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动物界全系列】长蝽总科—大眼长蝽科

2024-05-17动物

长蝽总科—大眼长蝽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异翅亚目

椿象下目

长蝽总科

大眼长蝽科

大眼长蝽科(学名:Geocoridae),长蝽总科下的一科。

1.大眼长蝽

大眼长蝽(学名:Geocoris pallidipennis),是大眼长蝽科节肢动物。

(1)形态特征

体长3.5mm左右,宽1.69mm。头黑,中叶两侧有1三角形白斑;有光泽,无刻点,但微具横皱,被甚短的白色毛,单眼前内方有短沟状深窝。前胸背板梯形,黑。前翅革质部淡黄褐,革片内角处有1小黑斑,爪片刻点1列,革片沿爪片缝有刻点2~3列。侧接缘黑,各节外缘黄褐色,向后角渐宽,腹部背面黑。足黑褐,股节两端色渐淡,雄虫足常全部淡色。

(2)地理分布

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浙江,湖北,江西,云南。

2.宽大眼长蝽

宽大眼长蝽(学名:Geocoris varius)为大眼长蝽科大眼长蝽属下的一个种。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0-4.80毫米。前胸背板全黑色,后缘不呈淡色,只后角处淡黄褐色;刻点较稀。触角第一节淡色,第四节黑褐色。前翅革片与爪片刻点多、深凹,前胸背板刻点较稀,腹下全部黑色,无淡色边。倒接缘黑色,最内缘黄色。

若虫:老熟若虫体长2-2.40毫米。体黄褐色,具光泽。头部桔黄色,复眼棕红色。头顶中央有1纵沟,近前端两侧各有1根毛。触角4节,各节两端浅褐色,中间黄白色。喙伸这后足基节。胸、腹部背面拱起,黑褐色,有光泽。

(2)地理分布

江苏、安徽、湖北、广西、山西、陕西、江西、广东、贵州、四川、福建、台湾、浙江。

3.沙地大眼长蝽

沙地大眼长蝽(学名:Geocoris arenarius),为大眼长蝽科大眼长蝽属下的一个种。

(1)形态特征

体黑色。头黑色,前端略呈三角形;复眼褐色,大而突出,向右斜伸,两只单眼小,淡黄色。触角4节,第一、二节末端淡黄色,第三节下半部黑色,上半部淡黄色,第四节最长,呈淡黄色,各节均着生斜伸的短毛。

成虫:体长3.70-3.90毫米,宽1.70毫米左右。前胸背板上有粗刻点,小盾片黑色且呈三角形,其上也有粗刻点。前翅基部革质黄色。足黄色。

卵:长0.80-0.90毫米;宽0.30毫米。一端略大,其上有环形排列的5个「T"形脊纹,卵壳表面有粗刻点。孵化前略大的一端有2个红色眼点。

若虫:共5龄,各龄期特征是:

一龄;体长1-1.3毫米,淡黄色,复眼紫红色,大而突出。初孵若虫腹部背面第四、五、六节各有1椭圆形红斑。

二龄:体长1.40-1.90毫米。橙黄色。翅芽不明显。

三龄:体长2-2.40毫米。翅芽已开始显现。

四龄:体长2.50-2.80毫米。翅芽达到或超过腹部第2节。腹背两侧有淡红色斑。

五龄:体长2.90-3.3毫米。紫黑色,翅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

(2)生物学特性

习性:成虫行动敏捷,早春中午前后,当气温升至16-18℃时,越冬成虫四处活动,寻觅配偶,或隐藏于枯草、落叶下进行交配,早晚气温低时不交配。成虫和若虫多藏于棉花叶背面或蕾、花内捕食棉蚜、叶螨、叶蝉、盲蝽幼虫及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卵和初孵幼虫。成虫产卵子棉叶背面或苞叶内。成虫寿命平均11天左右;雄虫6-8天。

历期:历期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当平均气温在14.60-17℃温区内,卵期20-22天;当气温在22.20-25.70℃时,卵期11-13天。气温在21.50℃时,若虫历期为19-22天。

年生活史:沙地大眼长蝽在新疆库尔勒棉区,以成虫在苜蓿、果园、苗圃、菜地和棉田等落叶层下或土缝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当气温达9℃时出蛰,4月上旬,当气温达12-14℃时越冬成虫开始交配、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旬气温达19℃时,第一代卵开始孵化,出现若虫,第一代若虫高峰期在5月下旬,成虫高蜂期为6月上旬。第二代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若虫高峰期为7月上旬,成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第三代发生期在7月下旬至10月,若虫高峰期为8月中旬,成虫高峰期在8月下旬。10月下旬,当气温下降至8℃以下,开始越冬,0-0.5℃时,全部越冬。

(3)地理分布

新疆。

4.南亚大眼长蝽

南亚大眼长蝽(学名:Geocoris ochropterus)为长蝽科大眼长蝽属下的一个种。

(1)形态特征

复眼暗红色,大而突出,稍倾斜而向后方延伸;单眼桔红色,位于头顶两侧后方。触角远较体长为短,共4节,除第一节端部和第二、三节(端部除外)黑色外,余均为黄褐色。头下、喙、足和后胸臭腺开口黄褐色。前胸背板、小盾和体下胸部其粗刻点。爪片和革片(除背面)上亦有刻点。头部后缘、前胸背板(除两侧和后缘淡褐色外)、小盾片,前翅上的刻点、体下胸、腹部均为黑色。前翅淡褐色,膜片半透明,淡色。就整个身体来看,呈三种显着不同的颜色,即头部为橙黄色,胸背和小盾片为黑色,两前翅为淡褐色。

成虫:体长3.50-4.50毫米,宽约为长的1/2。头(后缘除外)橙黄色,无刻点,前端呈三角形突出,头宽于前胸背板前缘。

卵:卵形似八方瓜,淡黄绿色,长0.96毫米,宽0.37毫米,大的一端有7个「T」形突起,突起长约0.023毫米。卵近孵化时变为橙色,大的一端出现2个红眼点。卵散产在棉叶背面。

若虫:若虫孵化3天后,体橙黄色,前胸背板黑色,在中胸背扳前方有2条横置的黑斑。5天以后,胸、腹部变为橙褐色。腹部末端圆钝,头部较尖,橙黄色。

(2)生物学特性

在湖北省,南亚大眼长蝽以成虫在苕籽田里及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成虫行动敏捷,4-5月多在有叶螨和蚜虫为害的杂草及绿肥、蚕豆、蔬菜等作物上产卵繁殖,以叶螨为害的杂草上较为常见。一般于6月迁入棉田,7月上、中旬发生较多,8月中旬以后逐渐减少。

南亚大眼长蝽成、若虫均捕食蚜虫、叶螨、蓟马、叶蝉和盲蝽若虫,以及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造桥虫等多种害虫的卵和低龄幼虫。在食料缺乏的情况下.也捕食瓢虫的幼虫和小花蝽等益虫。

(3)地理分布

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