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每天饱受活取胆汁折磨,生命如炼狱!曾轰动一时的胆熊怎么样了?

2023-12-05动物

前言

国内外就活熊取胆这一残忍行为展开了多年争论,这些可怜的动物似乎成为了人类欲望的牺牲品。当你吃着含有熊胆成分的药或点心时,是否想过它们背后的血与泪?

一、引进的「先进技术」,无法掩盖其残酷本质

20世纪70年代,中国从朝鲜等国引进了所谓的「先进养殖技术」——活熊取胆。原本的目的,是通过人工饲养取代野外捕杀,减少对熊类野生种群的损害。但这一「先进技术」背后,是何等残酷的场景!

小熊刚出生不久,就要接受开胆手术,在它们柔软的肚皮上划开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洞。一根管子从洞里伸入体内,直通胆囊。

此后,它们要忍受终生的折磨——管子里的胆汁会每天被反复吸取,而它们甚至无法获得一日三餐。养殖场的人故意限制食量,因为「饥饿能刺激胆汁分泌」。

小熊每天面对的,不仅是持续的饥饿。为了防止熊抓伤导管,工作人员会在它们身上套上沉重的「铁马甲」。

这些「马甲」闷热厚重,令熊难以忍受。还有随处爬动的虱子添加瘙痒。熊想抓痒却又动弹不得,只能在地上翻滚、哀嚎。

曾有母熊生产时,胎儿卡在产道内无法排出。为避免影响胆汁采集,工作人员选择将胎儿活生生掏出,任由母熊痛苦呻吟。

最残忍的莫过于取胆过程。他们会被铁钩拖到地上,四肢背部都牢牢扣住。然后,一根无菌针头缓缓插入柔软管子。

熊感受着胆汁通过体内管道一点点抽离身体,这种折磨足有两个小时。剧痛之下,曾有熊咬烂自己的手掌;也有熊撕开肚皮,掏出肝肠,最终痛苦致死。

但养殖场的场主面无表情,只管吩咐手下「赶紧救熊掌」。因为熊掌是赚钱的好料,必须活体砍下。

我们再回到20世纪70年代,那个引进「先进养殖技术」的初衷。防止野生熊遭猎杀,人工饲养取代,这本是一个进步的举措。

但一旦牺牲品变成牲畜,代价就是要忍受主人带来的种种折磨。他们自以为「照顾」这些熊,却只是为了更长时间地剥削利用。

二、违法违规依旧存在,监管执行难如登天

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限制新增养熊场,要求围场关停。此后又陆续出台监管规定。但由于地大物博,监管部门难以全面掌握养熊场的动向。

根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仍有68家养熊场,养殖熊达7000余头。这还只计算了能统计到的场所,不计其数的非法围场就更加难以估量。

非法养殖现象屡禁不止,监管规则一再修订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必然有人铤而走险。

他们借助偏远环境的庇荫,在监管的视野死角进行违法操作。对于这些非法场所,主管部门的处罚似乎也毫无威慑力。即便被查封,也会很快在别的地方死灰复燃。这样的怪圈,让人无从下手。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监管规则本身又存在哪些漏洞?记者对此进行了考察。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1993年实施的保密制度让外界无法得知养熊场内部的真实情况,这为藏匿违规操作提供了可能。

此后虽然制定出台了多项监管法规,却基本上停留在文字规定层面,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执法机制,核查和处罚力度都有待加强。

比如,许多地方的药监和工商部门对熊胆流向缺乏有效监控,导致熊胆产品可随意流入市场。执法检查也多有走过场之嫌,存在监管漏洞。

"法不责众"是古训,但监管规则的漏洞也不容忽视。这些规则与制度上的软肋,为违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不能从更深层面解决这些瑕疵,光靠部门之间横向联合,恐怕也无济于事。

三、庞大市场驱动下的悲惨产业链

那么,是什么在这场残酷生意背后提供动力?那自然是市场需求。中医认为熊胆有助风湿、泻火,可以入药或作滋补。

这种需求并没有错。问题出在商家的市场营销上——他们为了更大利润,故意夸大宣传,使得消费出现盲目跟风现象。

许多人购买熊胆制品,并非出于实际药用需求。他们不了解其功能和食用方法,更不了解其背后血腥来历。

反而将之当成奢侈品,作为高端礼物馈赠他人。一场场面子的交易游戏,让商家大赚特赚之余,也犹如注射肥料般滋长了这片残酷沃土。

此外,走私也成为推高熊胆需求的因素。大量韩国人名为「旅游」,实则从事大规模走私活动。他们清一色前往中国各地养熊场和中药店批量采购熊胆,然后带回韩国转手销售。

这无疑也加剧了屠宰与伤害。据不完全了解,我国对出入境熊胆品管控还比较松散,相关数据缺失,部门联动也有待加强。在利益驱动下,黑市交易层出不穷。

我们不难看出,此消彼长的残忍产业链,正是在市场、商业与政策监管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问题错综复杂,令人无从下手。

但我们至少要认清: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如果不能从消费端着手,单靠加强惩治力度,恐怕难以治本。

四、替代研发受阻,熊的苦难还会持续多久?

针对市场的残酷需求,研制熊胆替代品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事实上,这项研究在我国开展已逾30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沈阳的科研团队就启动了「人工熊胆」项目。经过十余年研发,他们在2002年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并提交了临床试验报告,等待批准上市。

但出人意料的是,国家药监部门以「替代性不足」为由,要求再增加试验品种。科研人员多次提出申请,却始终得不到批复。直到2007年,这个项目终究就此搁置至今。

类似的进展缓慢与障碍重重,也出现在其他研发团队身上。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我国药品监管政策有关。

根据规定,新药要替代既有药品上市,必须提供大量试验证据证明两者功效无异。但由于试验周期长、耗资巨大,研发老旧药品的替代新药极其困难。这尤其体现在像熊胆这种传统药材上。

监管政策本意在于确保药效,但副作用是扼杀了替代品研发活力。优良的替代品无法投入使用,再好的监管规则也无法完全杜绝活熊取胆。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怪圈。

当科研人员、行业监管者、动保人士、消费者都在各自位置伸手不见五指时,谁来破解这团乱麻,让千百只熊免受折磨?这个问题,恐怕任何一方力量都无法独自解决。唯有众志成城,才能让事情有转机。

我们需要监管部门针对规则漏洞出台有力治本之策;科研人员在政策范围内发挥才智,研制出成本低廉的替代品;动保组织深入调查,向社会曝光残酷场景;消费者自觉抵制含熊胆食品......只有当所有相关方做出改变,这些可怜生灵才能真正解脱,而不是从一个牢笼跌入另一个地狱。

结语

当你我享用所谓「珍贵」熊胆制品时,有没有想过牺牲在其后的生命?又有多少人在乎?这不仅是动物权益问题,也是人性的扭曲与麻痹。要让生灵免受苦难,唯有我们人类心中那份温暖与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