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蘿蔔跑的快不快,和我司機失業有什麽關系?

2024-07-19科技

從武漢的「蘿蔔快跑」出租車事件,到社會各界的熱議,這一技術的發展無疑觸動了人們對於未來出行方式的無限遐想。然而,在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與效率背後,也引發了關於就業、安全和倫理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探討無人駕駛技術對市場、民眾、營運公司以及司機群體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並反思這一技術浪潮下,我們應如何平衡發展與責任。

這兩天被「蘿蔔快跑」給刷屏了,真是三年蘿蔔無人知,一朝碰人知天下;科技進步無人捧,苦工失業爆話熱點。各大產品群/產品經理,各種自媒體,各種新聞都在各種正面和反面講。那麽蘿蔔快跑,或無人駕駛將會「跑」出來一個什麽樣的市場呢?

一、起因

2022年7月7號,在武漢市漢陽區,一輛出租車與一名闖紅燈的相撞,引發圍觀。本是一個常規的車禍,但2個不一樣的點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心,迅速的發酵到了網絡上,並產生了多個不一樣的話題。

事件1:大媽不知道這是無人駕駛的出租車,被碰後讓司機下車,誰知道一直沒人開門,後面有人發現車裏竟然沒有司機,這不是「司機碰人後跑掉了」!

事件2:號稱無人駕駛智能、無人駕駛安全、無人駕駛自動化,為啥會出現碰撞的情況。

其實這並不是無人駕駛出租車(以下簡稱無人車)的第一次車禍,但為啥這次會引起這麽大的話題呢?原因是武漢目前已經把無人車當做商業專案來正式運作,並且已經有了大量的乘客乘坐,民眾已經了解並接受。那麽出租車就被網約車分奪一大塊蛋糕後,現在又要被無人車逐步的搶奪市場,出租車司機就要考慮擺爛了,飯都吃不下去了,還要管那麽多幹啥。

有乘客分享體驗,28 公裏的行程僅需支付 26 元,相較於傳統網約車,性價比極高。而且按照很多大廠的玩法,新品上市為了迅速引流,會先打一波價格戰。畢竟當年的1元打車是真香啊~是真的香啊,乘客也香,司機也香,還可以各種玩規則,我們總是聽說到誰誰誰這樣那樣,一個月薅了過萬的羊毛。在現在這個經濟的時代下,還有什麽能比省錢+賺錢更吸引別人的眼光的事情呢。

今年可以有400輛,明年就可以有兩千輛,後年就能幹到六千輛,而剛搜到的新聞顯示:武漢市有六千余輛出租車處於營運狀態。這當中還不包括三千輛左右的網約車,還有零散的順風車和黑車,還有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這個城市的需求量就這麽多,都在要爭奪這塊蛋糕,誰多吃一口,其他人就會少吃一口。在武漢,與出租車和網約車的數量相比,雖然「無人車」數量僅占前者很小的一部份,但「機器取代人力」的焦慮感,已經開始蔓延。畢竟今年AIGC大火,各個行業都在含機器會代替人力,代替美工畫圖,代替編劇寫劇本,代替客服與人對話,代替A代替B,代替高收入代替底層民眾。

就像三體裏的降維打擊: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將太陽系由三維空間降至二維空間的一種攻擊方式。打敗你的並不是比你技術更高、能力更強、運氣更好的同行,而是其他行業橫插過來一刀,直接捅到了你的後門,讓你沒有一點反擊之力。

二、市場怎麽看

民眾:

正向:不會有司機繞路,不會發生司機和乘客因為乘坐發生爭吵,車輛平穩執行,價格平穩不會有太大波動。

反向:無法應對緊急事件,比如需要馬上去醫院。人性是復雜的,惡意對車體損壞,會導致車輛緊張,甚至堵塞的情況發生。不會智能用車的乘客,無法乘坐,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乘坐不方便。

營運車公司:

