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古钱世界的(珍稀品)

2024-09-05收藏

在中国历代钱币中,每个时期的钱币书体都有它的主流风格。
如秦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作为法定书体。汉承秦制,小篆在汉代得到广泛流行和推广,随着社会文化发展,隶书逐渐演变产生,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同时,草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从隶书脱颖而出,成为继篆、隶、草之后的第四种书体。
隋唐时期,楷书成为官方正式书体。由于此时期文化盛行,书法大家都具风采,书体开始向行、草转化。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书体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即宋体字的出现。宋体字是适应印刷术而创制的字体,它将笔画中出现的装饰性斜势改为垂直平势。
可见,伴随着中华灿烂文明的发展延续,官方书体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承载文明的铸币,也给予充分体现。
在古泉世界里,主流书体的铸币中,也会有异书体的出现,为古泉文化增添惊喜。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一、皇宋九叠篆

北宋的皇宋通宝铸于宋仁宗年间,【文献通考】载:「……及改元宝元,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有篆真二种,又有铁钱。此皇宋通宝属于北宋的非年号钱。因南宋也铸有(皇宋钱),故此种皇宋通又被称作北皇宋。」
皇宋通宝铸造量大,版式丰富,多为普通品种,篆书和真书可成对。但有一种钱文是九叠篆书体,存世非常罕见。
九叠篆书体主要用于宋、元时期的印章,而反映在历代铸币上也仅此一例。

二、元符隶书

北宋的元符钱铸于哲宗元符年间,钱文多为元符通宝,以篆书和行书最为常见,可做版式配对。还有一种楷书体,多为铁钱,铜钱为铁母或铁范铜。
而最为少见的是隶书体,有通宝和重宝两种,存世稀罕,铸造精美,为试铸样钱的性质。

三、绍圣隶书

北宋的绍圣钱铸于哲宗绍圣年间,多为元宝和通宝。其中,元宝多为篆书和行书体,可做版式配对。通宝多为楷书体的小字版。
有一种隶书体的绍圣元宝小平钱,存世稀罕,铸造精美,为试铸钱性质。还有一种隶书体的绍圣重宝钱,形制大小类似折二钱,风格特征同隶书体的绍圣元宝小平钱,也应为试铸钱性质。

四、圣宋隶书

北宋的圣宋钱铸于徽宗建中靖国年间,以篆书和行书最常见,版式丰富,铸造精整,是徽宗钱的热门品种。
圣宋钱中以隶书体最为少见,元宝和通宝都有。其中元宝有小平钱和折二钱,小平钱称为「木宋」版,属于名誉版式;折二钱为铁母版。通宝为背当五的试铸版式,为圣宋钱的顶级大珍。

五、大观行书

北宋的大观钱铸于徽宗大观年间,书体为宋徽宗自创的瘦金体。宋徽宗艺术造诣高超,他的御书钱文在崇宁、大观、政和、宣和钱上均有体现。
「风流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此诗句便描述了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
除了瘦金体外,大观钱中还有一种行书体,即「行书大观」。行书大观铸有铁钱,铜钱为铁母。此版书体潇洒劲美,艺术气息浓厚。

六、宣和行书

宣和钱亦为宋徽宗铸币,有篆书、隶书、瘦金体等,铸造精美,颇受泉友喜爱。

此外,还有一种极罕见的行书体,应为试铸性质。此钱为折二型,笔画细腻如行云流水,再次体现了徽宗铸币的艺术美感。

七、光定篆书

西夏早期铸币粗糙不精,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后期铸币呈现出精美规整的特征,而光定元宝就是代表之一。

光定元宝铸于西夏神宗光定年间,距西夏灭亡仅有十余年,也是西夏的最后一种铸币。光定元宝常见为楷书体,铸量较多。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宁夏贺兰山地区发现一枚篆书体的光定元宝。此钱形制特征同楷书体,可为对钱,文字纤细俊秀呈玉箸篆风格,彰显西夏铸币汉化后高超的艺术造诣。

近年来,篆书体的光定元宝发现数量渐多,但仍为古泉中的稀罕之品。

八、天盛行书

天盛元宝亦为西夏铸币,铸于西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1170年)。常见的天盛元宝为楷书体,也是西夏铸币中铸量最多的品种。
近年新发现一枚行书体的天盛元宝,从字体风格看与北宋的圣宋元宝行书体相近,特别是「元宝」两字气息一致。圣宋元宝铸于北宋建中靖国(1101年)年间,而天盛元宝铸期晚于圣宋元宝,结合钱文风格,推测此枚行书体的天盛元宝应为圣宋元宝的改范钱,存世仅见,未正式铸造流通,或为试铸样钱。

九、天启篆书

历史上,使用「天启」作为年号铸钱的有两种,即徐天启和明天启。徐天启为元末义军铸币,明天启为明代铸币。相比之下,徐天启属于珍稀品种,多为楷书,存世量不多。
但即使是珍稀品种,徐天启里还有一种篆书体,更是凤毛麟角,为泉界名品,有泉友认为属于试铸性质。

十、昭武篆书

昭武通宝为三藩钱之一,是吴三桂在三藩之乱后期,穷途末路之时于衡州称帝期间铸造。
常见的昭武通宝多为楷书小平钱,还有一种篆书体多发现于甘陕地区,有小平和折十型两种,折十型背有壹分两字,为折银钱。
篆书体的昭武通宝地域性比较明显,形制特征和铸造工艺也与楷书体的小平钱有明显不同

十一、咸丰戴书


咸丰戴书体是咸丰钱的名誉品种,此书体相传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戴熙所书写,钱文瘦劲,笔锋刚劲有力,在咸丰钱中风格显著。除戴书外,其他书体在咸丰钱中也多有展现。

戴熙为道光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他既是一位书画家,也是一位古泉学家,其在古钱币方面很有造诣,著有【古泉丛话】一书。
相传戴熙收藏过一枚古泉珍品「大齐通宝」,由于这枚「大齐通宝」有残缺,因此被称为「缺角大齐」。咸丰十年,太平军攻破杭州城,在走投无路下,戴熙怀揣此钱投水而死,「缺角大齐」从此杳无音信。

十二光绪篆书

清代制钱以楷书为官方书体,其他书体变化非常少见,而光绪钱中有一种篆书体殊为奇特。

此光绪通宝面文为篆书,背有左月右日纹饰,据考证为宝福局铸造。此钱整体铸工精美,形制规整,钱文秀丽,书体匀称,风格与普通光绪小平钱明显不同,当为试铸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