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广庆祥拍卖丨「燕京八绝」之首——景泰蓝

2024-04-18收藏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不仅是收藏界的宠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景泰蓝,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

燕京八绝是指:

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

一般认为,景泰蓝是在中国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景泰蓝制造大约开始于元明时期,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盛行,且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在中国的称谓颇多,其中尤以「珐琅」为主。

景泰款三足炉,首都博物馆藏较为可信的景泰年间实例

2006年,景泰蓝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有许多手艺精湛的景泰蓝手工艺人,例如清代的潘淳、杨士章,新中国成立后的汪宝成、金世权等,以及新一代大师钱美华、张同禄等。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曾对抢救景泰蓝工艺做了大量工作。

梁思成夫妇

与此相对的是,2008年,当代景泰蓝国家级大师张同禄的【座龙花熏】拍出1100万元高价,创下当代景泰蓝之最。

张同禄的【座龙花熏】

景泰蓝

皇家工艺的传奇

-

在收藏界有这样一句话:「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这足以说明景泰蓝在中外著名藏家心中的独特地位。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珍藏景泰蓝最多的地方,拥有从元代到清代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

故宫博物院典藏

康熙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冲耳炉

乾隆款掐丝珐琅飞龙纹尊

明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杂宝纹螭耳熏炉

乾隆款画珐琅西番莲纹椭圆瓜棱式盒

香港富豪刘銮雄以1.29亿港元创下掐丝珐琅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显示出景泰蓝无可比拟的价值,是景泰蓝第一件亿元藏品,也将景泰蓝的收藏热度推向另一个高度。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景泰蓝从元代传入中国,明代景泰年间发展成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以及镀金,经六大工艺景泰蓝才能制作完成,因其工艺的繁复,以及所用材料的贵重,景泰蓝一直是皇家御用之物,正所谓「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

工艺传承

景泰蓝制作六大工序

-

景泰蓝,这一代表着中国工艺精湛技艺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息的光芒。它不仅是皇家御用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依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景泰蓝的造型大致分为四类:器皿造型、錾雕造型、动植物造型、综合类造型。其中器皿造型大多是借鉴青铜器、陶瓷器等造型,例如豆、觚、钟、尊、碗、瓶等。錾雕又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不同类型,衬托物形,美化器物。景泰蓝的錾活一般根据整体设计要求先出泥稿,然后铸出模具,再用铜片加以锤、錾、刻等手法,最后焊接到器皿上。

制胎工艺

制胎,是景泰蓝工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工匠们将精选的紫铜片依图裁剪成形,通过巧手将其锤打成各种立体形状。以瓶为例,它的每个部分——嘴、肚、座,都是单独制作后再经过烧焊组合而成,确保了整体造型的稳固与美观。

掐丝工艺

掐丝则是景泰蓝的灵魂所在。这一步骤需要工匠将准备好的柔软紫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手工进行掐、折、叠、卷,形成错综复杂的装饰纹样。这些精致的图案随后被粘贴在铜胎上,成为未来花纹的载体。尽管现代工业胶水广泛应用,但传统珐琅厂却依然坚持使用白芨等中草药制成的糨糊,这种传统粘合剂经过高温处理后不留痕迹,更显工艺之精湛。

景泰蓝点蓝工艺

点蓝环节是对色彩的严格把控。匠人们依照设计图案精确填充颜色,每一抹色彩都要和谐搭配,过渡自然。经过高达八百摄氏度的炉火焙烧,色釉熔化后凝固在胎体上,形成绚丽夺目的色彩效果。

磨光工艺

磨光和镀金是景泰蓝制作的最后两道工序。磨光,又称为「磨活」,要求极为精细,先要用金刚砂石打磨掉产品表面凸起的釉料,再用黄石去除火亮和黑线,最后用椴木碳蘸水打磨至发出均匀的光亮。镀金是在作品表面覆盖一层真金,不仅提升了景泰蓝的观赏价值,也使其更加耐久。整套的景泰蓝生产工序便宣告完成。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工艺品便诞生。

景泰蓝的纹样种类繁多,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人们的创新变得日益丰富。总的说来,其纹样主要分为锦地纹样,单独纹样,山石云水纹样等。锦地纹样一般作为主体纹样的填充使用。因为景泰蓝器身特点要求其不能有大面积空白,所以锦地纹样要用来填充主体纹样外的空间。其中龟背锦、梅花锦、万(卐)字锦、祥云锦等为常见的纹样。

在中国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史上,景泰蓝以其精湛严谨的技巧、金碧辉煌的色彩、变化多姿的造型独树一帜,成为享誉世界艺术宝库的精品。它是工艺美术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