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白洋淀野生鸟类+3

2023-12-11动物

近日,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创新白洋淀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机制,开展「观鸟护鸟淀中行」白洋淀鸟类调查工作,在白洋淀发现了三种鸟类新纪录。它们分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蒙古百灵、「三有」保护动物鹪鹩、「三有」保护动物栗耳鹀。

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69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6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7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10种。

为提升白洋淀鸟类生物多样性,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动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在生态系统研究及生物多性保护方面协同攻关、成果转化中的「强强联合」。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和安新县自然资源局,已共同成立「京津冀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京津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研究,同时建立了白洋淀栖息地鸟类观测机制,共同开展鸟类物种鉴别及白洋淀鸟类栖息地环境改造研究并将持续联合开展白洋淀鸟类观测工作。

新发现鸟类介绍

物种:蒙古百灵

摄影:周滨

拍摄时间:2023年11月

蒙古百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头顶栗色,中央棕黄,每纹和枕部形成连接的棕白色带,上体栗褐色具皮黄色羽缘,尾上覆羽栗色,翼后缘具大白斑,下体白色,上胸两侧各具一黑斑。常出入于河流和湖泊岸边一带草地上,也出入于水域附近的草地或盐碱草地上,冬季有时也到公路或人类居住地附近。繁殖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集群个体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只。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内蒙古,为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较常见的留鸟。

物种:鹪鹩

摄影:董丽

拍摄时间:2023年10月

鹪鹩,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上体浅褐色,下体浅灰色,杂以黑色横纹。尾短,站立时尾常上翘。常在倒木下、灌木丛中进出,贴地面飞行。主要以昆虫为食。性活泼,鸣声清脆响亮。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

物种:栗耳鹀

摄影:周滨

拍摄时间:2023年9月

栗耳鹀,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颊和耳羽栗色。前胸有黑斑,与头部的黑色颚纹相连,形成黑色「U」形斑,雄鸟黑斑下有一栗色横带。雌鸟胸前黑斑小,不形成横带,无栗色带。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河谷、沼泽等开阔地。常在地面草丛活动。食杂草种子。在中国大部可见。(来源:中国雄安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