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自然之美:褐翅鸦鹃

2024-07-13动物

今天是7月13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初八,早安,今天介绍的是「 褐翅鸦鹃 」。

褐翅鸦鹃 :鹃形目、鸦鹃科、鸦鹃属鸟类,属中型鸟类。体长40-52厘米,体重250-392克。它们雌雄相似,拥有着黑色的鸟喙,鸟喙较为厚实,呈弧形向下弯曲,末端尖利。爪子为灰黑色,较为粗壮有力。眼睛虹膜为红色,瞳孔黑色。其额头、头顶、枕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脸部、喉部、胸部、腹部、腿部、臀部以及尾下羽毛为黑色,乌黑发亮,在阳光下闪耀着蓝绿色以及淡紫色的金属光泽,十分的漂亮。

尾羽较长,为黑褐色或者黑色,其翅膀为棕栗色,在名字上与其特征不相符,也不知道命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总得来说是一种十分漂亮的鸟类,而且因为其嗜吃蝗虫等农业害虫,对于农业以及林业的病虫害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

褐翅鸦鹃 于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等省份。其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活动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河谷灌丛、草丛以及芦苇丛中,有时也能在村庄附近靠近水源的观察以及竹林中看到它们的身影。

褐翅鸦鹃 属留鸟,不进行迁徙活动。常单独或者成对,很少成群。它们飞翔能力较差,多在地面上活动,它们有力的双腿也十分的擅长行走,行走亦步亦趋,不慌不忙。行走时尾羽向后平伸保持身体平衡,头部会随着脚步点动。十分的警惕,不时会停下来抬头观察四周,当遇到危险或者干扰时会迅速的钻进茂密的草丛或者灌丛中进行躲避。但情况十分紧急时也会飞行远离。

飞行时翅膀扇动迅速,伴随着呼呼的风声,尾羽张开,上下摆动,不过它们的飞行速度不快,通常飞不了多远就会降落到矮树上。有时它们也会在树枝间穿梭,穿梭主要以跳跃和短距离飞行的方式移动。休息时会栖息在小树的枝桠或者是芦苇顶上,尤其是在雨后,喜欢站在上面晒太阳。它们还会发出鸣叫声,鸣叫声类似咕、咕、咕的连续发音,鸣叫时梗着脖子,看起来有点怪异,鸣叫声能传播数里远,在早晨和傍晚鸣叫较为频繁。

褐翅鸦鹃 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毛虫、甲虫、蝗虫、蚱蜢、蜚蠊、蚁、蜂等昆虫以及昆虫幼虫为食。也会进食蜈蚣、螃蟹;螺;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甚至会捕食蛇、蜥蜴、鼠类、鸟卵甚至是其他鸟类的雏鸟。有时也会进食一些杂草种子和植物果实。

褐翅鸦鹃 为每年的4-9月,但在每年的三月就会开始求偶活动,在求偶期间,求偶时雄鸟羽毛蓬松,两翅低垂,尾巴呈扇形展开,对雌鸟进行围绕追逐。会发出鸣叫声来吸引雌鸟,雌鸟会发出鸣叫声回应。为一夫一妻制,结对后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筑巢,对筑巢位置没有太高的要求,会在草丛、灌木丛、芦苇、细枝、草叶、竹林以及攀缘植物中筑巢,鸟巢较为粗糙主要有细枝、草茎、草叶构成,开口在侧面的上方。鸟巢一般离地1-5米,周围有着茂密的植被遮掩,十分的隐蔽,不易被发现。

鸟巢建好后开始产卵,雌鸟每窝产卵3-5枚,卵为白色或者淡黄色。产齐后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12-19天。雏鸟晚成性,出壳时十分的弱小,需要亲鸟的悉心照料。亲鸟会每天外出捕猎食物回来喂养雏鸟,亲鸟觅食回巢后雏鸟会长大嘴巴等着亲鸟投喂,同时还会发出鸣叫声。雏鸟食量很大,排泄物也多,但这些排泄物并不会被丢弃,亲鸟会把这些排泄物叼起来吃掉。既补充一点能量,也能保持鸟巢的卫生。在亲鸟的精心喂养下,雏鸟茁壮成长,不久就能离开鸟巢,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

今天介绍的「 褐翅鸦鹃 」友友们喜欢吗?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一起了解更多绚丽多彩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