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刘正:宁夏暖泉汉墓出土的玉蝉与玉猪

2024-08-27收藏

图一 汉 玉蝉

一、玉蝉与玉猪概述

(一)玉蝉

1971年出土于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汉墓群,共两件,尺寸分别为长6.2、宽2.8厘米(图一)和长5.1、宽2.8厘米(图二)。这两件玉蝉形制类同,均为白玉质地,温润柔和,表面光泽度高。通体宽扁,圆雕而成,呈现出静止的姿态。头部和眼部的刻划分明,顶端双目斜凸于两侧,斜钻孔好似象鼻眼。

(二)玉猪

1971年出土于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汉墓的汉代玉猪(图三),长10.5、宽2.3厘米,整体采用圆雕工艺,呈现卧伏状姿态。其鼻子部分尤为突出,展现出一种夸张的艺术效果。

暖泉汉墓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暖泉农场境内,20世纪70年代,宁夏考古工作者在暖泉农场的台地上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古汉墓群,其中墓冢数量达209座之多,较大的有108座。在这些墓冢中,最大的土冢高达7米,直径达15米,规模宏大,显示了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在清理后的汉墓中,除玉器外,还出土了一批包括绿釉陶壶、木器、铜器、铁犁壁、铜战刀、陶器和五铢钱等在内的汉代文物。汉代盛行「厚葬」之风,秉持着事死如生的信仰。随葬品种类繁多,不仅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汉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从日常所需的器物到珍稀的奢侈品,无一不体现了汉代的繁荣与辉煌。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更是深入探究汉代社会生活和丧葬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专家根据墓群的位置和出土文物推测,暖泉一带可能就是汉代廉县城的所在地,这一发现为研究汉代城市布局和行政区划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二 汉 玉蝉

二、汉代玉蝉与玉猪的制作工艺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制作工艺精湛,品类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它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除了常见的浮雕、圆雕、阴刻等技法外,还出现了贯穿式雕刻、刀刻、毛刻等新技法。这些技法不但丰富了玉器的表现形式,还增强了其艺术魅力。

(一)玉蝉

暖泉汉墓出土的玉蝉所采用的「汉八刀」技法起源于汉代,在中国古代玉器雕刻中独树一帜。该技法并非指用八刀完成雕刻,而是形容其刀法简练,线条流畅有力,刀刀见锋,常见的条数为5~8条,因此得名「汉八刀」。经该技法雕刻的玉蝉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通过直线或少量弧线展现蝉的特征,寥寥数刀便能让玉蝉展现出饱满的生命力,栩栩如生,仿佛即刻便会振翅高飞。

「汉八刀」技法在玉器制作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葬玉文化中更为突出,符合汉代崇尚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同时也体现了汉代工匠的匠心独运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该技法不仅展示了汉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在汉代的丧葬习俗中,用玉器作陪葬是人们期望借助精美的玉器陪伴死者进入来世,而「汉八刀」能够迅速雕刻出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玉器,因此在葬玉的制作中被广泛运用。

(二)玉猪

暖泉汉墓出土的汉代玉猪是圆雕与阴刻两种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圆雕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刻技法,通过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和精细刻画,使作品呈现出立体的形态。匠人巧妙运用玉石的质感和色彩,采用圆雕工艺,将汉代玉猪塑造成卧伏状的姿态,使得猪的身体、尾巴、四肢等部位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尤其是猪的鼻子部分,采用夸张的手法使其更加突出,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圆雕工艺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汉代玉器雕刻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匠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思维。阴刻是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雕刻技法,通过刻刀的精细刻画,使线条流畅而有力,为玉器增添了韵味。这件玉猪的双耳、四肢及其他部位,都采用了阴线琢刻的手法,轮廓清晰,形象生动。这些简洁而凝练的线条,不仅充分展现了汉代玉器雕刻的精湛技艺,也凸显了玉猪憨态可掬的特征。

图三 汉 玉猪

三、文化寓意探究

汉代玉器的发展得益于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汉代国势强盛,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为玉器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量精美的优质玉材为玉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儒家文化等因素丰富了汉代玉器的内涵,使得玉器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了深厚文化内涵的载体,成为后世文化发展的宝贵遗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玉蝉

