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猫头鹰带大林鸳鸯,大苇莺辛苦养大杜鹃,鸟为何认不出自己的蛋?

2024-07-24动物

或许你曾在童年时光里,沉醉于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励志故事。

它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初不被看好的存在,也有可能在成长后绽放出惊人的光彩。

然而,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自然现象:实际上,所谓的"丑小鸭"本身就是一只高贵的天鹅。它的蛋偶然落在了鸭子的巢中,由鸭子孵化,因而在外观上被误认为是鸭子的一员。

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鸟类难以识别自己蛋的情况。

在鸟巢中,即使某颗蛋的体积明显超过了其他蛋,显得格外突兀,鸟妈妈依然会毫无保留地将其当作自己的宝贝。

即便孵化后,雏鸟的外观与其他雏鸟迥异,鸟妈妈也不会产生怀疑,依旧倾注着同等的关爱与呵护。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01聪明的鸟类会在巢主离开的空档,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蛋寄存在那里

在自然界中,有些鸟类,它们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抚养下一代——它们从不亲自孵化和养育自己的孩子,而是巧妙地将自己的蛋安置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巢主在毫无察觉中代劳。

这些聪明的鸟类,会在巢主离家的短暂空档,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蛋寄存在那里。当巢主归来,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客人」毫无戒心,甚至视如己出,精心孵化,用心养育。而那些将蛋寄养的鸟儿,则在完成产蛋后,轻松自在地继续它们的生活。

这种特殊的繁殖行为,被称为「巢寄生」。在自然界中,巢寄生现象并不普遍,据统计,全球大约只有1%的鸟类,也就是大约5个科80多种鸟类,采取这种独特的生存策略。

02辛勤的大苇莺养育了一只杜鹃,而猫头鹰含辛茹苦带大一只林鸳鸯

巢寄生在某些鸟类科中尤为常见,如杜鹃科、文鸟科、拟鹂科、鸭科和响蜜鴷科。辛勤的大苇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养育了一只大杜鹃;而猫头鹰含辛茹苦带大的,也可能是一只林鸳鸯。

它甚至可以出现在一对明显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上。佛罗里达州的摄影师劳里沃尔夫曾在自家院子里,看到了一只东部鸣角鸮抚养了一只林鸳鸯。

东部鸣角鸮是一种猫头鹰,属肉食性鸟类;而林鸳鸯则是一种水鸟,算得上是一种野鸭。

显然这只猫头鹰并没有意识到这只水鸟并不是自己的幼崽,直到最后水鸟翅膀长硬,跳入水中游走,这只猫头鹰还处于稀里糊涂的状态中。

03大杜鹃堪称巢寄生领域的翘楚,为迷惑宿主,大杜鹃甚至产下与宿主蛋颜色相仿的蛋

在鸟类世界中,若要论及巢寄生技巧的高超,大杜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中国,这种鸟的踪迹遍布各地,尤其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因其独特的「布谷、布谷」叫声,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布谷鸟」。

大杜鹃以其非凡的巢寄生能力而闻名,能够巧妙地将蛋下在多达100种不同鸟类的巢中,堪称巢寄生领域的翘楚。

有趣的是,在进行这一生命策略之前,它们会精心挑选目标鸟巢,通常选择那些蛋数不全的巢穴,以增加自己蛋的隐蔽性。

为了进一步迷惑宿主,一些大杜鹃甚至能够产下与宿主蛋颜色相仿的蛋。

大苇莺便是经常被大杜鹃选中的「代养父母」之一。然而,与体型较大的大杜鹃相比,大苇莺显得格外娇小,即便是成年大苇莺,其体型也不及大杜鹃幼鸟的庞大。

尽管如此,大苇莺似乎并未察觉这一明显的破绽。

它们甚至会因为巢中出现了这样一颗巨大的蛋而感到欣喜,仿佛自己终于孕育出了一个特别有潜力的孩子。

04蛋与蛋之间的差异那么大,为何雌鸟却认不出来呢?

在我们人类眼中,蛋与蛋之间的明显差异似乎不难辨认,然而在鸟类的世界里,雌鸟却常常无法识别出这些差异,这背后隐藏着它们本能行为的秘密。

首先,这是鸟类的本能认知。「孵大蛋」是一种写在鸟类本能中的命令,事实上也很合理,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自然竞争法则里。

在它们的世界里,较大的蛋往往意味着能够孵化出更大、更强壮的雏鸟。因此,优先孵化较大的蛋已经成为它们基因中的固有行为。

即便后来出现的蛋大小超出了正常范围,这种深植于本能的优先选择机制仍然驱使着雌鸟继续它们的孵化行为,而没有意识到任何异常。

其次,可能是「超常刺激」在作祟。「超常刺激」是一种特殊的刺激,虽然并非自然产生,却能以一种异常有效的方式触发动物的特定行为。

以大苇莺为例,它们孵化大杜鹃蛋的行为便是超常刺激的一个生动案例。大杜鹃的雏鸟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嘴裂斑纹,这种斑纹比大苇莺自身的雏鸟更为显眼,能够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力度激发「养父母」的喂食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