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龙年说龙之西周绿松石龙纹玦

2024-02-26收藏

西周绿松石龙纹玦

绿松石(Turquoise)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玉石,现普遍作为12月的生辰石,象征成功和胜利。

【众觉自在-专藏】

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被广泛应用为玉饰品。绿松石制品就时间而言,自新石器时代存在至今,时代久远;就地区而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均有发现,分布广泛:在商周时期的殷墟妇女墓随葬品中就可见镶嵌有绿松石的器物,汉唐时期广州南越王墓中发现有绿松石的印章,云南古滇国的随葬品中也曾发现大量的绿松石制品;就数量而言,存量可观:仅贾湖遗址就发掘出土了54件之多,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还发现了专门制造绿松石的作坊遗址……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绿松石及其制造业在古时政治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它是权力、财富、地位的象征。中国传统名玉此言不虚。

绿松石一词始见于清代,记载于【大清五朝会典】中,如【康熙会典】卷四八记载,「郡王冠服:崇德元年(1636)定冠项三层,上衔红宝石,……,嵌绿松石四颗。」清朝将绿松石列入制定王公冠服的规则中,表明了作为皇权象征的绿松石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其实,满族对绿松石的崇尚由来已久。清王朝满族和绿松石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汉、两晋、北燕、唐、辽、元、明等各个时期也都有绿松石文物在东北出土。由于早期先民多从事农业、兼顾捕鱼与放牧生产的游牧生活,故出土的早期绿松石可见鱼耳饰和鸮形饰。

【众觉自在-专藏】

古代绿松石制品按其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镶嵌类和非镶嵌类两种:镶嵌类即指以片状物为基础组合粘嵌,装饰于漆木器、玉器、青铜器等,或组成神化了的动物纹样,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非镶嵌类即以穿坠的形式,作为服饰之用,如耳饰、项饰、腕饰及其他佩饰,有钻孔,以珠、管为主,也有少量坠饰。

玉有缺则为玦,玦是我国最古老的装饰品之一,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贯穿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类似今日之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玉玦在形制上是单一的,就是环状的并且有缺口的造型。但是,在红山文化时期,为了完善宗教的内容,在形制上又衍生出了很多的类型。随着生产力及其审美观念和宗教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红山文化早期出现了璧形的、扁体的、柱体的、珠形的、环形的,可见,玉玦在当时祭祀活动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和使用的广泛性。

【众觉自在-专藏】

此品,呈环形状,环体一侧有缺口,缺口可见明显的切割痕迹,中部钻以大圆孔,局部带有土壤环境造成的深褐色土沁,蕴涵着千年的历史,器形制规整,环状两侧利用減地與浮雕技法滿飾排列有序的螭龙纹饰,线条简洁,抽象流畅,兩面紋飾相同,充滿秩序的律動感讓人身心愉悅,是西漢玉器最引人矚目的美學,整组器形规整,刀工朴拙有力,沁色自然。

早期玉玦一般无纹饰,形体较小。古代佩玦含义丰富,如表示有能力决断事情、表示决心等。玉玦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礼仪功能,古人认为可以通过玦来听从上天或神的指示。本品雕琢简洁,大小适中,让人无可挑剔,绿松石天然色泽与自然的土沁色泽更是增添了一份独有的韵味!造型古朴典雅,每一次虔心观赏都会让人心生宁静与祥和,这是随身项饰领域实为可遇不可求之宝物。

参考文献

[1]郝用威.绿松石谓的由来[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史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史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2012:5.

[2]辛爱罡.二里头文化非镶嵌类绿松石制品的功能分析[J].中原文物,2015,No.186(06):46-51.

[3]胡凤英.绿松石饰件赏析[J].收藏界,2010(0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