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漫

再看一遍【长安三万里】,我才发现,观众骂得太对!

2024-07-25动漫

追光动画的故事始于2011年,当时失意的CEO王薇产生了这样一个单纯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看到优秀的中国动漫。带着这份坚定的初心,她决定踏入国产动画那片荆棘丛生的领域。

然而,理想过于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追光影业在前三部作品的市场表现上都遭遇了挫折。如投资1.3亿的【小门神】仅获得了约8千万的票房,【阿唐奇遇】的票房收入大概有3千万,最惨淡的【猫与桃花源】的票房收入仅有2千万。

这一连串的失利,让追光影业陷入了巨大的亏损,也让王薇的梦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面临困境时,追光并未放弃,而是深思熟虑后决定转向中国经典故事系列。他们这样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经典故事在我国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受众群体,二是【大圣归来】的成功证明此类题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提升作品质量,王薇主动退出导演编辑的角色,并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华纳影视"来协助。

这一系列调整为追光注入了新的活力,犹如一剂强心针。2019年,【白蛇:缘起】上映,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独特的东方美学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但随后的几部作品,如【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虽然视觉效果令人惊艳,但剧情却显得混乱和不连贯。

在人们普遍认为追光动画永远无法摆脱"画面震撼、故事拉胯"的困境时,【长安三万里】这部作品犹如破晓的第一缕阳光,横空出世。

这部作品虽然依旧延续了追光动画一贯的视觉震撼效果,但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却有了突破性的尝试它的出现,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家十年如一日坚持动画创作的公司,也为中国动画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长安三万里】的诞生充满了非同一般的争议,从宣传阶段就开始了。在预告片中,李白似乎是主角,但其中的打架、大战、吟诗等场景却令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使观众无法猜透影片的主旨。

这种模糊朦胧的宣传策略使观众的观影热情大大降低,导致影片在开播前未能得以充分的口碑宣传。

正片播出后,观众发现主角竟然是高适,而非预告片中的李白。这种反差使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满。影评人开始质疑,追光是否又陷入了混乱剧情的老毛病。

上映初期,【长安三万里】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两周内票房平淡无奇,上映后观众的反应冷淡,追光的员工们感到坐立不安,因为这似乎预示着追光可能又要失败。

然而,命运却再次让人意想不到在几乎所有人都对这部电影失去希望的时候,【长安三万里】突然异军突起,票房大涨,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这部电影最初是8.0分,后来评分逐渐攀升到了8.2分。更令人惊讶的是,上映半个多月后,【长安三万里】的单日票房甚至碾压了新上映的【封神第一部】,而且连续几天保持逆袭态势。

最终,这部电影突破了12亿票房大关,创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这部作品的反转太过于戏剧化,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影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部作品,观众们纷纷进行二刷、三刷。就连人民日报也为它站台,称赞其传播传统文化的努力。

然而,随着热度上升,争议也愈演愈烈。有人大赞其创新,有人痛斥其对历史的篡改。影片对李白形象的塑造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被"黑化"了,也有人觉得更加真实立体。

甚至连洛阳人民都站出来抵制这部片子,认为影片对其城市形象有所偏差。

【长安三万里】在评论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他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进电影院,尝试找出答案:这部影片究竟为什么会有争议?观众们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复杂的观影情感,使得【长安三万里】在2024年成为了最具话题性的国产动画电影之一。

【长安三万里】的叙事方式无疑成为最大的争议点之一。这部电影摒弃了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老套,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角从低谷走向巅峰。

相反,选取了一种更为朴素的方式,将高适和李白的生活经历平行展现。

影片开场就展示了两道菜:一个是李白的生平,一个是高适的生平。这种平行叙事的结构让许多初次观影的观众感到困惑。

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故事架构,突然面对这种看似无逻辑的叙事方式,难免会感到不适应。

让人头痛的是,【长安三万里】似乎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塞入过多的内容。除了高适和李白,还有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郭子仪、李龟年、张旭等众多唐代名人悉数登场。

