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和动植物们趁「热」聊了聊,立秋如何「自然凉」

2024-08-15动物

今天我们迎来了 立秋 节气 虽已是秋天,但气候不见转凉,空调仍不能停。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人类在炎热天气下尚且会借助一系列工具降温避暑,那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它们又是怎么度过这高温天气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小编趁「热」和它们聊了聊,一起来看。

动物避暑各显神通

有的甚至用上了「防晒霜」

一般来说动物们的散热方式,其实大多就隐藏在它们的生理特征中,如小狗靠把舌头伸出来散热;小兔子通过扇动大耳朵来散热;鸟和昆虫通过扇动翅膀来散热。如果是身上穿着「皮草」的毛孩子们,那直接泡冷水澡进行物理降温也是极好的。

鹦鹉戏水

黑熊泡澡

以上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散热方式,而有的就厉害了,它们自带「防晒霜」,甚至还有一点也不怕热的。

自带防晒霜的河马

河马长期生活在水中,高度依赖着水,每到夏天,一旦河马长时间远离水源的话,它的皮脂就会分泌出一种红色的粘液,可谓是货真价实的「汗血宝马」,当然这种液体既不是汗,也不是血,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酸性色素。

这种红色粘液在阳光的暴晒下,很快就会变干,并且牢牢地粘在河马的皮肤表层,就像是涂上了一层「防晒霜」,可以有效隔绝紫外线,帮助它达到保护皮肤的目的。

过暑假的非洲企鹅

除了河马,有一种你想不到的动物可不太惧怕夏天,它们就是来自非洲的斑嘴环企鹅,也叫非洲企鹅。

说到企鹅,大部分人会马上想到「南极」「寒冷」这些标签,其实,斑嘴环企鹅是唯一一种在非洲繁殖的企鹅,只分布于南非和纳米比亚的海岸和岛屿,夏天对它们来说就是在过「暑假」。斑嘴环企鹅适宜的饲养温度是4.5-26.5℃。当然,在室温太高的情况下动物园还是需要对它们采取降温措施的。

其实上面描述的

几种动物几乎都是

以哺乳类和鸟类组成的 恒温动物

有恒温动物当然就有 「变温动物」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冷血动物」

但这是不同物种

根据环境条件适应进化来的

和善良、情义之类的没关系

变温动物体内是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 ,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它们可以利用太阳的热量来取暖,也可以利用水或树荫来降温。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爬行动物会想办法调控自身对热能的吸收。

比如,一些蜥蜴会膨大自己的胸腔,从而扩大自身受到太阳照射的表面积。还有一些会将身体颜色变深,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当它们感到温度过高的时候,会把皮肤颜色变浅,从而帮助身体隔离一部分热量的吸收。

现在我们知道

冷血动物的体温会

随着周围温度变化而变化

甚至,作为「冷血动物」

它们有的甚至还会 「发烧」

这种「发烧」被称作 「行为性发热」 ,是指它们在受到病原体侵害时,会跑到自己平时不去的高温环境,以此激活自己的免疫系统。一旦病毒入侵,它们没有办法自我调节温度,免疫系统会向大脑发出一个信号,告诉它们去寻找高温环境,或许是晒个太阳,又或者泡个温泉,以这样的行为「发烧」激发免疫细胞的更高活性,增加受感染后的存活率。

怕冷又怕热

「娇气」 的它们也有降温妙招

聊完了动物

我们再来聊聊植物

直接上结论

那就是,植物不仅有体温

而且冷了热了都不行

但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降温妙招

我们用手摸植物时,感觉它们都是冷冰冰的,仿佛只是跟随气温变化一样,实则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我们不容易感受到它们的体温,但是我们经常听说别人的盆栽被热死了、冻死了;或者放在户外的蔬菜被冻伤了,不能吃了。这都说明植物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存活。如果体温跟随环境温度变得太高或太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体内的酶不能正确工作,都是要出问题的。

对此,夏日最具代表性的荷花,给出了答案。它们一般在上午开放,下午3点后开始合拢,是妥妥到点就打卡下班的花卉。

荷花的三个阶段

1.凌晨3:00左右,外层花瓣逐渐舒张,花蕾顶部的内层花瓣也随之松开。

2.凌晨5:30左右,孔口扩张到2.5至3.5厘米,直到上午9:00左右才合闭。

3.下午15:00后花蕾基本完全闭合。

从动图中可看出荷花一天的开闭合轨迹

这一现象是荷花的一种生理特性,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策略。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花瓣和花蕊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花朵易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当阳光强烈、温度升高时,花朵中的花瓣就会收缩,以减少水分蒸发,从而保护花朵中的花蕊。

荷花6-9点开的最旺盛,所以赏荷花一定要上午早点来,不然只能看到闭合的荷花了。

有经验的养花人都知道,在盛夏的中午不能给植物浇水,尤其不能浇凉水,这就和植物体温的调节有关。水浇到土里,使土壤的温度降低,根部受到的刺激就会降低功能性,水分的吸收就减少。可叶子还是很热的,气孔打开,水分不断散失,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越来越少了。

植物当然也不傻,当它意识到自己「渴了」之后,就会主动关闭叶子上的气孔,减少蒸腾。这样一来,水分是保住了,可热量却散不出去了,于是叶部的温度就会上升。等植物觉得热比渴更难受了,就又会打开气孔来散热,然后,就更渴了。如此反复,植物连热带渴,离死就不远了。所以 夏天中午浇水的结果往往是叶子干枯,越浇水越干死 。故而,夏天给植物浇水,一定要早晚进行。如果非要中午浇,就必须把叶子的体温先降下来,比如挪到阴凉的地方,或者先给叶子喷水降温。

这也就是为啥自然界的植物不怕盛夏的中午下雨,一来下雨没太阳,气温也会降低;二来水是从天生下来的,叶子会得到很好的降温。

除了蒸腾作用,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还是吸取了不少前辈们的经验,不同类型几乎都有自己的降温方式,各自展现着植物自己的智慧。

植物的降温方式

改变叶子形态

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像 松树的针叶表面就覆盖有蜡质的鳞片 。这就是为什么抓松针之后手上总是有白灰的原因。

改变叶子颜色

有些植物会改变叶片的颜色,我们常常在夏天穿浅色衣服,因为深色比浅色容易吸热。植物也很早明白了这个原理,很多植物就此演化出了白色或者银白色的叶片, 像银叶金合欢,叶片表面覆盖有银白色绒毛,可以反射阳光。

叶片的不同质地

还有些植物通过叶片的质地来适应高温天气。像香樟就是革质叶片,全缘,表面发亮,正面比较深绿色,背面颜色比较浅。

革质叶片可以有效反射太阳辐射,保护内层细胞,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 同时革质叶片的细胞壁比较厚,储存的水分也比较多,所以比较耐旱。因此香樟树的生长习性就比较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叶片的运动

更神奇的是,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叶片运动的行为来减少光的吸收面积,比如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如果用尽所有办法,植物还是无法抵抗高温干旱的幻境,它们就会舍弃所有叶子,进入休眠状态,以此来减缓生长和降低水分消耗,等待合适环境再苏醒。

动植物虽然不能像人类一样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降温避暑

却通过几亿年的演化积累

发展出了不同环境下

应对高温干旱的不同生存策略

它们和我们一样

在地球上积极努力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