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亮生
以鉴藏为核心的赏石观源于中国,干百年来,国人在爱石、藏石、赏石之风中形成的鉴藏奇石的理论、方法和标准,构成了独特而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
传统的赏石观以宋代米带以来形成的瘦皱漏透相石法为圭臭,历经千年不衰:形质色纹韵则代表了当代鉴藏赏石观的精髓。伴随此其中过程的,还有因水石赏玩的兴起而被应时推崇的宝气、清气、灵气、贵气之鉴藏赏石观说。
但笔者认为,作为研究客体与对象的奇石,无论是图纹、造型、画面、美质石诸类,总体而言均可以「奇"与「美」的二字的鉴藏标准予以概括,奇而生美,美中蕴奇,奇是根本,美为核心。换言之,「奇」与「美」的综合是构成鉴藏奇石的核心标准。
一、赏石以奇为根本
奇,异也,从字源意义上讲是对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事物的统称。有别于一般者为「奇」,用于奇石方面是指天然形成且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再宽泛一点讲就是泛指那些经过天然形成的,经大自然雕琢、洗炼的,石形独特,石色鲜艳,石质细腻,纹理图案别致优美,具有一定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极高的石品。由此观之,既为奇石,首要在奇。
当大自然的岩石在历经机械搬运、磨蚀、溶蚀、风蚀、淋滤、冰川活动及构造运动后形成奇形怪图的石体时,首先是因奇才会受到鉴藏者的注意和青,奇特的造型色彩、构图及花纹、特质、质地的不同寻常.正是奇石从第一的观感上满足鉴藏者休闲猎奇或审美习性,从而吸引其关注所在。反映在外在的特征上就是从第一眼的观感上就因悦目怡神、引人注目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体现在造型石中就是无论是崇山峻岭,形象构造,或苍茫,或雄浑,或峭拔,或秀丽,或具象,或抽象,虽不一而足,但鉴藏人一看便能感觉出形状干奇百怪,构造奇崛天成;在图纹石中就是构成主题的线条、纹理或层理、裂理清晰别致,能夺人心魄;在画面石中就是画面主题明确突出,图案表现出的意境在象形与神似之间构成奇特而让人见之难忘:在美质石中就是目感及触感上的润泽细腻,视之舒服养目,抚之光滑温润。当然精品奇石中还有综合上述几类于一身的,则更是「奇」字凸显,让人一见难忘,愉悦之情自生。
进而言之,从发现角度讲,鉴藏奇石是一种因人石结合所形成的特殊活动。自古以来,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鉴藏主体阶层、范围不同,数量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人始终为鉴藏主体,石为客体。在当前,鉴藏奇石人群已经由过去传统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逐步普及扩大到普通大众层面,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一套普适的鉴藏标准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其中,一方面要求作为鉴藏主体的人首先要依据一定的普适标准将奇石从大自然中挑选出来。当主体的选择标准成为了主要因素后,选的过程必然会伴随有一定的鉴藏审美标准产生,为什么选此而非彼?无非是由于此能引人注目,能让鉴藏者眼前一亮。这一标准的选择笔者认为首先就是奇石之「奇」所带来的反映。试想,我们挑选奇石时,无论是去大山江河自己寻觅,还是在石馆石市淘宝,这第一的直观就是目赏,即首先要用自己的目光和审美标准去发现,去看去鉴去赏。
换言之,奇石中的奇,是其自身特殊性因先入为主留给人的外在第一感知反映,当我们产生某某石真奇的感叹时,其实正是奇石本身的绝色天姿、绝形旷世反馈于主体引起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反而言之,虽然鉴藏选择的过程中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但毫无疑问,作为客体的物的奇石能被选中则无疑有其让主体视觉上肯定和惊艳的特质所在,也即作为客体的石要成为被选者,在自然界芸芸众石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异于其他同类之石,有不同于其他众石的特殊之处,这就是石因主体第一观感目视后留给鉴藏主体的效果,也正是奇石之所以为「奇」所体现出的魅力所在。
从效果上而言,石只有奇才能让鉴藏的选择者赏心悦目,眼前一亮。因奇者摄人心魄,夺人眼球,使人生愉悦之美。如此方能引人注目而视,并因主体的选择而脱颖而出,这是体现奇石价值的第一步要求。因奇而生美,在选择淘汰的基础上才能引导鉴藏者进一步发掘升华奇石魅力和鉴藏水平,也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审美,从中体现出的是一种鉴藏水平与审美的递进式自然过渡与平衡。
另外,奇石鉴藏中对奇还有一个必要条件要求,就是这种天然之物在相对数量上必须要稀少。如果随处可遇,遍地俯拾皆是,则「奇」石也就无所谓奇石了,因为只有量少的物质方显珍贵和难得,也才越具有鉴藏价值,越受追捧。这也正是鉴藏者乐此不疲赏玩的动力。
所以,赏石以奇为首要因素,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