影片不仅要呈现高适的励志人生,还想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李白形象,甚至还要涵盖盛唐和"败唐"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属于大乱炖式,导致很多背景细节没有交待充分。例如,李白为何对做官有如此执着?李白、王维、高适给玉真公主献艺的原因?安史之乱、永王之乱的爆发原因?对于不熟悉唐代历史的观众来说,这些问题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长安三万里】在众多历史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影片没有刻意强调某个英雄人物,而是尝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众生相。

通过讲述高适和李白的故事,以及其他历史人物的穿插,影片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盛唐的繁华世界,使我们得以一窥那个诗歌与剑戟并存的璀璨年代。

虽然这种叙事结构具有冒险性,但它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历史,从而启发观众进行思考与探索,而非被动接受预设的英雄故事。

这或许正是【长安三万里】最具创新和魅力的地方。

【长安三万里】令人赞叹的是其令人惊艳的视听效果,尤其是在诗歌意境的表现上,追光动画展示出了非凡的创意和技术实力。

这种诗歌与动画的完美融合,不仅让古典诗词焕发新生,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莫过于李白【将进酒】的呈现。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响起时,画面上展现出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奔流与天际的云彩交相辉映的壮丽场景。

这种视觉冲击力,配合着凌振赫富有感染力的配音,将李白内心的豪迈与哀愁完美地诠释了出来整个场景气势恢宏,天马行空的特效渲染,让观众仿佛能身临其境,深切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

不仅【将进酒】一诗,片中其他诗句的呈现也同样精彩。"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画面对比,让观众瞬间想要骂娘,深刻体会到诗句背后深深的讽刺和无奈。

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奇观,则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想象力。

这样的诗歌与画面的契合让观众更易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也使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绪以及所处的环境。

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诗的出现,通过画面,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表达李白愉悦的心情,更是他在经历永王叛变,被流放到白帝城,然后突然接到特赦时内心所感"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句,不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意象,而是诗人在经历变故后内心治愈的真实写照。

影片中配音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凌振赫为李白配音的声音,绝佳地诠释了诗仙李白大度豪放却又内心忧愁的复杂性格。音色的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得李白这个历史人物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

这种诗歌与动画的创新融合,让古典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观众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诗歌的独特魅力。这充分证明了只要找到正确的呈现方式,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能触动现代观众的心灵。

【长安三万里】不仅在票房上取得成功,更在社会上掀起了文化热潮。这种现象令人欣慰,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该电影成功地吸引了观众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诗词热潮都如火如荼。很多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引用电影中的诗句,甚至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人们在热烈讨论李白、杜甫的故事。

这种现象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传统文化依然能够吸引现代人的注意力。

再次,电影中杜甫的出场也引发了观众的兴趣。杜甫活泼跳脱的形象与教科书中忧国忧民的印象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再次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或许会对杜甫的人生经历产生更深的兴趣。

然而,这股文化热潮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许多人首次真实思考历史人物的形象,反映了传统文化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同时,一些过于情绪化的讨论也反映出公众在理性分析历史问题时的不足。

然而,【长安三万里】引发的文化热潮无疑是积极的,它不仅让人们重新审视了古典文学和历史,也为当代文化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种现象鲜明地证明了,只要找到新颖的内容和形式,传统文化绝非某些人担心的那样「老掉牙」,它依然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全民的共鸣与讨论。

【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的票房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在国产动画行业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无限种可能性。

这部作品成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通过动画形式,讲述了盛唐诗人的故事,将观众带入了古典诗词的世界,享受一场视听的盛宴。

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传统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次,【长安三万里】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仅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素材,更是能引发全民共鸣和讨论的话题。

这种自信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部电影在剧情结构等方面仍有争议,但它的成功无疑会激励更多创作者投身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类似【长安三万里】这样的作品。

比如,下一部可能是关于辛弃疾的,或者是讲李清照的故事。

展望未来,中国动画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只要创作者们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具备创新精神,中国的影视作品必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独有的光芒。

而且,追光动画公司的成长历程也启示我们:即使面临挫折,只要坚持梦想,终究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的文化瑰宝,终将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的光芒。【长安三万里】的成功,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