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這次的操作,真的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這事,怎麽說呢,完全可以說是「自找的」。
京東可是個龐然大物,員工超過50萬,穩步發展比一時的流量顯然更重要。
但偏偏,京東的公關團隊和品牌部門沒能避開輿論的雷區,導致這次危機不斷發酵。
要知道,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一旦某個負面事件爆發,它就像埋下的雷,一到關鍵時刻就會被重新引爆。
對大型企業來說,危機公關真是門硬核的生存技能,特別是在這個輿論傳播極快的時代。
回頭看看,多少企業都因明星「翻車」而被卷入風波。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得太突然,誰也沒法預料。
而為了降低這類風波對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企業都決定讓自己的創始人或CEO擔任形象代言人。
比如格力,掌門人董明珠就用自己的聲望為品牌背書,效果很不錯。
京東的內控和合規體系一直做得不錯,但楊笠代言事件卻打了個措手不及,明明知道可能帶來爭議,京東還是選擇了這條「險路」。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看懂:
一方面是為了博流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企業的自信有點過頭了。
為什麽說是流量和傲慢作祟?
很簡單,每年的雙十一是電商企業的「終極戰場」,誰都想搶占更多使用者的註意力。
在增長遇到瓶頸的時候,各大平台都會「絞盡腦汁」打價格戰、推優惠,希望能在消費者眼中顯得更有吸重力。
而京東本身的強項就在數碼家電領域,但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再突破一點點增長,他們盯上了女性消費群體。
京東可能以為,女性使用者是個未被完全開發的市場,抓住她們就能帶來更多增量。
但問題是,京東卻忽略了穩住現有基礎的重要性。
為了吸引新的使用者群體,他們疏忽了自己的老使用者,特別是男性消費者的忠誠度。
男性使用者雖然看似不怎麽挑剔,但一旦被「忽視」,這種情緒就會在某個時刻爆發出來。
於是,京東做出了這步「昏招」——讓楊笠成為代言人。
但顯然,他們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失控的地步。
這場輿論風暴來勢洶湧,而京東的反應卻顯得極為不成熟。
危機爆發後,公關團隊不僅沒有及時、誠懇地道歉,反而還繼續加大宣傳力度,仿佛認為更多的優惠和折扣就能讓消費者把這事兒給忘了。
10月18日下午,京東釋出了聲明,承諾在雙十一期間提供更大的補貼力度,回饋消費者的「關心」。
但這種看似「討好」的姿態,不但沒能平息憤怒的聲浪,反而讓事件進一步失控。
連鎖反應
這場危機的連鎖反應很快波及到了京東的各個業務線。
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京東金融,部份使用者對京東的處理方式感到失望,不僅退掉了京東會員,甚至有人直接登出賬號。
互聯網時代,使用者的反應是迅速且直接的,品牌聲譽的損害比想象中來得更猛烈。
從京東這次危機的處理方式來看,公關團隊的應對明顯缺乏經驗,甚至帶有一些傲慢的態度。
他們似乎沒意識到,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真誠的溝通與承擔責任,而不是簡單地用補貼和促銷來蒙混過關。
這種態度不僅無法修復品牌形象,反而會讓問題愈演愈烈。
京東要想平息這次危機,必須有人站出來負責,尤其是公關部門的負責人,可能得為這次事件承擔主要責任。
這不僅是對京東自己的教訓,也是在提醒其他企業,危機處理時一定要謹慎,尤其不能輕易觸碰社會敏感話題。
這次京東的危機並非偶然,它折射出的是當下企業在追求短期利益時,忽略長期價值的普遍現象。
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企業不再只是簡單的產品提供者,更像是一個公眾人物,隨時都站在聚光燈下。
一點失誤,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京東這次選擇楊笠代言,是希望借助她的影響力開啟女性市場,然而,卻忽略了自身品牌核心使用者的情感訴求。
這樣的代價是沈重的,也再次證明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理解與共情基礎上的。
一個聰明的企業,應該學會傾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流量」。
因為當輿論失控時,任何補貼都換不回遺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