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大模型套用加速「出海」:企業級SaaS將被重塑 AI訓練師成新工種

2024-07-19科技

【科創板日報】7月19日訊(記者 黃心怡)放眼當下的科技浪潮,AI無疑是最為引人註目的焦點之一。除了在國內市場加碼,對於AI套用的出海,國內不少企業已先行布局。

比如,MiniMax已透過AI聊天套用Talkie在美國拓展業務,愛詩科技也在海外上線了AI影片生成產品PixVerse;金山辦公則透過亞馬遜雲科技Amazon Bedrock等生成式AI技術與服務,在海外正式推出WPS AI。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也傳出有意在海外推出了兩款新套用的訊息。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多模態內容生成、聊天機器人以及跨境電商領域的AI數據分析等,都是值得期待的出海方向。未來,隨著大模型「落地」加速,企業級SaaS套用有望找到更豐富的場景,開辟新藍海。而AI訓練師將成為新工種,協助企業打造AI員工。

▌AIGC出海率先在客服機器人等領域落地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介紹,AIGC出海有三大明確方向。

「一是在產品形態方面,影片內容和AI驅動是主流的產品發展方向。尤其企業用AI來生成高質素的影片內容,吸引消費者、減少生產成本,目前來看是主流的訴求;二是多模態內容的生成和聊天機器人,容易快速獲客。不管是遊戲、文學、短劇,還是在現實中與消費者進行快速地交流,存在巨大的需求市場;三是在跨境電商領域,隨著出海企業越來越多,透過AIGC技術進行數據分析、選品、采購,甚至選址,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有利於提升客戶的體驗和響應速度,增強營運能力,構建差異化的有利競爭。」

作為一家面向全球的大模型SaaS套用公司,數裏行間SHULEX(VOC.AI)創立於2021年,總部位於矽谷,專註品牌出海,安克創新、韶音、松下、大疆等都是其客戶。「我們主要在跨境電商領域,基於亞馬遜雲科技的生成式AI技術與服務,打造AI客服機器人以及VOC消費者洞察的SaaS方案。」公司創始人郭振向【科創板日報】記者介紹。

郭振稱,如今AI已經達到了初級客服的水平,差不多相當於工作兩三年的人類客服。

談及客服機器人的後續發展,郭振表示,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多模態,傳統的客服機器人主要依賴於文字互動,未來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影像、文字等多模態互動方式,與客服機器人進行交流將大幅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體驗;第二,未來的AI客服機器人將不僅僅是回答問題,還可以基於強大的推理總結與AI排程能力,為使用者推薦產品,協助使用者完成自動化辦理或查詢等任務,如查詢訂單的物流進度、完成訂單退貨等,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個人化的智能服務。

「最近,美國非常火爆的是能進行語音對話的AI Agent。在人機對話過程中,機器人可以被打斷、停頓,實作完全擬人化的表達。大家想象一下,未來可能40%以上的語音外呼都是由AI來完成的,而且很難辨識到底是人還是機器。」

▌企業級SaaS套用有望迎來新藍海

進入大模型落地元年,即便各種前沿技術爭奇鬥艷,但需要思考的一個核心議題是:如何真正產品化並實作商業化落地。IDC中國高級分析師楊雯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AIGC套用的商業模式可以分為訂閱制、按使用量計費、MaaS(模型即服務)等。

楊雯介紹,大部份AIGC應用程式采用訂閱制作為其主要的盈利模式,允許使用者透過定期支付(按月或按年)來解鎖高級功能或享受無限制的存取許可權。以設計平台Canva為例,其融合了AIGC技術,顯著簡化了設計工作流程,並透過多語言支持,實作了服務的全球化,進而透過會員制度實作商業變現。

對於高計算成本的AIGC服務,在前期試點中使用者通常會選擇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從而確保成本與收益相匹配。一個典型的例子是OpenAI的API服務。OpenAI提供各種預訓練模型,如GPT-3和DALL-E,供開發者在其套用中使用。開發者根據實際呼叫次數和數據量支付費用,這種靈活的計費方式吸引了大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使用。

