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解雇記者啟用AI主持人,人工智能真能回春妙手嗎?

2024-10-25科技
□王俊淇(青島大學)
近日,波蘭一家名為「OFF」的電台解雇了所有記者,隨後啟用了由AI生成的「主持人」。該電台稱這次重新開機是「波蘭首次進行的一個實驗」。電台負責人表示,三位虛擬主持人專註於文化、藝術和社會話題,以吸引更多年輕聽眾。他們希望借此探索人工智能在媒體和新聞中的機遇與挑戰。
前電台記者馬特烏什·德姆斯基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達了對「用AI替代人類記者」的擔憂,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可能導致許多經驗豐富的媒體從業者失業。此訊息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討論,許多人對「AI真的要代替人類嗎」感到恐懼和擔憂。針對這一輿論,電台負責人解釋說,裁員並非因AI,而是因為電台的收聽率「幾乎為零」。然而,這一解釋未能平息公眾的不滿和擔憂。
顯然,該電台因營收效果不佳而選擇解雇人類記者並啟用AI主持人。負責人試圖透過降低人工成本、以AI主持人為創新點來吸引更多受眾,從而「拯救」電台的慘淡現狀。然而,在當前多樣化的資訊傳播格局下,傳統媒體面臨的巨大挑戰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電台作為傳統傳播媒介之一,自然也面臨著聽眾流失和收益降低的威脅。然而,電台與報紙、電視等媒介形式有著本質區別,即其具有「陪伴感」。
CSM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擁有智能電話的使用者中,收聽廣播直播和互聯網音訊節目的使用者占到了42.5%。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人們越來越習慣「多執行緒」做事,廣播的「陪伴但不幹擾」特性使其成為碎片化時間的首選之一。汽車的普及也讓車載廣播占據越來越高的地位。廣播在現代仍有龐大受眾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夠帶來獨特的情感體驗。與串流媒體平台上冰冷的演算法推薦不同,電台節目往往由真實的主持人進行播放和解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聽眾在原子化的現代社會感受到更多溫暖和人情味。無論是深夜的一檔音樂節目,還是下班時刻的一段主持人連線,都能給聽眾帶來放松和慰藉。此外,許多電台有專門的熱線電話,聽眾可以透過撥打熱線與主持人互動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疑問或心情。這種即時的溝通是其他媒介所無法比擬的,也是廣播無法被完全取代的主要原因。
波蘭這家電台,遇到收聽率「幾乎為零」的問題時,負責人和高層應當考慮進一步細分使用者,改良內容和節目形式,以抓住當前使用者的需求和痛點。例如,可以增加探討青年問題的比重、引進熱點議題等。從觀眾需求的角度出發,才能有效擊中聽眾的耳朵,留住他們的心。透過裁員和引入AI來解決問題,最終可能導致AI主持人作為新鮮事物的熱度很快消散,而聽眾最需要的溫暖陪伴和人文關懷的對話互動這一核心吸重力則會消失,這樣結果只會使電台陷入更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