉的流口,四足为鸟爪,腿后有距。

盖中心以一小翼兽为钮,与器身用一小环连接。

提梁是一条龙。

身体后部有伸出的尾羽。

身躯肥硕,最重要的是躯体装饰有华丽的羽翼。一长条浮雕的弧形宽条纹,似螭chī(螭chī:不长角的龙),身上还有鳞片装饰,螭身上长出五条飞翔的羽翼,羽翼以平行的小斜线装饰。

年代展厅标注为春秋,有学者通过对比,认为是战国早期的。

2、其他地区的翼兽提梁盉

这样造型和纹饰的盉十分罕见,目前所见还有三只。

①、上海博物馆藏翼兽提梁盉

战国早期,盉整体作立鸟形,虎形提梁,四兽足(或应为鸟爪),盖与提梁间有活环相连,有错金银的纹饰。

头部鸟嘴上喙与鼻间以轴相连接,倒水时可以自动张开,尤其巧妙的是连接上喙的轴两端正好化形为鸟的鼻孔,生动有趣。

②、广东博物馆藏翼兽提梁盉

战国早期,与上博的盉大体相似。

③、故宫藏翼兽提梁盉

战国早期,故宫网站上名称为「鸟形盉」,其不同处是鸟嘴较尖,双目填金(疑是后做)。

这四件盉虽然细节各有不同,但其鸟首、四足、尾羽、龙虎提梁、肥硕的身躯以及同样的羽翼表现方式,一望而知是同类器物。

3、异兽提梁盉的产地

这些盉与长治分水岭战国墓出土的鸟首盉比较,流口、提梁、连接提梁和盖子的链环,都基本一致。

羽翼的结构和以平行小斜线刻画羽毛细节的方式,都与春秋晚期太原出土的赵卿鸟尊类似,这种羽翼是晋国晚期青铜器上富于特色的装饰手法。

侯马铸铜遗址出土有虎生翼的陶范。

甘肃泾川出土的盉国别不详,广东和故宫的盉出土地亦不详,上博所藏的盉,原在伦敦袋底野行(Deydier),据云是从山西太原金盛村盗出。

综合来看,上述各器都是三晋制造。

4、「有翼神兽」的来源

这几件盉都是四足的兽形,却长着翅膀,这种题材被称为「有翼神兽」,其来源说法不一。

有学者认为:「有翼神兽」源自本土。

文献记录有翼神兽最早的是成书于战国到汉初的【山海经】,书中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我国原始图腾信仰中就有羽翼的形象,如河姆渡的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春秋战国时期,独立的有翼神兽出现,同时受到中亚、西亚和草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有翼神兽渊源自本土,经历代的演变,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异兽造型。

更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有翼神兽到春秋中晚期才开始出现,无论从文献记载看,还是从文物形象看,都与西亚、中亚和欧亚草原的艺术有不解之缘。

3000B.C.,两河流域出现了一种艺术主题——格里芬(griffin),其形象为鹰首狮或带翼狮等,鹰是飞禽之王,狮子是百兽之王,格里芬是凶猛的怪兽。此后格里芬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春秋晚到战国(前6世纪~前3世纪),格里芬流行于波斯、中亚和欧亚草原,在此时期传入我国,晋冀地区与西域相通,又与北方草原相连,比较早地接受了这一西来艺术样式。

鸟首有翼神兽在战国后逐渐消失,狮虎类有翼神兽到西汉晚期后广泛流行,到六朝时形成了固定风格的天禄、辟bì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