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被Intel拋棄的Cryo技術,竟是「銳龍」絕配?

2024-03-31科技

這是英特爾所推出的一項冷卻技術,立足於「軟件、固件與硬件的獨特組合」,曾被廠商視作「未來的散熱解決方案」。

「熱電制冷(TEC)」是其原理的核心——與常見的風冷/水冷散熱器不同,這是一種「有源器件」:采用電源供電的它,能 輕易地將溫度控制在室溫之下

英特爾將其與水冷相融合,其中的熱端接入水路。利用TEC獨特的工作特性,「降至冰點」的冷卻效果 便成為了可能。

然而,受限於「熱電制冷片」的效率限制,Cryo散熱器仍鎩羽而歸: 要想取得良好的散熱效能,就必須付出功耗的代價。 在搭載了英特爾Cryo技術的產品上,制冷片的功率可達數百瓦。而 當處理器功耗突破TEC的極限後,Cryo的效果便會急轉直下

市場期待著英特爾研發出能效優異的產品,英特爾卻用更為復雜、功耗更高的散熱器來「解決問題」。Cryo的結局不言自明。 2023年12月,英特爾正式宣布Cryo冷卻技術走向終結。歷時三年的鬧劇終於落下帷幕。

如今,英特爾的支持已然結束,但仍有不甘的廠商與玩家們執著地探索。從不輕言放棄的他們,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半導體制冷」真的是一無是處的雞肋嗎?Cryo散熱的理念是否過時? 在DIY的探索之中,它的意義也逐漸明晰。 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就將聚焦於英特爾離去後的故事。

2024年2月,一款不太尋常的產品吸引了媒體們的目光:知名廠商EKWB釋出了升級型水冷套件。

延續「Quantum Delta²」名稱的它,包含了冷頭與一組控制模組。令人矚目的重點在於:EK復活了已近消亡的Cryo冷卻技術。

在英特爾決心停止更新前,這項技術早已沈寂了數年時間。DIY領域漸漸淡忘了Cryo產品的存在,它的失敗不過是茶余飯後的笑談。也正因此,EKWB的新品顯得尤為不同尋常—— 若是考慮到它對官方限制的突破,一切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Delta²並不是近期上市的全新產品,而是基於2022年型號的再次升級。英特爾的官方支持列表,已永遠地定格在第十三代酷睿。 Cryo產品需處理器配合工作。失去後續固件更新,便意味著失去了技術的未來。

然而,EKWB顯然不會釋出一款早已過時的產品。 它們的升級款式一反常規,將Cryo技術擴充套件至十四代酷睿之上!

新一代處理器並不在英特爾的支持列表中,EKWB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或許是此前的技術儲備,亦或是Intel心有不甘。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或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的謎團。 無論如何,這款產品延續了Cryo技術的生命——超出了英特爾原本的預期。

而在另一側,熱衷於極限的玩家們同樣並未止步。他們正在截然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探索著Cryo那被人忽視的價值。

如前所述,Cryo所使用的原理效率堪憂: 當處理器的發熱突破TEC(熱電模組)的極限後,它的效能便會急轉直下。 對於功率動輒數百瓦的「酷睿」處理器而言,這大大影響了Cryo的散熱效果。 但在能耗向來優秀的AMD「銳龍」平台上,一切是否會有些不同?

最先開始探索的是專業超頻玩家、大名鼎鼎的Der8auer。透過借用其它散熱器的一些元件,他 成功地設法將EKWB的Cryo冷頭 裝在了銳龍R9-5950X上

為了讓Cryo技術順利工作,還需要 同時啟動一台酷睿電腦進行控制 。但是,這般繁雜的操作是有價值的,最終的結果更令人震撼。

當Cryo的熱電制冷模組解除限制時,能將十六個核心的待機溫度降低至2℃——倘若進行極致超頻,R9處理器的全部16核心 也將能短暫地觸及5.3Ghz的驚人頻率!

一些俄國玩家也曾破解英特爾的軟件,以讓第一代Cryo產品工作在Ryzen平台中。他們將這一專案命名為「CRYZEN」。但在不久之後,英特爾設法封堵了漏洞。

最後,是來自Chiphell論壇的玩家們,延續了「CRYZEN」團隊的思路,但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索。

對EKWB Delta²冷頭進行改造、自行從環境中收集冷凝點數據,並編寫控制程式及其互動界面 作為英特爾原裝軟件的替代。 這項曾被視作「低溫解決方案」的英特爾陣營產品,終於能夠完美地工作在AMD銳龍處理器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所取得的效果同樣矚目。將「冷頭溫度」設定為最高的35度時,處理器的溫度至高達到了89度。然而隨著設定值的不斷下降,散熱器的效能也正穩步提升。

「冷頭溫度」設定在15℃時,Cryo已能實作對傳統方案的反超——將R7-7800X3D控制在67℃。 倘若將其定格在0度的極致,CPU的滿載溫度僅為51℃!

事實證明,作為新時代的散熱解決方案,Intel® Cryo絕非一無是處: 盡管在「火爐」般的酷睿面前表現不佳,但它可正是AMD銳龍平台的絕配。

DIY領域的「折騰」精神,更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愛好者們的接力探索,最終為Cryo技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能夠在競爭對手的平台裏實作「軟件、固件與硬件的獨特組合」,Cryo終歸不負那過去的威名。

誰能想到, 被Intel拋棄的Cryo技術,竟然成為了AMD「銳龍」的絕配呢?

Cryo的探索就此告一段落,但英特爾的故事並沒有終結——時至今日, 酷睿處理器的熱量仍在攀升,芯片的能耗動輒數百瓦。

英特爾似乎並未從中汲取教訓。又或者, 這家企業並不在意問題的根源。 無論如何,下一代「散熱解決方案」的設計,如今又將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