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五龙窑守护人」柯福晟:守护文脉 窑望新生

2024-01-09收藏

柯福晟(记者张江毅摄)

修缮后的五龙窑内部。(受访者提供)

古窑上搭起的保护性棚顶。(陈嘉新摄)

柯福晟收藏的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部分)。(受访者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郭睿)去年底,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溪声社区的坑仔口制陶窑址完成主体修缮,5条迄今有200多年历史的「龙窑」再次挺起脊梁。

同安人、民间收藏家柯福晟对这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过程如数家珍。2010年,他出资收购窑址所在的同安陶器厂,请匠人、访专家,配合政府部门对五龙窑进行修缮保护,被同安区文旅局授予「五龙窑守护人」称号。除了守护五龙窑,柯福晟还在他40多年的收藏人生中,悉心收藏了见证厦门瓷器外销史的「珠光青瓷」、历代和福建厦门有关的钱币、承载闽南人下南洋历史的「侨批」等,以收藏连接他和他的家乡。

他是守窑人

盖起五龙窑艺术馆,展示家乡文化

古法修缮

五条龙窑再次挺起脊梁

五龙窑所在的位置,曾经是同安陶器厂所在地。2007年陶器厂停产,五龙窑何去何从?社会上有不同看法。当时已收藏陶瓷多年的柯福晟深知古窑珍贵,特地赶到窑址一探究竟,那也是他和五龙窑的第一次见面。「5条龙窑斜卧在小山坡上,虽然经历时间的侵蚀,砖瓦有塌陷有脱落,但窑门、火膛、烟囱等功能区域都很清楚,基本保留了传统烧陶窑炉的原始风貌。」柯福晟意识到这是同安重要的文化资源,一定要保护起来,就这样一头扎进五龙窑保护工作中,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五龙窑的价值,并于2010年出资收购同安陶器厂,在此开展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

从事收藏多年,柯福晟曾四处寻访珍贵的钱币、陶器、瓷器,但守护家门口的不可移动文物五龙窑,却耗费了他最多心力。2016年厦门遭遇「莫兰蒂」台风,柯福晟和孩子、工人第一时间赶到窑址,找来结实篷布遮盖漏雨的窑顶,泥一把水一把清理堵塞的排水沟……台风过后,窑址附近的树木大片倒伏,五龙窑安然无恙。

和五龙窑相处久了,柯福晟意识到仅有「护」还不够。2020年起,他开始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五龙窑进行保护修缮。为维护古窑原貌,柯福晟四处打听,请来有40多年烧陶经验的四川籍匠人汪年辉,力图修旧如旧。「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塌陷的窑体重新拱起来。当时有方案提出用不锈钢去撑,但这种操作不仅效果有限还会破坏古窑原有结构。我和师傅们反复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古法修缮。」柯福晟口中的古法修缮是个慢功夫,先要用厚重的木条自下而上将窑顶慢慢顶起,直至保温层的外部弧顶出现间隙,再把备好的瓷片一片片插入其中,将所有缝隙全部填满。仅一二号窑炉完成修缮,就足足花费了一年多时间。相关部门也加快了对其余3条窑炉的修缮速度。2023年底,5条龙窑的主体均完成修缮,200多岁的五龙窑再次挺起它的脊梁。

活化利用

将打造多业态陶文化地标

遇见五龙窑,让柯福晟守护文化的心更是深深扎在了家乡。收购同安陶器厂后,他成立了厦门五龙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盖起一座厦门五龙窑艺术馆。去年11月,艺术馆正式开馆,公益展出柯福晟收藏的部分陶器、瓷器、纸币等,展品里还有以「五龙窑」为品牌设计的文创产品。在柯福晟看来,藏品需要通过展示来放大社会价值,让更多人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

对于五龙窑的未来,他也有新的期待。「五龙窑主体修缮完工后,下一步我们会加快整修窑址的整体环境,去重点思考五龙窑的活化利用,比如说邀请科技人员来研究怎么烧制健康陶瓷,也计划引入文创企业入驻。」柯福晟介绍,未来将把五龙窑窑址所在地打造成集艺术展示、旅游观光、文化研学等业态为一体的陶文化地标,让五龙窑的炉火再次「燃烧」起来。

