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股票

特朗普遇刺,川大智胜股价波动:A股炒作之风何时休?

2024-07-23股票

在A股中,有一种「神秘力量」常常搅动着投资者的心弦,那就是「概念」的魔力。每当社会热点事件或是名人效应触及市场的神经末梢,一些看似与事件无关的股票便会在瞬间光芒万丈,仿佛拥有了超自然的力量。川大智胜便是最近这股神秘力量的最新载体。

板块普跌、业绩预亏,股价却凭空涨停,这是近日发生在上市公司「川大智胜」的戏剧性一幕。2024年7月15日,川大智胜高开10%。截至收盘,该公司保持涨停,股价报收11.22元/股。

在股吧中,因川大智胜名称存在一定谐音解读空间,部分投资者将川大智胜戏称「美国大选概念股」。甚至有投资者发帖称:川大智胜绝对是今年的妖股,别说我没提醒大家。

不过,川大智胜的股价上涨之势没能维持太久,到7月17日收盘,川大智胜报收于10.21元,下跌5.81%,已经跌回7月15日涨停前一个交易日的水平。到7月18日,川大智胜又进一步下跌,7月19日虽有回升,但也基本上维持在涨停前的水平。不知道多少中小股民的「追涨」,最终变成「套牢」。

在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川大智胜的股价也曾出现过异常波动,同样是受益于所谓「特朗普概念股」的狂欢。作为一家从事航空管制系统开发的公司,川大智胜公司业务与特朗普并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下,股价依然节节攀升,成为一时的焦点。

制造概念、炒作概念,已经成为股市一大顽疾。还是以美国大选为例,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与奥巴马名字相似的股票被炒作的现象。例如,「澳柯玛」因为与奥巴马的名字谐音相似,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波动。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因其出色的表现受到广泛关注。股票简称中有个「谷」字的「远望谷」股价一度出现涨停。

2023年12月,因为龙年将近,A股中部分名字中有「龙」字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十几只股票累计上涨超过10%,有些涨幅甚至超过50%。还有炒神兽、炒数字、炒麻将、炒地名等模式层出不穷。

不乏有些上市公司主动蹭热点。2015年,互联网金融成为证券市场上的热点之一, 多伦实业改名为「匹凸匹」,利用与热门概念「P2P」发音高度接近的名字来吸引市场关注和投资者的兴趣,这种行为被证监会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其实控人鲜言因此被罚并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后来该公司又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作为席卷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热门题材,市场曾有声音称「只要沾上元宇宙概念,股价就能飙升」。有「A股元宇宙游戏第一股」之称的中青宝2021年9月提及游戏涉及「元宇宙」概念,受此影响,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13日,公司股价累涨超过122%。然而,这也无法扭转公司亏损的命运。

投资者对「概念股」的热捧,往往源于一种对未知的憧憬和对收益的渴望。当市场出现某种热点,人们倾向于相信这种热点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然而,这种心态往往忽视了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投资者在追逐「概念」的同时,却忽略了公司的实际业绩、行业地位以及未来增长潜力。每一次炒作都伴随着市场的狂欢与泡沫的破裂。这些股票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凭借概念的光环获得超额收益,但最终都难逃回归基本面的命运。投资者若盲目追涨,往往只能品尝到「概念」破灭后的苦果。

还是以上述「元宇宙」概念股为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元宇宙概念股共130只。近九成概念股股价近一年内下挫。年内,*ST易尚累跌达71.52%;太龙股份、山水比德、恒信东方、德必集团、芒果超媒等跌幅超60%,中青宝累跌46.48%,「红人经济第一股」天下秀跌51.42%,汤姆猫累跌45.23%。多少抱着「元宇宙」发财梦的投资者,不见盈利亏了本金。

面对「概念股」炒作带来的市场波动,监管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这一现象的监管力度。以202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信息披露分类监管】为例,明确规定了对利用信息披露炒作概念的行为进行重点关注,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涉及热点概念的公告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提示风险。

此外,针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公司,交易所也会及时下发关注函,询问其股价波动的原因,核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市场操纵等行为。2021年8月,深交所对联创股份等6家公司下发了关注函,其中有5家公司都涉及热门概念炒作。其中,新莱应材主要涉及半导体概念,融捷股份、联创股份涉及「锂」概念,如锂电池或锂矿,而维宏股份、盛弘股份则分别涉及激光领域和储能概念。

对于上述个股涨幅较大的情形,深交所针对个股的具体情况作出问询,如要求个股结合公司股价涨幅及公司主营产品所处市场需求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等,核查公司股价近期涨幅较大的原因,与公司生产经营等基本面变化是否匹配;核实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是否存在筹划中的重大事项等。

2022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已有逾60家A股公司因涉嫌「蹭热点」「炒概念」被交易所关注或问询,其中部分公司已被采取监管措施,也有投资者因在「炒概念」过程中拉抬股价影响交易秩序等被采取监管措施。

比如,上交所网站于当年11月14日发布对ST鹏博士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时称, 「该公司多次先于法定信息披露渠道,通过自媒体、上证e互动平台等渠道,对外发布影响股票价格的敏感信息,信息披露不公平。」

对于「概念股」的炒作,监管固然重要,但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案在于培育成熟的市场生态,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市场参与者应当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避免盲目跟风,回归价值投资的核心。监管机构应继续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当然,除了监管层依法治市,以及上市公司的自律外,广大投资者也应不断提升专业认知和水平。股市既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人性的放大镜。在「概念股」的炒作中,我们看到了贪婪与恐惧、理性与盲目的交织。作为投资者,应当学会在迷雾中寻找方向,不被短暂的热度所迷惑,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让价值成为投资决策的指南针。

(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毕舸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