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大熊猫野化放归之路:爱你就应该回归自然,自由才是你真正的生活

2024-06-15动物

上个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严正声明:「反对野化培训,取消非展区设置」等消息系网络谣言。

短短的一句话,显示了极重的分量。

前些日子,大熊猫野化放归计划要停止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平台里,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幸好,官方出来辟谣了,这无异是个好消息。

对我而言,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大熊猫都能生活在野外,而它们也不再是濒危,受人保护的动物。

因为大熊猫不是宠物,它们真正的家在野外。

如何让大熊猫真正回归自然,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终极使命。

说到大熊猫野化放归,就不能不提到大熊猫高高。

1993年4月6日,有人在四川的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熊猫幼崽。

科研人员将它带回了大熊猫研究中心,进行了紧急救援。

这只大熊猫幼崽就是高高,在工作人员精心照料下,它很快就康复了。

由于高高来自野外,工作人员在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后,将它重新放归大自然。

然而,从小被人类养大的高高,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

当它在野外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时,就跑到附近的村庄里找村民寻找帮助。

村民对它是宠爱有加,时常尽自己所能喂它好吃的东西。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专家们意识到放生地点离人类的居住地太近不是好事,于是决定将高高送往没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一次,高高被带到了更偏远的山林,让它无法依赖人类。

专家们这样做,是希望高高能学会自己寻找食物和水源,适应野外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到了第二年,高高居然凭着模糊的记忆跑回到了基地里。

这下子,大家再也不忍心将它送往野外了。

到了2003年,高高以友好大使的身份旅居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

在美国享受了15年的贵族生活后,2018年,高高回到了中国养老。

现在,高高作为一只熊猫界的老寿星,在都江堰青城山基地里安度晚年。

高高的事迹,从侧面激励了工作人员。

大家意识到,野化放归之路对圈养的大熊猫来说是必然之路。

1997年,我国召开了首次圈养大熊猫回归野外的可行性研讨会。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圈养的大熊猫连种群都难以维持,野化放归的方案停滞在了研究和讨论中。

直到2000年,「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难题被熊猫中心科研团队攻克后,让圈养的大熊猫数量有了显著增长。

在此基础上,国家正式考虑启动大熊猫的野化放归计划。

一只叫祥祥的大熊猫因为各方面表现出色,便成为了第一只野化放归对象。

2003年,2岁的祥祥被送到海拔2080米、占地2.7万平方米的野化培训圈,开始了第一期的野化训练。

这个野化培训圈是专家和饲养员们精心挑选的地方,有山有水,还有茂盛的竹林。

它对野生的大熊猫来说无异是个福地。

但对于圈养的祥祥来说,它到底能不能适应新环境,大家心里没有底。

刚开始,祥祥对野外生活显得无所适从,但慢慢学会独立,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经过一整年的野外训练,专家们放下心来,着手进行第二阶段的野化训练。

2004年9月,佩戴着无线电装置的祥祥,送往海拔2480米、占地24万平方米的二期野化培训场地,接受全新的挑战。

接受野化训练的祥祥

这一次,祥祥的表现更加优秀。

它不仅能独立筑巢,还会巧妙利用粪便标记领地。

遇到曾经喂养自己的饲养员刘斌,祥祥也变得凶猛无比,想要将其赶走,这表明它有了强烈的领地意识。

专家们欣喜万分,认为现在的祥祥可以在野外生存下去了。

经过三年的野化放养后,2006年4月,工作人员带着佩戴了GPS定位线圈的祥祥前往卧龙自然保护区,正式放归自然。

从笼子里放出来的祥祥撒腿就跑,头都没回地冲进了山林里。

那一刻,现场的人们很高兴,认为祥祥真正回归了大自然。

可大家太乐观了,不到半年,祥祥就出了问题。

2006年12月,工作人员注意到祥祥身上的线圈发生了异常的大范围移动,他们迅速通过定位找到了祥祥。

那时候的祥祥伤势惨重,后背上撕掉了大片皮肤,耳朵和后腿也发炎化脓。

看来,它误入了其它野生大熊猫的地盘,并在争斗中落于下风。

救治了8天后,祥祥被重新放归大自然。

事后的总结与检讨,让大家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一个多月后,又传来了坏消息。

2007年1月,工作人员再也接收不到祥祥的信号。

刚开始,专家们认为是祥祥身上佩戴的GPS定位线圈坏了。

工作人员随之开展了搜救行动。

2月下旬,大家找到了祥祥的遗体,它的身躯早已冻得僵硬。

熊猫中心只得悲痛的对外发布消息:祥祥在放归野外后,因争夺食物时不幸摔死。

祥祥的死,让所有人意识到,野化放归计划失败了。

放归的祥祥并没有如人们所愿适应野外环境,因此在与其他野生动物争夺食物时发生了意外。

而饲养过它的奶爸刘斌,据说在听闻这个噩耗后,一夜白了头。

祥祥的悲剧,提醒我们在推进大熊猫保护和放归计划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的研究工作,以确保它能够安全的适应新环境。