1.蜕变与重生

在古代社会,蝉被赋予纯洁、清高的神圣地位,玉蝉的永恒特性与古人追求永恒的渴望相契合。因此,古代玉蝉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是体现个人修养与社会礼仪的重要物品。作为陪葬品,玉蝉不仅是对逝者生前品德的肯定和赞誉,更寓意着逝者的灵魂能够像蝉一样得到安息和永生。

汉代葬玉种类丰富,琀为其中的一种。【说文解字】曰:「琀,送死口中玉也」,即琀为置于死者口中的玉器,故又称之为饭琀。【后汉书·礼仪志下】亦载:「饭含珠玉如礼」,进一步印证了含玉于口是丧葬礼仪的一部分。玉蝉作为琀的一种,其象征意义深远。在【礼记·玉藻】中,有「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揭示了玉蝉所代表的清高与纯洁。而蝉的一生,经历了从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再生,这种循环往复的特性使得蝉成为了蜕变与重生的象征。古人深信,蝉在秋凉时入土,待来年春暖再出土爬上树,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特性,与人们希望逝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获得新生、重获幸福的愿望相契合。因此,玉蝉作为琀置于死者口中,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与缅怀,更是寄托了生者对逝者重生的美好祝愿。

2.灵魂的居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蝉一直是灵魂安宁的象征,深刻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死亡和宇宙循环的认知。古人认为玉拥有特殊的防腐作用,能使逝者遗体得以完好保存。玉蝉以玉为原料,经过精心雕刻而成,质地细腻温润,色泽明亮,散发出一种平静、安详之气,将其安放在墓主身体的不同部位,特别是口中,以期达到防护死者的肉身,保持其不腐不朽的目的。同时,玉蝉生命周期的终结,也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萌发,因此被视为灵魂安宁之所。这种生命循环与重生的概念,与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理解和希望相吻合,是他们对于生死观念和宗教信仰的物化表现。

(二)玉猪

1.财富和地位

玉猪在丧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尤为显著。在古代,猪作为重要的家畜,是财富的象征。古人相信玉猪能够在人死后为逝者带来好运,或者象征逝者在世时的富有和地位。如战国早期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包括玉猪在内的21件玉琀,是诸侯贵族随葬时放在死者嘴里的玉器,显示了墓主的财富和地位。

作为葬玉中的一种,玉猪在汉代被用作死者手中的握玉,称为「玉握」或「握玉」,象征着古人对财富的深厚情感与不懈追求,也体现了逝者希望带着财富离去。这一习俗在汉代初期以前便已存在,当时死者握的是无孔的璜形玉器。而到了东汉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玉猪则成为死者握玉的主流选择。古人深信,玉猪能伴随逝者进入新的世界,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汉代玉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与创新,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暖泉汉墓出土的汉代玉猪为我们了解汉代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以及玉器在丧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2.生命的延续

在古代,人们坚信生命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终结,而是会在另一个维度以全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因此,玉器作为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被认为能够保护死者的灵魂,使其在死后的世界中得到永生。在农耕社会,猪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畜,不仅体现了家庭的经济基础,还象征着家族的生命力和繁荣。将玉猪作为随葬品,相当于将家族的繁荣与生命力带入来世,寄托古人希望家族世代相传、永续不息的美好愿望。此外,玉猪还以其强大的生殖能力,成为后代繁衍与昌盛的标志。通过随葬玉猪,古人希望将生命的力量传递给子孙后代,祈求他们健康成长、家族人丁旺盛。

四、结语

玉器作为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暖泉汉墓出土的玉蝉与玉猪,便是这一传统中璀璨的瑰宝。它们不仅以精湛的工艺展现了汉代玉器制作的卓越技艺,更以独特的造型与风格,为我们揭示了汉代社会的审美情趣与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得以充分展现。暖泉汉墓出土的随葬品,正是这一文化的生动写照。通过对暖泉汉墓出土玉蝉和玉猪的研究,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社会的信仰与宗教观念,以及玉器制作的工艺与艺术特点。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为我们研究汉代丧葬文化提供了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佐证。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