他是收藏家

藏有近千年来的纸币上万种

一张80版猴票抓住他的心

从此收藏之路越走越宽

柯福晟的收藏生涯开启于一张80版猴票。1980年,有朋友送给他一张黄永玉先生设计的、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这张邮票一下就抓住了柯福晟的心。从那之后,邮票、钱币、陶瓷……他的收藏之路越走越宽。

收藏最让柯福晟着迷的,是藏品中蕴含的文化和故事,这种情结在他儿时就种下了。他幼时家贫,只上了五年半学,但成绩很好,作文常被当范文。退学后,他到村里的夜校扫盲班听课,老师被他的认真打动,借给他四大名著等书籍。柯福晟就是在那时埋下热爱文化的种子,后来他不仅有机会在村小当了两年语文代课教师,还参加厦大中文系的函授班学习。1978年,不到20岁的柯福晟下海经商,每天凌晨骑着自行车,载着400斤蔬菜从同安到岛内江头售卖,单程四五个小时的路,来来回回骑了5年,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此后,柯福晟的生意轨道不断转换,生意越做越大,但他从未丢下对文化的追逐,不仅坚持阅读大量书籍,也写文章,作品曾在【厦门日报】副刊上发表。迷上收藏后,他又为自己的文化情结找到了新的寄托。

「收藏钱币的过程中,我常听藏友提起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2005年我去北京,机缘巧合之下入了两套。」柯福晟一下子就被纸币上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吸引。随着对这套人民币的认知越多,他更加感受到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他收藏的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已达696张,版别数量在国内钱币收藏界屈指可数,其中还有被收藏界誉为「王中王」的「牧马图」。2015年,第二届全国钱币收藏博览会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时,柯福晟的「牧马图」一度成为现场焦点。

如今,柯福晟收藏的钱币里,有中国历史上的金、银、铜币5000多种,元代以来纸币有上万种,包括极具中国文化特征、历代具有龙图腾图案的纸币1200多种。他还收藏了含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金币在内的1700多种世界各国发行的奥运纪念币,以及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纪念邮票、656张北京奥运会的全套门票等奥运相关藏品。在陶瓷收藏领域,柯福晟曾数次赴景德镇拍下5000多件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师的代表作,并与陶瓷技能大师李贵镇合作,以瓷板画形式讲述中华文化故事。

收的是钱币陶瓷侨批

藏的是对家乡的情意

作为在收藏界有影响的藏家,柯福晟的收藏里也织进了他对家乡的情意。

他的藏品装了八个仓库,其中,就有一大批从各处收集来的珠光青瓷。宋元时期,同安汀溪窑产出的珠光青瓷,曾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瓷中的热门瓷器,这也让柯福晟对珠光青瓷格外关注。除了品相完好的宋代汀溪窑珠光青瓷碗等精品,他还悉心保存了不少瓷器标本。

柯福晟也在钱币收藏中留意着和福建、厦门有关的藏品,至今收藏历代和福建、厦门有关的钱币超2200种,包括清咸丰年间福建「永丰官局」发行的不同年份、不同版别、不同面值的纸钞7种;大清户部银行厦门分行于光绪三十二年发行的1、5、10元全套钱币等。

近年来,他的收藏里还多了一种特殊的藏品——侨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回家乡的信,是种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每一封侨批都装满了华侨华人对亲人和故土的深情。从看中侨批的金融属性到读懂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柯福晟已经收藏了厦门乃至闽南地区,超过200个不同的汇兑信局侨批及汇票,包括名气较大的天一信局侨批10多封。

名片

柯福晟

1961年生于厦门同安梧侣村,当过乡村小学代课教师,后下海经商,从事过蔬菜水果生意等。上世纪80年代起接触收藏,深耕钱币、陶瓷等领域,是非常富有特色的民间收藏家。因配合政府部门对龙窑进行修缮保护,被同安区文旅局授予「五龙窑守护人」称号。

同安坑仔口龙窑

龙窑,窑炉修长,形如长龙,是我国古代南方特有的烧陶窑炉形式。创烧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同安坑仔口龙窑,主要用于烧制日用粗陶,产品不仅供给闽南地区,也曾远销海外。如今,这里仍保存着5条龙窑,4条长72米,1条长30米,也被称作「五龙窑」。2019年3月,该龙窑两项内容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单条最长的龙窑(实用)」和「现存拥有龙窑数量最多的龙窑群」。

(来源:厦门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