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AI終端新戰場,百億榮耀來到關鍵時刻

2024-08-25科技

榮耀豪賭AI終端,既是手機競爭的勝負手,又是PC突圍的奇襲兵。但產品優勢不足、生態套用不夠,都讓榮耀無法甩開對手,想要維持先發優勢,榮耀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力。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賽柯

作為AI終端的頭部玩家,榮耀的一舉一動,無不受到業內的關註。

進入2024年,榮耀動作的頻率更是開啟了加速趨勢,3月,榮耀釋出首款AI PC「MagicBook Pro 16」。6月,榮耀確立了端側AI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要戰略,榮耀CEO表示,榮耀堅持端側AI戰略,並進一步表達了端側AI相比雲側AI有著巨大的優勢,有更好的私密保護功能,端側智能是手機廠家發力AI的正確方向和策略。在此次大會中,榮耀CEO趙明甚至表達了榮耀端側AI整體領先蘋果3年的論斷。

隨後在7月,榮耀一口氣將AI全家桶上齊,先後釋出了折疊屏手機Magic V3、Magic Vs3,平板MagicPad2以及輕薄本MagicBook Art 14四款AI終端旗艦。

自此榮耀的AI終端布局逐漸明朗,在手機端以折疊屏+AI攻擊增量較大的中高端市場, 折疊屏主打蘋果的空白市場,而AI手機作為頭部玩家看重的技術路徑,也正在成為品牌溢價和技術差距的主要來源。在PC端,則似乎是榮耀渴望彎道超車的存在,全球PC市場沈寂多年,在AI的風口之下,市場格局有望被打破。

但這樣的戰略,從落地來看,似乎並沒有看起來的美好。由於沒有自研作業系統,PC和手機端該如何打通形成生態,就形成了挑戰。

在手機方面,從端雲結合到當下的發力端側AI,從某種程度來說,意味著不平衡。從當下榮耀拿出的功能來看,使用者可感知度,也相對較低,無論是護眼還是個人安全,單從功能上來看,並不夠驚艷,特別是對於更為挑剔的高端使用者。AI對於硬件的智能化,還僅限於APP的功能增強,而非整體的生態邏輯。硬件已經沒有太大差距的榮耀,如何跨越生態建設的桎梏,似乎尚待觀察。

豪賭AI的榮耀,有著清晰的路徑和明確的方向,而從2024榮耀的動作來看,其產品布局非常激進,但是否能夠脫穎而出,將概念變為更加可感知的產品,榮耀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Part.1

端側AI,榮耀手機的勝負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榮耀對於AI手機端雲結合的態度,似乎存在著一個遊離轉變的過程,在2023年10月的驍龍大會中,榮耀CEO趙明曾表示,榮耀一直堅持的未來大模型技術應該是雲側和端側相結合。當把二者分開來看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但隨著榮耀的AI新機不斷上市,公司對於端雲結合的態度似乎出現了逆轉。2024年6月的MWC上,公司則表示,榮耀的AI戰略重點放在端側,並堅定認為端側AI是AI創新的新賽道。趙明此時則表示,端側AI是手機廠商發力AI的正確方向,希望挑戰蘋果。與此同時,對於雲側AI的態度,則發生了較大的轉變「 雲測AI都是直接移植的,不能發揮端側AI的能力。」

從端雲協同到強調端側AI,榮耀的改變其實不難猜測,端雲協同難度較大,同時國產雲端AI同質化較強,很難拉開差異化。 根據報道顯示,今年1月,榮耀就與百度展開合作,透過YOYO接入文心一言,用AI助手呼叫大模型能力。但這樣的嘗試,其實在當下,幾乎可以算是手機廠商的標配,從三星到ov小米,華為,雲端AI成了主力機型的標配。而在更大程度上的端雲協同,則需要整體生態的更新,才能達到化學反應,這就意味著想要憑借端雲協同讓AI概念落地,難度較大,也並非榮耀強項。

而在端側AI,榮耀早早地提出了所謂的AI四層架構,並布局了70億參數的本地大模型,而在近期,榮耀也釋出了基於端側AI的套用,AI護眼技術以及AI換臉檢測技術,試圖在個人安全以及健康等方向上拉開與其他廠商的差距。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端側AI的勝負,幾乎決定了榮耀在AI手機上的發展。 客觀來看,這一路徑在當下性價比更高。

但同時,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的是,弱化端雲協同,對於硬件廠商來說,也是充滿隱憂。具體在技術上,端側AI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大模型終端落地對算力、傳輸、功耗、散熱等環節仍有挑戰。硬碟空間的吃緊、系統臃腫、質素與能耗等問題,都是及其顯性的矛盾,某業內人士坦言如果手機廠商將本地AI能力與自身作業系統相結合,由於其所占據的較大硬碟空間,無疑將會讓作業系統本身的容量變得較為臃腫。

而除了硬件上的矛盾之外,在AI套用方面,其智能化能力,從當下來看,似乎並不夠驚艷。 AI手機是一個軟件定義硬件的過程,而從此出發,當下榮耀的AI套用則顯得太過基礎 。以榮耀新推出的護眼功能,以及人臉辨識套用,誠然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非常實用,但對於使用者而言,則更趨近於基礎性功能,甚至低頻功能。而相關功能,均有平替解決方案,如果僅以此來承擔AI改變生活方式的目的,則顯得平庸。

