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股票

皮海洲:IPO四大顽症,有治根之策吗?舆情要重问题实质防草木皆兵……

2024-04-01股票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近二十年持续活跃的意见达人,皮海洲曾参与过多次中国证监会组织的座谈会,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出谋划策,是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3月下旬的一个午后,价值线研究员与意见达人皮海洲先生,在湖北进行了一次3小时的面对面交流。

「IPO大幅超募(超过20%)是有罪的根治方法有三」、「分拆上市就是重复上市」、「大多数民企上市前实控人持股比例过高减持动能不小」……皮海洲认为,当下IPO存在四大顽症,与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交互影响,监管层应拿出治本之策,刮骨疗伤,使A股逐渐恢复吸引力。

当前资本市场对舆情已十分敏感,甚至有些过度。皮海洲清醒认为: 监管层在自身或要求上市公司应对舆情时,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分清楚哪些是情绪式的扣帽子发泄,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反映。当下,科学而非激进的舆情应对之策,同样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安抚疲软的市场。

顽症一:IPO大幅超募是有罪!

定价机制出了大问题,改进方法有三!

当前A股低迷,归于宏观经济大调整,归于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但源头在 IPO。现在新股的市场化,漏洞很多,首先体现在定价机制上。

过去股票发行的价格靠官方指导,新股发行价不超过23倍市盈率。随着注册制推进,新股的发行价引入市场化,机构的询价报价,决定了新股发行价格。

但这种市场化引入后,A股定价机制设计和执行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A股IPO公司普通存在超募现象,这背后和各方面的利益紧密相关。

对于市场来说,大幅(超过20%)超募不是有功,是有罪!

企业超募发行,新股价格过高,不牛的企业上市之后很快破发,牛的企业股价炒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往下走,最终损失都由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承担。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有三:

首先,要停止转融通,防止询价机构一边不负责地报高价,一边利用制度漏洞转移风险。

第二,对于IPO保荐机构收费模式也要做出改变,即使IPO公司超募,保荐机构也不应再按超募比例多收取费用。

第三,最关键的是,监管层宜修改政策,让敢报高价者多得,而不是现在剔除报高价的,任其报而不得。可以比照IPO发行10%配给公司实控人或高管,另划出10%,直接配给出高价的前10%的人,但这种配售限售三年。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增加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性,怎么增加?肯定要从源头新股发行价格和质量出发来控制住。

我同时建议,如果企业选择低于行业市盈率价发行,并承诺5年内不减持,这样的企业在IPO排队过程中可以插队,更早登陆资本市场,这也是市场化。

顽症二:分拆上市,

就是同一资产的二次上市!

IPO市场过热还造就了一个怪象:已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让其独立上市,再一次从市场圈钱。而母公司也通过股权增值获得了一笔丰厚的收益。

这种所谓「分拆上市」,其实是同一资产两次上市!母公司上市时,已包含了子公司的资产或股权,其估值已反映在了母公司的市值中。现在分拆出来再上市,完全是硬造出来圈钱行为,给市场增加负担。

如果企业想要通过资本市场加强一项业务,完全可以针对子公司的新业务发一笔再融资来进行,为什么要让子公司再IPO呢?

顽症三:让普通投资者担了风投的险!

没有盈利最好别上市

对于一些没有盈利、甚至没有营收的高科技企业,确实迫切需要资金。 但如果把这些企业直接放到二级市场,风险非常大。

普通投资者很难甄别这些高科技企业,对其技术的先进性、产品未来前景难以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这种风险,应该由专业风险投资机构来承担,而不是让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承担。等这类公司有了一定业绩,技术比较成熟,市场较为明朗,再让其登陆A股。否则就是让普通投资者,承担了风投的风险,却很难拿到风投的回报。

现在应该要提高IPO公司上市门槛,原则上不要让亏损企业登陆A股市场。特殊的亏损企业,上市必须提高标准,从严审核。

顽症四:大股东占股比例过高,

是减持乱象的根源

国有企业基本不存在大股东减持的问题 ,减持要国资委批复,高管持股也不多。 大规模减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

A股很多民营IPO企业,上市前大股东持股比例太高。一些中小企业融资5~I0亿,上市之后大股东再套现2倍以上,还能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减持动能很大。

不少公司发了新股之后,大股东控股还在60%以上,这就是大量公司上市之后,先积极炒高股价,继而减持套现的根源。

管理层能否立个规定,企业IPO前先把大股东持股比例压缩下来,实控人不超过60%,IPO后降至50%左右,上市后减持的动力明显减小。这样的好处是,如果大股东减持过多将失去了控股权,减持时就会慎重很多。

重视舆情,要一分为二,

重问题的实质防草木皆兵设负面清单

虽然身为意见达人,但皮海洲老师对近期资本市场大热的各种舆情保持清醒态度。

他说,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民意和舆情,应保持常态化关注和回应。不能股市跌了,甚至大跌了,股民怒吼了,才被动关注和回应民意和舆情。即使被动回应,也应有科学方法。

对舆情和民意的科学应对,包括舆情获取、舆情分析的科学性和应对的理性。

现在网络上很多声音,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甚至某个机器重复发出的。

IPO是一个利益链,二级市场公募是一个利益链,私募是一个利益链,操控各自的利益相关媒体,近年来持续说了不少假话。

目前监管层很被动,长时间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等到听到真实声音时,事情已经十分麻烦了。

所以,监管层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建立有效的真实民意和舆情来源渠道。

同时,对收集到的民意和舆情,要一分为二分析应对,分清情绪和事实,哪些是情绪式的扣帽子发泄,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反映。

比方说,最近媒体热炒的中信证券和联纲光电硬刚怒怼交易所,实际上就是一个正常回复,个别媒体为了吸引流量搞了个标题党,大量的自媒体跟着起哄,实际上是蹭热度,是网络暴力。这种情况,只需企业适度引导。

另一个例子,2023年新股「变脸冠军」裕太微,超募近3.7个亿,上市当年业绩巨损1.5亿元,同比下降42494%,股价从高位回撤70%,破发26%,企业一上市总经理就走人。这是真实的问题,就需要监管层彻查。

我多次听说,某些媒体,包括个别官方媒体,为了商业合作,竟然连续3次以上找茬式写拟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对这类舆情及媒体,监管层似乎应该拿出意见,将其列入重点惩治的负面清单,要求市场各方举报而不是重视其所谓的新闻。监管层高度重视舆情是一件大好事,但要防止草木皆兵,防止市场各方难以适从。在IPO申报、审核、发行、上市过程以及上市后的减持环节,监管层对媒体和舆情当有一套标准(问题清单)和科学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