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黄羊每年都要「偷渡」到中国,今年特别多?不来中国它们会灭绝?

2023-12-17动物

在11月底12月初的时候, 中蒙边境出现了上万个特别的「偷渡客」, 它们自蒙古国而来,要跨越国境迁徙到内蒙古阿尔山市境内, 如果每年冬天不及时赶到目的地,它们很可能会灭绝。

国境线上的偷渡客

这些「偷渡客」原本叫 黄羊 ,现在的正式中文学名叫 蒙原羚 ,是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横跨两国不需要护照,受尽照顾。

每年冬天,阿尔山都要迎来一群群的蒙原羚到此过冬,但今年上万只同时到来,却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集群迁徙蒙原羚

蒙原羚 是牛科-原羚属的一种羚羊,因全身黄色,所以被称之为黄羊,夏季背部毛色橙黄色,体侧黄棕色,腹部和臀斑为白色,尾巴颜色较深。冬季毛色转浅。

蒙原羚的体型较瘦,但比起普氏原羚显得更粗壮一些,体长1-1.6米,肩高54-84厘米,体重25-45公斤。

雄性角长为20厘米,角向后上方弯曲再转向上,角尖向内侧弯。角的表面有明显而紧密的环形横棱,环的数目最多不超过23个。雌性没有角,头部仅有一个隆起。

蒙原羚头部圆钝,长而尖的耳朵生有许多密集的毛。尾巴较短,仅为9-11厘米。四肢细长,前腿稍短,蹄子窄而尖。

蒙原羚栖息在 干旱草原和草地平原 ,有时也会在半沙漠地区,但不会进入到纯沙漠之中,偶尔也在高山或者峡谷地带,从前在较湿润的东北草原栖息过。

它们喜欢集群活动, 迁移时的大群能达到6000-8000头的庞大数量 ,集成大群迁移,主要是为了追逐着不同季节的牧草。

冬季时南移到杂草草原的边缘和南方的荒漠草原,最远到长城以南,迁徙途中以枯草、积雪来充饥解渴。

临时扎营时,它们先用蹄子把积雪刨开,然后群体便在这个刨出来的浅坑中聚拢,抱团取暖。

春季到来时,群体开始向北方移动,到了夏季,雄性从群中分离出来。

夏季的觅食活动时间通常在较为凉爽的清晨和下午,以青草为主食,有时也吃少量的树叶。 它们比较耐渴,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大问题,喜欢到咸水湖畔,舔舐湖中的盐碱结晶。

中午的时候,蒙原羚们分散成零散的小群悠闲静卧,进行反刍。

到了秋季,各个家族汇集成一个数千只的大群, 由一只比较有经验的雄性在前面带路 ,其余成员有序地紧随前行,开始了 一年一度的大迁徙

蒙原羚的跳跃能力很强, 在平地上能够跳6-7米远 ,若是在下坡路段,能够达到13米远。它们的奔跑速度也很快, 最高时速90千米 。平常的速度为75千米每小时,按照这样的速度奔跑能坚持1小时。

正是仗着奔跑速度快,加上感觉器官灵敏,技高羊胆大的蒙原羚在遇到天敌时不想着逃跑,反而要驻足凝视, 接着开跑一会儿以后又要回头看一眼 ,仿佛是在羞辱对手。

对此,同样喜欢边跑边回头看热闹的傻狍子表示,专业动作,请勿模仿。

种群困境

在我国,蒙原羚属于牢底坐穿兽,但在俄罗斯和蒙古,据说它们属于有害动物 ,因为它们与家畜争夺草场,并不讨喜,甚至人类对其进行捕杀还能得到奖励。

这种说法未必真实, 但在蒙古,从猎人手中购买蒙原羚的价格是几十块一只 ,从侧面说明了蒙原羚在当地的保护并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各种偷猎、围栏的限制和草原的开垦,蒙古中部和西部种群已经大部分消失,在俄罗斯的种群也濒临灭绝。

由于疾病严冬等自然条件,以及狩猎、农业扩张、放牧等人为条件的影响, 生活在我国的蒙原羚情况也不乐观。

2005年的时候,专家预估过去10年蒙原羚数量40万到270万不等 ,它们大部分分布在内蒙古草原东部,中部和西部为一些较小的种群。有些种群在冬季迁移到中国,一次迁移量为25000只。

到如今, 我国的蒙原羚仅仅在内蒙古中东部出现。

分布范围大约是1950-1970年代的25%, 数量从原本的200万下降到如今的25万,只有8-8.5万是长期居住在中国的 ,其他只是冬季光临的周期性国际移民。

垦荒,滥捕滥猎等人类行为,也使得我国特有的 普氏原羚 面临着灭绝危机。

普氏原羚又叫 滩原羚 滩黄羊 等,体型比蒙原羚要小一些,体长为1.1米,肩高为50厘米,重15公斤。尾巴较短。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 与蒙原羚一样,夏毛短而亮,不过毛色有所不同,呈沙黄色,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为白色,臀斑也为白色。

冬季毛色一样较浅,呈棕黄色或乳白色,角长30厘米,略比蒙原羚20厘米的角长一些,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与朝内后方弯曲的蒙原羚有所不同。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物种 ,以前在我国青海、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等地均有分布。现仅分布于青海湖周围,成为青海湖独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和旗舰物种。

栖息在海拔3400米以下的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

与蒙原羚一样,普氏原羚也会集群进行季节性迁移,冬季成群向南迁徙,寻找植被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又向北返回。

它们行动敏捷,但听觉和视觉不发达,所以十分机警,不像蒙原羚那般无所畏惧。

随着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公园的创建,以及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围栏高度降低、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动物保护措施的实施,普氏原羚种群得到了有效救助。

2022年检测到普氏原羚平均种群数量达到3400多只,是保护初期的11倍。

这种濒危动物的拯救行动,将为挽救更多的生命提供宝贵的经验。

蒙原羚到来的影响

每年冬天,大批蒙原羚都要从蒙古迁徙到中国,这原本是正常现象。 冬季是蒙原羚的繁殖季 总有一部分蒙原羚会南下迁徙到我国境内繁殖,等开春之后就带着新生的幼崽北上回到蒙古境内。

今年的庞大群体 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气候变化影响了蒙古的牧草生长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导致蒙原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于是原本不会南下那么远的种群,也跟着一起过境了。

另一些人则认为大量的蒙原羚涌入我国, 是对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努力的正面回应。

许多网友在将自己拍到的蒙原羚照片发布到网上,并配上赞叹的文案,它们认为这些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内的生态环境变好,才会吸引这些远客的到来。

有的网友却担心这些蒙原羚在迁徙途中的安全问题,比如一些野兽对其捕猎,还有人们在边境线的铁丝网上总能看见挂在上面的蒙原羚,有网友建议将带有倒钩的铁丝网改为无害的形式。

当然,最好是能为蒙原羚开辟专门的迁徙通道,否则, 无法到达繁殖地的蒙原羚很难正常进入繁殖期,这就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种群繁衍。

长此以往下去,这些会固定迁徙到我国生孩子的蒙原羚种群, 很有可能会逐渐滑向灭绝的深渊。

相关部门也十分看重这些远方来客,随时对它们进行检测,及时地解决着它们迁徙路上遇到的问题,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这些蒙原羚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来者皆是客,望环境越来越好,这些远方来客们吃好喝好。让生态保护成为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