而從行業的角度而言,榮耀的端側AI的領先,似乎也相當有限,頭部廠商在端側AI的布局幾乎都是明牌,小米等雖然在端側模型參數上略顯落後,但追趕勢頭明顯。榮耀還能領先多久,時間會給出答案。

Part.2

AIPC,榮耀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2024年5月30日,已經有40年歷史的PC廠商戴爾釋出了全新一季的財報,作為曾經的「PC之王」,受益於AI最佳化伺服器的強勁需求,戴爾實作了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營收同比增長,超出市場預期。其中,伺服器與網絡營收同比增長42%至5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事實上,在過去12個月裏,戴爾的市值已經增長了兩倍多,已成為這一輪AI熱潮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原本一家死氣沈沈的公司,因為AI伺服器和桌面工作站的需求,居然一路漲到了千億美元市值,超過了很多呼風喚雨的互聯網平台公司。一時間投資人對於AI PC的熱情甚囂塵上。

AI好似一副解藥,讓同質化、且被只能手機弱化的PC市場,重新開啟了活力。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可以看出,AI PC快速陷入到紅海競爭之中,主要廠商聯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為等都在積極布局。

根據調查,影響AI PC市場競爭格局的主要來自於三方面,即AI賦能,更換周期,以及系統叠代。從占比來看AI賦能是影響未來競爭格局最重要的存在。而根據西南證券研報顯示,個人電腦中AI功能的增加和創新將催生市場新需求。新供給創造新需求,AI PC透過整合更高的硬件配置以及新的Windows作業系統,個人電腦將配備更多高效的AI功能,疊加其他AI工具在商業和生產力軟件的廣泛套用,相容AI的個人電腦市場有望在2024-2025年實作快速增長。

對於榮耀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硬仗。 紅海之中,榮耀的對手很多,從出貨量上來看,在全球PC主流廠商中,聯想、戴爾、惠普、蘋果一直位列前五,華碩和宏碁時常輪流更替,其中,聯想的市場份額基本位列第一,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而在技術上,AI PC作為新物種,技術差異主要取決於各家在研發上的投入以及長期的技術積累。這一點上,華為與聯想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AI技術則是華為擅長的領域。數據顯示,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9773億人民幣。2022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1615億人民幣,占其全年收入的25.1%。

而對於榮耀來說,面對強大的對手,更可能突破的方向,來自於生態的協同,畢竟在主要的AI PC玩家之中,具有手機+PC業務的選手並不多,但榮耀的隱憂依然存在,相對蘋果和華為擁有自家的作業系統,榮耀手機采用安卓系統、電腦采用微軟作業系統,在跨系統打通AI能力上有一定挑戰。雖然公司推出了類似修補程式的信任環技術,短暫的緩解了這一矛盾,但從長期來看,挑戰依然存在。

而另一方面,面對著其他玩家在技術、生態、品牌心智的優勢,榮耀的差異化仍然不足。發力端側是榮耀在AI終端的總體戰略,與手機類似,該如何找到下一個爆款功能,或者讓使用者體驗到可感知的差異化,都是榮耀需要思考的問題。而這一點在強手如林的PC市場,榮耀的優勢很容易被拉平。

單點優勢不足,生態反應平平,是榮耀在AI PC領域的上主要問題。

Part.3

是「甜點區」?還是「iPhone」時刻?

Canalys釋出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AI手機出貨量達1190萬部,占據全球AI手機出貨的25%,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AI手機市場。IDC此前也指出,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約占智能電話整體出貨量的15%。隨著新的芯片和使用者使用場景的快速叠代,新一代AI手機所占份額將在2024年後迅速攀升,2027年達到1.5億台,市場份額超過50%

榮耀在 AI 終端領域積極布局,展現出了公司對於趨勢的敏銳度。然而,要實作真正的突破,榮耀似乎還需要一個iPhone時刻。

技術的投入,以及品牌的優勢讓榮耀站上了AI終端的牌桌,但殺手級功能,以及真正可感知的智能化,才決定生態發展的未來。

某業內人士也曾表達相似觀點,「經歷過一次AI變革的消費者,他們需要的是線下去體驗和感受這次AI的不同,而不只是被動地去接受廠商的行銷。而且,為了賣貨,很多廠商的產品也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不僅是蹭AI的熱點,更是會降低消費者的預期。」

而從榮耀現在放在消費者面前的產品來看,更多地仍然只是停留在「甜品區」,大模型、NPU、一定量級參數的端側大模型榮耀幾乎把市面上對於AI終端的配置湊齊了,但是盡管如此,從功能上來看,依舊沒拉開與傳統廠商的距離。

使用者可能因為獵奇的心理去關註榮耀的產品,但這距離激發真正意義上的換機需求,仍然相差甚遠。

諸多業內人士都曾在采訪中表達過一個相似的觀點,及評判一個新技術是否成熟,要看是否真正給使用者帶來生活上的變化,使用是否頻繁。

目前來看,榮耀的產品似乎還沒有達到這個點,較為簡單的功能,以及創新性、效率性的平平,雖仍舊可以讓榮耀保持在AI終端的第一梯隊,但想要繼續向前,爭奪高端以及海外市場,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好訊息是,AI終端仍舊在摸索期,榮耀在技術、品牌等多個方面,仍然擁有著足夠的儲備,但巨頭的紛紛加入,也讓這場爭奪逐漸進入白熱化,停在甜品區的榮耀,急需下一個iPhone時刻。