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入境遊」持續升溫,中國進一步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程度。支付場景最佳化,支付產品豐富,「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支付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2024年7月,澎湃研究所研究員在上海新天地、徐匯衡復風貌區等熱門景區走訪,針對外國遊客在出行、支付、住宿等方面的便利程度采訪了八位外國旅客。受訪者提到,熟悉各種應用程式的使用方法是來中國旅遊和生活的一大困難。由於語言障礙、實名認證難、外幣轉賬難等因素,外國旅客在中國使用生活服務類軟件仍有障礙。
美團、滴滴等生活服務類軟件已是中國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對外國遊客來說,這些軟件並不友好。如何讓來華的外籍人士更方便地使用各類應用程式,構建面向全球受眾的產品生態,需要企業更長期的國際化戰略和投入,也需要頂層設計的統籌協調。
軟件和小程式存在語言障礙,外國人難使用
目前,國內的許多生活服務類軟件都已提供國際版或英文版,供外籍人士下載使用。但外國人在使用這些應用程式的過程中仍可能遇到語言障礙。障礙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英文版套用界面轉譯不完整,部份內建小程式只有中文版;二是淘寶、美團等軟件只有中文版,外國人無法使用其服務。
Alipay(支付寶國際版)是許多外籍人士來華後會頻繁使用的軟件。受訪者評價Alipay在移動支付方面便捷,但也有人指出,軟件內的一些小程式只有中文版,影響了正常功能。來自西班牙的Claire打算在上海旅居兩個月。她向研究員展示,在Alipay 內開啟的滴滴小程式只有中文版。她只有重新下載軟件DiDi(滴滴打車國際版),才能正常使用。
研究員驗證發現,在手機語言設定為英文的狀態下,Alipay內的DiDi小程式界面確實存在英文轉譯不完整的情況;而餓了麽、口碑團購等小程式則沒有英文版,需要呼叫轉譯工具來轉譯。
手機設定為英語後,Alipay內的DiDi小程式頁面。
此外,Claire還談到,像淘寶等軟件只有中文版,她也無法使用。研究員瀏覽多款涵蓋出行、住宿、外賣、網購等生活服務的國內主流軟件後發現,美團、淘寶等軟件並無供外籍人士在華使用的英文版,在通用設定中也未提供多語種選項。這給外國人造成了較高的使用壁壘。
國內主流生活服務類軟件英文版情況(制表 倪瑜遙 註:此處的「英文版」指可在中國境內提供服務的版本,而非如temu、aliexpress等面向海外市場的版本。)
沒有身份證,實名認證程式繁瑣
一些生活服務類應用程式要求使用者進行實名認證,而認證需要提供中國居民身份證和境內手機號。這也給來華的外籍人士造成不便。
目前,一些應用程式已簡化了實名認證程式。例如,用境外手機號註冊微信可透過驗證銀行卡完成註冊。但外國人在使用部份軟件時,仍會被實名認證困擾,遇到找不到符合條件的認證入口等問題。來自英國的Kent告訴研究員,他看到街頭有很多人在騎共享車,非常便捷。但下載了美團後,他發現由於自己沒有中國居民身份證,難以完成實名認證。
研究員驗證發現,美團共享單車可使用中國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證件進行普通認證;外國護照需要經過人工認證稽核,界面上的認證入口隱蔽,且程式相對復雜。加之美團並無英文版,進一步造成外國使用者的使用障礙。
美團共享單車實名認證頁面螢幕擷取,外國護照需人工認證。
隨後,研究員又嘗試對比了哈羅單車和青桔單車兩種共享單車的實名認證程式。哈羅單車可在支付寶內直接掃碼使用,無需再經過實名認證。青桔單車則提供港澳回鄉證、護照、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證件類別的認證。非中國大陸使用者須上傳證件正面照、手持證件照完成認證。
青桔單車實名認證頁面螢幕擷取
境外銀行卡無法微信轉賬,交易壁壘仍存
掃碼支付不便是此前許多外籍遊客在華遇到的障礙,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支付便利化措施陸續推出。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30日在「推動支付行業高質素發展」媒體吹風會訊息,支付便利化措施成效明顯。全國重點商戶的外卡受理覆蓋率提高,支付機構「外卡內綁」和「外包內用」的業務範圍拓展,拒收現金現象減少。但外籍人士在華使用外幣轉賬等功能仍存在不便。
法國女生Mia和朋友來上海旅遊,計劃停留兩個星期。她談到,自己目前依然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需要銀行卡,但我現在還沒有銀行賬戶。我媽媽用的是法國銀行卡,她也沒辦法用微信轉賬給我。」
微信從去年起全面升級外卡支付服務,支持「外卡內綁」和「外包內用」。外籍人士在華電子支付的便利程度提升。但目前微信暫不支持外卡發紅包、轉賬等交易。如上述受訪者所說,如果在華的外籍遊客需要親友轉賬,微信則無法滿足這一需要。
相比之下,支付寶在跨境匯款和轉賬方面則較為成熟。使用者可利用「閃速收款」「跨境紅包」等功能實作跨境交易。
支付寶跨境匯款功能頁面螢幕擷取
構建對外國人更友好的互聯網產品生態
「希望這些軟件對外國人更友好」是此次調研中很多受訪者提到的話。對於中國使用者來說,網購、外賣、網約車等服務編織起的電子消費網絡已是日常;但對於外國人而言,要使用這些應用程式會面臨種種困難。一些生活服務類軟件沒有英文版,軟件種類繁多,功能復雜,且缺乏全面、系統的使用指南,這些因素都給外國使用者造成了障礙。
一方面,科技企業可考慮推出和完善針對在華外籍人士的英文版應用程式,或增加內建的轉譯外掛程式;簡化實名認證程式,最佳化外國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官方可推出關於生活服務類軟件的具體介紹,提供較為全面的套用指南,幫助外國旅客熟悉各類軟件的使用。如何打造對國際使用者更友好的產品生態,既關系到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也關乎最佳化營商環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倪瑜遙 系澎湃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