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广州流溪河发现粉色海豚,重200公斤,一嘴尖牙,一顿能吃14斤鱼

2024-05-15动物

导语

「不好了!有头粉色中华白海豚出现在白云流溪河!」
这一消息一经广州仲裁委员会员在社交平台上发出,立即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关注。

中华白海豚通常是以清冽的白色为主体,偶尔会有一些带红、黄、灰等颜色的斑点,但是极少出现全身都是别的颜色的中华白海豚,所以这只粉色中华白海豚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好奇和关注。

那这头粉色中华白海豚是怎么出现在广州流溪河的呢?
又为何出现在这个不适宜生存的水域?
广州流溪河的生态环境是否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


这头粉色中华白海豚的出现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一、「水中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又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
它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海豚类动物,而是鲸类动物中的一种。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沿海浅海区,尤以中国南海及台湾海峡最为集中并且数量最多。

中华白海豚数量的准确多少是很难统计的,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到目前为止,中华白海豚已经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以及The IUCN Red List: Endangered(IUCN红色清单:濒危)的名单上。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是非常艰巨的,由于多年以来在广东、广西、香港、福建等地区,一直有对中华白海豚的记录,所以这些地区就被划分为中华白海豚的「标识区」,也就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活动区。

同时在这些活动区中,禁下勿扰,注意保护动植物环境,不得在活动区内进行开发、采砂、捕鱼等活动。
此外,各地还有着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观光船、渔船等进行查处。
虽然中华白海豚在这些区域中才能比较自由的生存,但是人们的捕鱼活动和工厂的排放等都对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华白海豚的生存面积也在缩小,生存环境也在恶化,所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据统计:2018年我国珍稀物种名录中,有我国科学家系列研判的42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28种都被列为IUCN物种保护名录上,中华白海豚也在其中。

从2015年开始,中国一直在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致力于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也加强了对非法捕鱼等捕捞行为的打击,但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保护工作处处还是道阻且长。
中华白海豚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海洋动物,因此近年来,对中华白海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这也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粉色中华白海豚。

2021年3月16日,广州流溪河的流程美乡仲裁委员会成员徐先生在流程美乡公众号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据现场目击者反映,当时中华白海豚栖息在白云区红湖水库正下游的166水道,中华白海豚全身呈现红色,头不明显带着红色耳朵,后脑勺和背部呈现一种‘鲜肉’色,尾巴和背鳍的颜色呈现浅粉色。

水中有一股奇特的海水熏香的味道,如果要捕获中华白海豚,建议使用大型拖轮,前面拖着鱼进行引导。


中华白海豚的大小约有200公斤,一口能够吃下14斤鱼。」
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听闻此事后,立即赶到现场观察,并拍摄了一段红色中华白海豚近距离的影像。

有关部门和中山大学等专家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初步判定了这只中华白海豚是一头成年雌性中华白海豚。
粉色中华白海豚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由于中华白海豚的体色发生变异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中并不少见。
专家表示:中华白海豚的体色发生变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自然环境中未发生正常生理现象所产生的变异。

中华白海豚的体色会受到其生长环境的影响,尤其在河流中生活的中华白海豚,更加容易发生体色的变异现象,所以红色中华白海豚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发生现象。
那么这只红色中华白海豚又是什么原因呢?

专家们分析认为:通常情况下,中华白海豚分布在海洋沿岸的浅海区和大大小小的河流或者湖泊中。
由于流溪河白云段的水质比较清冽,加上河流的流向比较平缓,因此已成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
中华白海豚体色的正常是呈现一种深灰色,但是由于中华白海豚生长环境的影响,所以可能会产生若干不同的体色进行变异。

导航或者声纳设备发生功能失调,这些可能都是造成中华白海豚迷失方向,从而走进城市的其中一条原因。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由于不明人士或者犯罪分子所为,特意将中华白海豚赶进城市,或者是死去的中华白海豚被倒进流溪河的落水口,因此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中华白海豚走进城市。

三、顶级捕食者。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鲸类海豚科动物,是顶级捕食者,以及海洋环境中的「守护神」,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华白海豚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中华白海豚数量多少是可以说明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健康还是恶劣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很多的话,那么说明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定是非常健康的。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社交性动物,在平常的活动中,它们会以10-15头为一群,这个群数量是很固定的,同时在海岸线靠近的浅海区,中华白海豚会以3-5头的数量结成小群活动。
据科学家们研究统计:在深海区,中华白海豚可能更倾向于以单独一只的形式活动。

中华白海豚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所以牠们的口腔内结构也是非常发达的,一顿饭下肚的时候很少有「留盘」现象。
只要中华白海豚一合口,肚子饿的几十斤几百斤都是瞬间就吃掉的。
中华白海豚通常以捕食为主,捕食的时间在早上,也会在傍晚进行。

由于中华白海豚在浅海区活动的时间较多,同时由于人类工业生产的活动,造成很多塑料袋、塑料瓶等垃圾都被冲到海中,所以中华白海豚容易将这些垃圾误以为食物,从而误食造成中华白海豚的死亡。
中华白海豚被视为「伞护种」,而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则是最为基础的生态环保工作。

正如大熊猫被视为「伞护种」,而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就是在全国推广绿色环保,中华白海豚是一样。
在全国保护珍稀物种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其他物种,也可以为其他生态物种提供一块充满生机的干净地方,努力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结语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非常珍稀的海洋动物,人们必须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保护这类濒临灭绝的物种,从中华白海豚的身上,让我们意识到海洋中也有着强大的捕食者,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

捕食者的存在,也昭示着海洋环境中,也存在着「规则」和「等级」,所以人类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让这些海洋动物能够在这片自己的家园中自由繁衍生息。
人们对中华白海豚的关注,不仅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反思,也是对珍稀动物的爱护,同时也在告诉人们海洋资源非常宝贵,人们必须懂得保护海洋环境。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希望能够让中华白海豚的数量能够逐渐的回升,如果中华白海豚面临灭绝,这将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