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章生一、章生二时代的龙泉青瓷

2024-06-14收藏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1994年版【龙泉县志·人物传略】之章生一、章生二条记载:龙泉人,兄名生一,弟名生二,南宋初期于琉田(今大窑)同业青瓷窑。时该村有瓷窑四十余家,尤以章氏兄弟窑制品最佳。

生一所制之器,胎质坚实、薄如蛋壳,釉层丰富饱满,釉色浓淡不一。淡白者称米色,稍浓者称豆绿。釉有断纹,号白圾碎,即鱼子纹。其器紫口铁足。产品为朝廷所垄断,精品专供御用。因其为兄,所制之器名「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生二作品则继承龙泉传统风格,而有发展,釉色葱翠,创造了梅子青、粉青,白胎厚釉,光泽柔和,滋润如玉,扣之如磬,极耐磨弄。其精品皆进呈宫廷。因其为弟,所制之器名「弟窑」。又因其作品风格继承龙泉晋唐青器,又名「龙泉窑」,亦称「章窑」。

而在明代,陆深(1477-1544)在其所著的【春风堂随笔】中记述:「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瓷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郎瑛(1487-1566)在其所编撰的【七修类稿续编】卷七中更为详细地记述道:「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曰百圾碎。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闻国初先正章溢乃其裔云。」

又据民国17年(1928)重修的龙泉章氏宗谱记载:龙泉章氏的先祖可追溯到唐末的章仔钧,章仔钧被闽王王审知奏请唐朝廷任命为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充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长期镇守浦城,其曾孙章重「为都官郎中,尝猎于处之龙泉,至西宁乡,爱其山水明秀,因家焉,是为龙泉章氏的始祖」。章氏后裔在龙泉从事制瓷业。陈万里先生在考察龙泉窑后曾提到,「大窑村里有窑神庙,我曾去朝拜过,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须拜祭。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还会走乡串户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制瓷习俗,相延至今。

当代沈岳明、郑建明在其所著的【哥窑的新发现】一书中,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献记载的宋代哥窑,其始烧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早期,最晚烧制年代可以到元代。所以,世称章氏兄弟是哥窑和弟窑创始人,是开创南宋时代龙泉青瓷鼎盛的标志性人物。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北宋中后期日益形成自身风格,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靖康之耻」后,北方大批窑工随宋室南渡,纷纷涌入浙江。南宋初年,这批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落户龙泉,重操旧业,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制瓷技术,与龙泉本土窑工一起融合创新,使龙泉窑烧制技艺大进,近乎「基因突变」。其核心是改变了中国制瓷史上一直沿用的一元配方工艺,在瓷土中加入了适量的紫金土,变成了二元配方,并且釉也从钙釉改变为钙碱釉,即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

同时,龙泉窑工还熟练掌握了多次素烧、多次施釉及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等复杂工艺,随后产品结构也作了重大调整,装饰手法也出现了变化。南宋龙泉窑可谓融合了中国制瓷工艺精华,创造出黑胎厚釉哥窑和青玉般的粉青釉、翡翠般的梅子青釉青瓷,将烧制技艺推向巅峰,展现青瓷文明自肇始起至宋代2400年发展的成熟风貌、绝代风华,至今依旧是难以逾越的高标。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世俗生活日益精致,呈现出一个国泰民安的「诗化」时代。而接过越窑大旗的龙泉窑,也主动适应社会风尚,契合时代审美趣味,聪明地抛弃了青瓷千年积攒的深沉气质,孕育出极富江南灵秀特质的梅子青、粉青、豆青等,釉色突出娇嫩、明媚、灵动,在蓝与绿之间找到了最暧昧的那一抹青色,充满了生活的新鲜、轻快、活泼气息,将单色釉的极简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实现釉质玉感和经典器形的完美统一,形成温润、沉静、典雅、清远的鲜明风格。而这,正是南宋思想文化风潮与宋人内心孜孜追求的体现。龙泉青瓷自然得到了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的喜爱,负载起南宋风雅的主题,成为日常花繁香事的物质承托,定格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成为宋韵文化的典型代表。

南宋国土缩小,陆上丝绸之路几废,而宋金对峙,养兵日多,经济上更为倚赖海上贸易。【宋会要辑稿】载有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诏令:「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宋史】也有记载,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龙泉窑生产工艺的成熟,使其成为当时最适合海上贸易的船货之一。同时,南宋朝廷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也直接促进了龙泉窑的发展。

在窑业初始阶段即已外销的龙泉青瓷,从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外销,南宋中后期已成为最为重要且较高档的输出品,广泛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欧洲的50多个国家,并在元代达到外销高峰。在龙泉成为宋、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财富发祥地、输出地的同时,龙泉青瓷扩大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使各文明古国的文化互相交流、大放异彩,实现从「龙泉天下」到「天下龙泉」的转变,成就龙泉「海上丝绸之路」内陆起点、全球制造业之都的地位与荣耀。

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郑建明所言:「龙泉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历史上最后形成,其文化内涵庞杂而生产地域广阔和规模最为壮观的一个青瓷窑业系统。它既是大江南北两大瓷窑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范例,也是宋代‘官窑’和‘民窑’不同文化层次既相关联又互相激荡的产物,乃至可以认作是中国历代青瓷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总成。」

龙泉青瓷窑系最终形成正是在南宋时代,其时在龙泉境内,由大窑、金村、石隆溪口和东区等四个片区逐渐构成了整个龙泉窑的核心区;毗邻的庆元县上垟,云和县梓坊、水碓坑,遂昌县湖山,缙云县大溪滩、碗窑山,以及泰顺、文成、永嘉等地也是瓷窑遍布。据考古发掘和窑址调查统计,南宋龙泉境内窑址258处,其中仅大窑就有61处,丽水其他县窑址76处。来源:【浙江文史记忆·龙泉卷】

图/钟伟林

(来源:龙泉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