MaaS則主要針對企業級客戶,特別是那些有客製化需求的大公司。MaaS模式提供了基於AIGC技術的專業服務,涵蓋了文本分析、語音辨識等多個領域。IBM的Watson平台便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為企業客戶量身打造解決方案,助力他們在各自行業中實作智能化轉型。

此外,廣告與贊助也是一種盈利模式。在免費或基礎版本的AIGC套用中嵌入廣告,或尋求品牌贊助,為使用者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例如,短影片平台TikTok就成功地運用了這一策略,憑借其精準的AIGC推薦演算法,為使用者推播個人化內容,同時也為廣告商提供了高效的行銷渠道,實作了商業上的雙贏。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則較為不看好付費訂閱的模式。「在大模型這塊,我個人不是特別支持付費訂閱,因為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在資本的推動下,很有可能會走向免費。」

張毅認為,企業級SaaS套用更值得關註。「這個方向有機會能夠賺大錢,因為企業客戶會透過整合的AIGC技術解決特定的問題,比如最佳化客戶體驗,提升響應的速度、及時性,增強營運人員的能力,以及快速應對各種變化所帶來的決策成本等,這在設計、開發制造、門店營運等等都是廣泛的套用。隨著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在海外開店,企業級SaaS在門店管理、消費場景進行文本和數據的處理,以及整數據分析等,目前一批企業在這塊做得比較不錯。」

此外,AI在廣告行銷、內容創作等領域也擁有廣泛的訴求。「在廣告行銷方面,不管是使用者數據分析,還是產品開發、行銷策略也好,都離不開AI,也需要相關技術和數據來支撐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和效果。至於在內容方面,在短影片、社交平台,乃至影視作品制作包括配音、人物、情節等等,都需要有AI技術進行輔助,甚至完成主要的創作。」張毅說。

▌AI訓練師會是新工種

伴隨著AI時代的到來,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將催生新職業和新工種。數裏行間SHULEX(VOC.AI)郭振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在生成式AI的時代,大模型已經有能力代替原來的數據標註,但也催生了更高的工作需求——AI訓練師。

早在2020年,由人社部、工信部等單位共同參與制定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21年版)】(下文簡稱為【標準】)中,AI訓練師已作為一門新興職業被納入了標準職業的範圍。

「AI訓練師,或者叫知識庫的訓練員。他的工作是每天對大量沒有被AI回答的問題進行回復,以增強企業的AI知識庫。與數據標註員不同,AI訓練師要尋找企業內部的私有知識與問題做匹配,所以需要行業內或公司裏績效最好、最聰明的人,來完成這樣的AI訓練工作。」

郭振進一步指出,未來大模型套用公司就好比AI員工的培訓公司。「透過不停地培訓,讓AI擁有能力,再交付給客戶。這相當於交付了一堆AI Agent,其本質是個虛擬員工。」

當下,不少大廠已紛紛利用大模型對套用端進行升級。比如,百度智能雲今年升級了智能客服、行銷物料等領域的7個大模型企業級套用,並且全部推出SaaS版本。而阿裏旗下釘釘在去年接入通義大模型後,7月宣布引入了包括MiniMax、月之暗面、智譜AI、獵戶星空、零一萬物和百川智能在內的六家本土大模型公司,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AI助理打造。

郭振認為,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所有SaaS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像AI客服、消費洞察,在大模型的加持下,產品邏輯都發生了變化,並孕育出與傳統軟件不同的產品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軟件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談及AI落地挑戰,郭振指出大模型幻覺現象仍是核心問題。「如何能夠解決AI的胡說八道很關鍵。這在歐洲、美國也都是大家非常擔心的一點,是影響AI能否全面使用的最大難點。但我相信,隨著大模型的深度套用,這會逐漸被控制和解決。」

(科創板日報記者 黃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