正向:減少大量的人員開支,包括員工的各項費用,還有因公發生的車禍和惡性事件。營運公司只需要招一定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維護就可以,具體的數據、技術等有專門的公司來進行服務。應急調動等集中事件只需要技術人員一鍵就能夠操作,效率高,效率快,成本低。

反向:admin技術人員的指令會大於日常命令,一旦出現偏差問題,就會犯大錯。集中覆蓋的技術難以確保不會出錯,一旦出錯必定是大範圍的事件。車輛受控在技術公司,後面容易就會被取代。

友商:

正向:各家都會卷,從服務開始卷,到價格開始卷,然後是技術開始卷。各項提升會帶來更多更美好的生活。

反向:有能力的在做,沒有能力的也在做。出了事就是賠「點」錢。大廠開始卷賽道,裏面又會出現市值X億的公司,浪潮過後,又是一地雞毛。友商會惡意競爭友商。

市場:

正向:一車可以做5個人,打車更方便,司機和乘客之間不會在有爭吵,便利出行會更加的簡單。服務會升級,打車可以成為尊享服務:面帶笑容的司機,衣著幹凈整潔,還可以幫忙拎行李。排隊上車有序,道路正常勻速行駛,減少隨意插隊/任意停車的事故。

反向:根據百度數據,貨車、網約車/順風車/黑車、出租車大概有兩千萬的數量。如果無人駕駛真的規範了,真的全部落地了,這些人怎麽打反擊戰?這些人有超過50%都是家裏的主勞動力,並且有80%都是青壯年的男性,如果他們都失業了,市場上會是什麽情況?真實的情況會比我們想的更可怕。市場怎麽解決?營運公司怎麽解決?ZF怎麽解決?

三、為什麽這次是「司機」成為主角

科技帶來的進步,並不是為了打擊哪一個角色,所有的科技研發都是奔著美好的目的來的。無人車就是一種科技的進步,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新的出行方式,而不是為了剝奪司機的飯碗。無人車後續會帶來更多新興的職業崗位,比如安全監督員,車輛維修保養員,無人車工程師等。從高級別到低階別都會有,只不過,原來有些崗位上的人需要變動,畢竟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出租車司機很苦,一坐就是一天,還需要高度集中註意力,特別是遇到一些難纏的客戶,還得各種「服侍」。出租車司機也想賺的多一點,也想做好一點的服務,但日復一日的疲勞,各種開支成本,還有其他的競爭壓力,也壓的司機們喘不過來氣。當今的市場已經開始大量的卷無人,AI的套用不光是在無人駕駛的領域,其他的各行業也都在經歷席卷。

每一個新興的技術出現總會有各種的聲音,既有高興的表揚,也有消極的反對,今天的司機只不過是進步的一個節點。

其實,如果說在城市裏開出租車打不過無人車,還可以搞點特色的服務,比如旅遊城市包車兼導遊,私家中長途客製路線,弱勢群體的協助服務,或高端服務對吧,畢竟無人車不會幫你搬執行李,也不會中途變更路線,更不會給你唱個歌/侃個大山。但長途貨運車司機,才是真正的危險,高速路上,只要正常定速巡航就可以了,AI開車還能夠做一般性的常規辨識,最重要的是無人車不用午休,兩千公裏能一天給你幹到目的。全程路線軌跡,車門異動提醒,定速巡航,只要油管夠,一天24小時都可以不用休息。

四、最後

市場畢竟會讓科技帶動,任何一項革命性技術的市場商業化成功,都要和時間賽跑、和成本對抗、和政策博弈。越往前走,則意味著更多經驗累積,技術賦能推而廣之,產業實作叠代升級。

科技的進步那是大勢所趨,人工智能必然是未來進步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在演算法裏,大眾也只是保證其中的一個環節,或者系統裏的一個節點,而不是生活中的一個人。

在未來,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手動創作,發展成什麽樣子,還是取決於人類,人類能否用好科技的發展,發揚其優點,規避其風險,讓科技為人類所用,而不是讓科技操控人類。

老虎~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3年產品經理經歷,擁有優秀的方案解決能力,擅長透過問題反推業務主導產品。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特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