祥祥的意外离世,受到媒体和民众的责难和非议,一度让国内中断了大熊猫野化放归的项目。

专家们也认真总结了祥祥的死亡原因。

一是缺乏合适的学习对象,导致祥祥野外生存能力不足。

二是放归地种群数量饱和,祥祥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

三是野外成年雄性大熊猫对领地和配偶的争夺激烈,祥祥打斗经验不足,非常容易受伤。

2010年,随着圈养大熊猫数量的稳定增长,专家们开始重启大熊猫野化放归计划。

熊猫中心专门在卧龙核桃坪建立了野化培训基地,并提出「母兽带崽」的新野化培训方法。

正是这一创新之举,成为了日后野化放归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性因素。

2012年10月,作为首只在野化培训场出生的大熊猫淘淘植入了身份识别芯片,携带GPS项圈等装备开启了野外独自求生之路。

吸取祥祥的经验与教训的专家们,将淘淘的放归地选择在了种群密度极低的雅安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减少淘淘在野外生存时遇到的压力。

所幸的是,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两次回捕体检都显示淘淘身体状况良好。

红外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也证实,它已成功适应了野外的生存环境。

如今,淘淘依然生活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享受着它的自由生活。

淘淘的成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激励了工作人员的信心。

2013年11月,大熊猫张想经过26个月的野化训练后,和它的前辈淘淘一样,放归到了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想是第3只放归的大熊猫,也是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

2017年9月28日,张想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拖乌山廊道玉儿坪一带被成功回捕。

检查结果显示,它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完全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现在的张想生活在山林里,而它的妹妹苏珊仍在人工圈养环境中生儿育女。

到底谁过得更幸福一些了?

我们不得而知。

但接连的野化成功,让专家们大受鼓舞。

此后几年,又有几只大熊猫放归大自然野化成功。

可是随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16年9月27日,在栗子坪保护区接受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和盛所佩戴的GPS项圈突然发出了报警信号。

工作人员心急如焚,要知道一个多星期前,在野外观察和盛时,发现其体重、健康状况都处于良好状态。

大家立即组织连夜搜寻,次日在保护区内发现了和盛的尸体。

根据伤势和多种诊断手段,专家们确认和盛是遭受到了不明野兽的攻击,最终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而导致的败血症死亡。

惨痛的教训,让大家意识到在野化放归训练中还存在着漏洞。

此后,在对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时,工作人员特意制作了逼真的虎豹模型放在大熊猫的必经之路,并同时播放它们的吼叫声。

这样做,是让野化训练中的大熊猫拥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从而减少受伤害的可能性。

截止到2023年底,熊猫中心已先后开展了8次放归工作,共放归圈养大熊猫12只,存活10只。

在放归的大熊猫中,有1雄4雌共5只已满6岁,处于壮年阶段。

专家们希望放归的大熊猫融入野生种群并且繁育后代,以达到壮大野外种群的目的。

但要找到放归大熊猫有后代的明确证据,我们还需要耐心和时间。

随着我国正在构建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熊猫中心通过「猫脸识别」及DNA个体识别等技术,开展动态监测,并建立区域种群数量、结构和地理分布数据库,以掌握大熊猫更多的野外生存信息。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熊猫的野外生存境况仍不容乐观。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的加剧,造成大熊猫栖息地萎缩和碎片化。

现在的自然环境将野生大熊猫割裂成33个孤立种群,其中种群数量小于30只的22个,其中小于10只的局域种群有18个。

这将使野生大熊猫逐渐丧失基因的多样性,存在着不小的种群灭绝风险。

虽然放归圈养的大熊猫可以增加基因多样性,但对于大多数圈养的大熊猫而言,放归是不现实的事。

因为许多圈养的大熊猫已经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贸然放归只会害了它们,让其重蹈祥祥与和盛的悲剧。

大熊猫放归需要不断探索,其中面临的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提醒着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

但是,探索大熊猫放归自然的脚步不应停止,也不能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