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移除華為中興5G器材,電信采購國產器材
時至今日,無論是美國還是西方,都沒有放棄追趕華為的腳步。不得不承認,華為的強大,實在是太難了,如果芯片賣不出去,那就自己解決技術難題,甚至建立自己的鴻蒙生態。
而華為原本在通訊技術方面也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手。華為本身就具備5 G通訊技術方面的巨大優勢,如果能和華為合作,將會為中國5 G建設提供更好的環境。
但是,由於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國家決定不讓華為參與5 G建設。當然,這樣做並不明智,因為首先,它將減緩國內5 G的發展;其次,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所以一開始,有些國家並不情願結束,而是選擇和華為合作,比如德國,從默克爾時代開始,德國就有意識地強調:在德國建立5 G的基礎設施時,德國是開放和包容的,向所有公司敞開懷抱,其中就包括華為。
但是,德國最近改變了之前的態度,在7月11日宣布,它將在2026年年底前拆除國產華為的5 G基站,除了華為之外,中興公司也遭受了打擊。當然,這裏使用的理由仍然是我們熟知的「國家安全理由」。
在最近幾年裏,無論何時中國公司受到攻擊,他們總是以這種理由為借口,仿佛他們的國家安全建設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如果中國公司把另外幾種產品隨意地推向市場,那麽它們的安全將處於危險之中。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年來中國市場一直對外開放,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見到國外品牌。不管是吃,穿,穿,玩,玩,用,從來沒有因為這一點,就把國外的品牌排除在外。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因為這一點而排斥其它的外國品牌。
所以,有好有壞。此外,德國希望將華為的5 G網絡完全排除在外,因為德國對5 G無線接入器材的依賴程度很高,華為提供了大約60%的5 G網絡器材。
如果這些器材中有60%被淘汰,那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與此同時,德國5 G網絡建設也將遭受重創,未來德國將不得不尋求一家新的營運商,在全球範圍內,沒有幾家5 G器材供應商能夠提供比華為更高的價格。
所以,粗略算一下,這個決定至少會讓德國損失數十億歐元。所以,德國政府做出這個決定,並沒有得到德國電信、沃達豐等德國本土企業的大力支持,也有一些人明確表示反對。
但是現在看來,德國政府決定取消中興公司和華為的5 G器材,這一決定似乎不會改變。
與此同時,另一則新聞也在國內傳開了。國內營運商已開始大批次采購國產 CPU,市場占有率已達七成左右。
據中國電信陽光采購網7月10日透露,2024-2025年,中國電信將集中采購約10萬台 G系伺服器,占總采購總量的67.5%。這裏所說的「G系」是指使用國產 CPU的伺服器.
實際上,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可以發現,近幾年來,經營者采購國產商品的比率呈上升趨勢。不僅僅是中國電信,還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企業。以中國移動為例,2020年4月國內 CPU市場份額為21%,2021-2022年增長至43.5%。
未來隨著家庭技術的不斷成熟,家用 CPU在國內的比重將會不斷提升,甚至有可能在未來實作完全國產。
這一現象的出現,與近幾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斷供」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如果自己也遭遇到「斷供」危機,又該如何是好?
所以,選址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也要看國產 CPU廠商在未來幾年會不會繼續研發和創新,否則的話,就算國內的其他公司想要支持他們,也是有心無力。
支持本土化能夠完善國內產業鏈,而本土技術的不斷進步,也能保障其他國家企業的供應鏈安全。另外,本地化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當然,就算是國內的公司,也在不斷地進行本地化,所以廠商們要不斷地自我激勵。不能因為有市場而放松競爭,要緊跟國際先進技術的步伐,努力實作「逆襲」。不僅僅是在國內,更是在海外。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點選「喜歡」,並在任何時候轉發,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