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逆境,我们学习流浪猫

2024-07-23动物

我住的地方,偶尔可见流浪猫。立夏的前两天,下午走路锻练,看见一只黑白两色的流浪猫,紧挨着一颗参天槐树,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洁白的肚皮裸露着,朝向道路一侧。 夕阳西下, 金色阳光把流浪猫 全身映照得油光锃亮, 其慵懒之态让我忍不住驻足,静静地看着。 猫还是旁若无人地睡,连眼睛缝都懒得睁开。

又过了几天,相同时刻,见三、四只流浪猫,聚集在一幢空置的房子门前。有一位爱猫的中年女士,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往两个塑料盆里放猫粮、倒入桶装水。流浪猫们先是围着食盆、水盆静静地等,不时抬头看一看中年女士。

我觉得流浪猫是在与中年女士说话,说的是什么,我不懂。流浪猫们开始轻松欢快地吃、喝。吃饱喝足之后,便围着中年女士溜达,其中一只猫一边溜达一边抬头冲着中年女士「喵」了一声,那神态像是说「谢了」。然后,便一扭一扭地晃动着身躯,悠哉悠哉到别处去了。

中年女士充满怜爱地望望渐行渐远的流浪猫们,拉着一个买菜用的简易折叠车,也回家去了。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的民营企业怎样才能够活下去?

在以往,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普适性问题。例如30年前,比尔·盖茨就告诫同事:「微软公司离破产倒闭只有18个月」。这句话最初传来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不理解。微软富可敌国,18个月倒闭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

20多年前,华为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任正非却写了篇关于「华为的冬天」的文章。一开始,很多人也不理解。后来都理解了。现在看,他们所说的危机感,仍然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普适性思维。

欧美、日韩的企业,现在仍然可以这样去思考。但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则需要加入逆境思维,非常时期非常思考。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 在这样的环境下,仅仅以普适性的思考应对,显然是不够的。

民营企业怎么活下去?我认识渐渐深入,但是捋不清楚。当第二次看到流浪猫吃喝的情景,已有认识瞬间就捋顺了。其实,我们可以学习流浪猫,直到有一天我们具备流浪猫的生存能力。

猫有九命,纯属夸张,但是,猫的生命力的确顽强。它的这种顽强首先是源于对环境的敏感,预判风险,然后尽量逃离危险区。

前些日子, 我分别约了两位企业家朋友见面。 一位从香港飞到北京,他的企业有商业、实业两大板块,规模较大且都在内地。 朋友50多岁,已经快两年不参与公司经营了。

以当下的形势以及他实控人和董事长的身份,这有些不可思议。 公司表现尚可,整体不赚钱也不亏钱,现金流良好,百分之十几的负债率。 一年半以前,朋友失联了, 属于当下时常可见的那种情况, 两个月后重归社会,患了重度抑郁症。 老父亲怕他想不开,就让小儿子每天24小时陪着哥哥,寸步不离。

中医调理、心理咨询、西医治疗,折腾半年算是彻底康复。 之后就去了香港,开始申请换身份。

「住到香港,心情好了很多,喘气都舒服一点。」朋友说。他到了香港之后,才知道过去十几年有多么亏欠自己。别人但凡身价上亿,总会狡兔三窟,要么境外置办一点家业,要么放些钱在外面以供不时之需。朋友这些事都没做,钱都在公司周转。只是女儿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换了一些欧元供女儿读书、生活之用。女儿疫情之前学成回国,那笔欧元也所剩无几。

朋友说好尴尬,临到要去香港了,才发现自己跟逃荒的灾民差不多。好在他还有不少收藏品,出手几件给同道之人,算是凑够了香港需要的资金与开销。他没有买房子,和太太一起租了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公寓,没有助理,没有司机,一切从零开始。

朋友见完我之后,还要见一个收藏家,如果谈得好就再出手几件藏品,方便在香港投资置业。我熟悉的企业家朋友里,他是第二个在香港长住但没有买房的。

另外一个企业家朋友也是身价几十亿,上海人,他在香港租房子住的理由居然是房价太贵。

朋友认同我关于逆境思维的想法,也包括学习流浪猫的想法。 我们都觉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幼小到成为大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虽然历经磨难,但总体还是顺境。

改革开放前十几年,商品短缺,中国到处都是拾遗补缺的机会。 这个时期考验民营企业家的是魄力,是承担风险的勇气。 王健林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其实是讲这个时期。

在那个魄力年代,只要有担当敢冒险,确实就有机会。 在欧美国家,很难有中国这么多机会,因为人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成熟。 所以,那个年代年广久、牟其中也能办公司、发大财。 而更加重要和主流的是企业家精神的雏形,也是从这个年代萌芽。 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成队列的令人尊敬的企业家,很多是从这个年代开始成为弄潮儿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对内国企改革深化,商品供应由短缺逐步转向过剩,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到能力年代。 中国民营企业的学习能力惊人, 他们快速提高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加强技术创新,学习供应链管理,学习公司治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

中国所有知名的民营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能力成为他们业务规模更大、持续发展质量更高的根本。 这个年代跨越了世纪,一直到中国加入WTO之后。 全球化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革命,给享有改革红利并同时拥有能力的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球化的舞台。

但是,房地产业近二十年的突飞猛进,掩盖了中国民营企业能力年代的主流特质。地方政府津津有味于土地财政;开发商孜孜不倦地融资、买地,首富轮流坐庄;买了房的吃瓜群众一边驴一般地驮着按揭贷款,一边被房价一年一倍或者N倍的涨幅刺激到睡梦中笑醒,然后不知不觉就买了几亿套商品房背上了逾百万亿的贷款;……

我们国家这场前无古人的房地产狂欢,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错觉。以这样的错觉指导,我们情绪高涨、精神抖擞地走入了逆境。

二十多年的全球化实践,民营企业当然有能力。问题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高增长的环境。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持续三十年GDP两位数或者近两位数的高增长,那是何等壮观的繁华景象?正如吴晓波所说的「水大鱼大」,我们习惯了这样的顺境。

与吃瓜群众以为房价上涨无极限一样,我们也以为中国经济高增长还可以持续50年甚至更久,因为我们还没有超过美国。然后呢?

「总体太顺了,容易膨胀。膨胀了,脑子就出问题,弱智。」朋友说。我没问他是总结自己还是在说别人。总之,中国民营企业万千磨难,如果用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还是太顺。

顺风顺水地就走进了一个狭窄的胡同里面,等到觉醒,需要加强外循环了,美国在带头孤立中国;需要刺激内循环吧,消费动能不足,拼多多持续增长,白牌产品大行其道。

水不大了,风大了,无论大鱼小鱼,体会到的都是呼吸困难。

很多人今天才体会到这个逆境有多逆,但是,昨天还没有感觉。变化并非一夜之间,只是我们嗅觉失灵。我们本应该去学习流浪猫的,趋利避害,良禽择木而栖。顺境之下,不知不觉地活成了宠物猫。有魄力有能力并不足以应对特殊环境,必须加上智力足够好才行。

流浪猫生命 力顽强,首先是让想害它的生物害不着它。 这是一个预见能力。 十几年前就出海的中国民营企业是聪明的。 海阔凭鱼跃,大巿场总是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